灬傾心丶 发表于 2013-3-8 10:37:34

黄石企业花1.1亿元买下一块黄石的地,鄂州居民14天种了一栋房

http://www.hsdcw.com/photo/upload/2013-3-8/201338819194421.jpg
http://www.hsdcw.com/photo/upload/2013-3-8/20133881915001.jpg
在建的违章建筑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首席记者 石教灯/文
  黄石一家企业花1.1亿元买的地,拍卖槌前脚落下,鄂州一居民后脚便在上面盖起了房。
  网络上有一个很流行的调侃段子:穿别人的鞋,让别人无鞋可穿。搁在过去,投资商听完后准会哈哈一笑,但眼下,他们一筹莫展,只有唉声叹气的份。
  事发当日及之后,投资商曾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但这一招在种房者身上似乎并不起作用。第14天,违章建筑终于被成功叫停。可此时,它已经从几根水泥桩子变成了一栋三层楼的框架结构。这意味着,这起原本简单的违章建设案件,从此走向复杂化。接下的拆违工作由谁来负责,何时能拆?投资商脑海中萦绕着一个巨大问号。
  鄂州居民跨界种房
  黄石3亿元投资项目搁浅
  港发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港发公司”)是黄石地区规模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2010年,由于黄石港区建设需要,该公司位于迎宾大道旁的经营场所被拆迁,一直没有重建。
  2013年元月23日,港发公司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取得武黄收费站以东,迎宾大道和大泉路十字路口东北角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其总面积34.65亩,总价款1.1亿元。根据规划,该公司将在该块土地上开发集商居为一体的大型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8.08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
  拍卖成功后,港发公司旋即着手办理土理证,张罗项目开工事宜,却万万没想到,有人竟抢到前头——公司购买的是一块净地,上面没有任何建筑。然而,2月19日早晨,一名鄂州居民竟公然在上面破土动工,盖起了房子。
  “一开始只是打水泥桩,我们进行制止,他们不听,称这是鄂州的地。”公司副总邵传友拿着规划部门出具的红线图,前去劝阻:“我通过招拍挂获得的土地,咋成了你鄂州的啦?”
   但对方根本不理会。
   当日上午,港发公司紧急向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管大队进行反映,相关负责人回复:“将调查了解”。20日,受公司指派,邵传友上门反映,并送达书面情况汇报以及违章建筑现场照片,相关负责人还是回复“去调查再说”。
  25日,违章建筑越长越高,港发公司焦急不已。上午,邵传友再次赶到开发区城管大队,执法人员都在开会,无人接待。次日,对方回话:“花湖街办3月1日划到黄石港区,我们现在正在办交接。”邵传友随即联系黄石港城管大队,对方回答:“我们还没有接手”。
  几个来回跑下来,没有任何成效。违章建筑同样马不停蹄,一晃窜至二层。邵传友心急火燎:“违章建筑一日不拔除,我们的项目就一日不能实施,造成的损失,谁来负责?”

   你不管,我不管
   这个事,到底归谁管?
  2月26日,港发公司致信黄石市领导。
  3月2日,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管大队一行5人赴现场执法,但叶某态度强硬:“这是鄂州的土地,不归你们黄石。”而据介绍,此前面对鄂州城管执法人员时,叶某的说辞是:“这是黄石的土地,鄂州管不着。”
  在这次执法行动中,执法人对该宗土地的权属进行说明,叶某同意停工。“但执法人员前脚刚走,他后脚又开工。”邵传友说。
  3月4日,违章建筑开工第14天。在开发区、黄石港区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两区城管执法人员与鄂州市花湖经济开发区城管局执法人员一起,对该起案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这一次,该处违章建筑终于被成功叫停。但此时,它已经从14天前的几根水泥桩子,变成了一栋8米宽、30米长的三层框架建筑。这意味着,问题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而是变得更加复杂:接下来,谁来拆掉它?何时能拆?
  3月6日下午,记者致电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管大队大队长方化,他表示,3月1日起,花湖街办划归黄石港区管理,该案件也已移交给黄石港城管大队。接下来怎么办?找黄石港。随后,记者致电黄石港城管大队大队长黄方,他表示:该大队目前并没有接收此案,此前参加执法行动,是为了协助开发区。所以,后面的事,还得找开发区。
   这个事,到底该谁来管?  
   边界违建没人管
   都因“土地权属争议”?
  事情不仅如此。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港发公司地块附近,有多个建筑涉嫌侵占黄石土地。
  在港发公司地块上违建的建筑一侧,有四幢外观考究的别墅。知情人士称,其建于2010年左右,所占土地均属黄石,未办理任何手续。其中一栋别墅的业主叶某与此次种房者叶某是同一人。
  与四幢别墅呈直角分布的另一侧,一长溜七层楼房同样被指向黄石所属土地越界10米左右。违建者从中牟取暴利,令黄石蒙受巨大损失。
  类似案例,不在少数。对此,黄石方面城管执法人员的说法是“违建地域存在土地权属争议,执法有困难。”
  事实果真如此?记者获取的一份文件显示,2011年5月30日,黄石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曾专门对四幢别墅所占的土地权属进行确认,“该处土地权属为(黄石)花湖锁前社区”。  此外,2010年2月,鄂州与黄石曾就两市143.58公里长的行政区域界线进行过联合检查,双方确认,“毗邻界线实地位置清晰易认,界线、界桩及其方位物等内容与毗邻区人民政府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一致,没有损坏。”
  显然,边界土地并非一笔糊涂账。于是,接下来的一连串问题,便急需找到答案:
  四幢别墅是如何建起来的?执法部门为何视若不见?
  鄂黄交界处,还有多少黄石土地被违建?
  若两地不存在土地权属争议,执法部门又何来争议一说?若两地的确存在争议的土地,相关部门是否能给个明白账本,让投资商少费周折?
  面对违建,岂能用交界土地权属争议一言概之?而倘若真的有争议,违建行为就可以堂而皇之,无人管理?
  鄂州城管部门明确
  违章建筑占的是黄石的地
  当黄石执法部门还在为违章建筑所在地是否存在土地权属争议而犯迷糊时,鄂州城管部门却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3月6日,根据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管大队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与鄂州市花湖经济开发区城管局一名夏姓负责人取得联系。他表示,规划图纸显示,叶某在迎宾大道和大泉路十字路口东北角,即黄石港发公司获取的该块土地上种的房子,所占用的土地属于黄石。另外四幢别墅所在地,同样属于黄石管辖。
  该名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图纸,鄂州无权介入该起案件。3月4日,该局应邀参加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港区城管部门的联合执法,是为了帮助黄石方确认该处建章建筑的土地权属。如果有需要,他们还会继续对黄石的执法行动予以配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石企业花1.1亿元买下一块黄石的地,鄂州居民14天种了一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