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阳新论坛 返回首页

天老的个人空间 https://bbs.435200.com/?2045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孟宗——一个梦幻故事引发的传奇人物

已有 592 次阅读2017-7-16 14:26 |个人分类:阳新文化


    孟宗的出名是因为《古代的二十四孝》,我们一般人知晓孟宗也是从二十四孝开始。
    孟宗,一个在年少时就被人们称为神童的人,没有成为叱诧风云的英雄,也没有成为纵横于乱世的枭雄,却成为了一个名满天下的孝子。
    孟宗,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通过解读历史,我们来了解一个真实的孟宗。

1.孟宗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说起孟宗,大家马上想到的是孟宗哭竹,一个留着胡子的老者,在竹林中趴在一竿竹子上悲哭。
    关于孟宗哭竹最著名的绘画作品当属近代天津画家陈少梅1938年画的《二十四孝图》,这幅长卷在2004年的天津文物拍卖会上以60万元底价拍出了561万元的价格,这也是陈少梅作品的最高记录。
    陈少梅《二十四孝图》的创作依据当然是《二十四孝》,《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一部蒙学读本,是用来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一本少儿读物。
   《二十四孝》的作者叫郭居敬,一个元朝的汉人,生活在福建中部的尤溪,据说也是个大孝子,因为双亲过世,伤心之至,于是参照宋代的《孝诗》等有关孝子故事编辑成书,并各附五言诗一首。
    所以要知道孟宗这个人物,基本都是缘自于这本《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的故事是这样写的: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诗云: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画家们画孟宗哭笋也大多以此为依据,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不错,孟宗的妈妈年老病重,孟宗当然年纪也不会小,最起码也该是个中年人,所以就会把孟宗画成了一个留着长须的长者。读者和观众也都愿意接受这样的一个形象。
    孟宗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郭居敬并非史学家,《二十四孝》也不是史书。
    郭居敬笔下的孟宗到底是不是历史上的孟宗?
   《二十四孝》中的孟宗和历史上的孟宗究竟有多大出入?
    这些,我们还需要到史书上去寻找答案。
   “晋孟宗”,可惜,郭居敬写孟宗哭竹的故事,下笔第一个字就错了。
    可惜的是孟宗并非晋人。

   《三国志•吴书•孙皓传》:建衡三年吴司空孟宗卒。
    建衡三年为吴国年号,在公元271年,此时距离280年晋灭吴国尚有9年之遥。
    孟宗哭竹的故事很早就在古代的一些书籍中有所记载,郭居敬是从何处读来的不得而知。
    孟宗哭竹的故事在陈寿所著《三国志》等史书中是有记载的,在《三国志•吴书•孙皓传》中,是裴松之在记载孟宗卒时注引《楚国先贤传》中的记载,原文如下:
    孟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
    裴松之在注里面记了孟宗的若干事迹,只此一条是他特别注明出处的,并且是放在了所有事迹之后来补述的。由此也可看出裴松之治学态度的严谨认真。

   据《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宗葬武昌新阳县”和袁行霈先生《陶渊明笺注》的考证:“新阳”应为“阳新”,是笔误,并且历史已经公认孟嘉是孟宗的曾孙。

   《阳新县志》记载:孟嘉(296-349)字万年,阳新县阳辛人,幼丧父,奉母偕二弟居。为陶侃第十女婿,陶渊明外祖父。346年,孟归故里任阳新县令,349年病逝家中,葬阳辛孟家堰。

  由此可见,孟宗与孟嘉都是阳新人。
  阳辛村后山还有一片竹林,叫孟家竹林,都是毛竹(也叫楠竹、江南竹),但人们对这片竹林称谓却与别处不同,叫它孟竹,孟竹长的竹笋叫孟笋,这如民间传说中的二十四孝之一的孟宗哭竹生笋有关。
  相传,孟宗十岁时,父亲病故,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年冬天,孟母患重病,卧床不起,想吃新鲜竹笋。可时值冬天,哪有笋子呢。可孟宗不管这些,仍背着锄头,提着竹篮去后山竹林找笋子。乡邻见他这般,便取笑他说:孟宗,这么冷的冬天,怎么会有笋子呢,真是个呆孩子。孟宗便急得抱着竹子大哭。乡邻见他哭得伤心,就骗他说,孟宗,你如果能把竹子的凌冰(冻霜)焐干,让竹神醒过来,竹神也许会为你提前长出笋子来的。孟宗听说竹子能够提前长出笋子,就抱着青竹痛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突然一声炸雷,紧接着下了一场暴雨。孟宗仍死死地抱着竹子,不愿回去。突然,一位拄着竹杖的白胡子老人出现了,慈眉善目地对他说:孟宗,你的孝心感动了天地,特地赐给你几支竹笋,快去孝敬你的母亲吧。白胡子老人说完便将手中的竹杖在地上敲了几敲,地上真的长出几根竹笋来。孟宗高兴不已,连忙挥舞着锄头挖出竹笋,兴冲冲地跑回了家。孟母吃了新鲜的竹笋后,病就好了。
  此后,孟宗哭竹生笋孝敬母亲的事经过乡亲们的传颂,名扬天下。
  阳辛古镇上有一口水井,人们都叫她孟泪泉。传说是孟宗哭竹生笋时,眼泪滴穿而成。这口水井久旱不涸,久雨不浊,四季清冽,温润甜美。尤其是冬天,井里热气腾腾,村民们都到这里来洗脸漱口,妇女来此洗衣洗菜,这井水不但不冻手、伤手,而且越洗手越娇嫩红润。据说,三国时吴国大将甘宁率兵在富池口驻守,有一年,士兵中传染生疥疮,一时无药医治。听说孟泪泉水能治病,甘宁便派船进富池口沿富水逆水而上,到孟泪泉取水,建大池让士兵洗澡,治好了士兵的疥疮。甘宁大喜,报请吴王为孟泪泉立碑颂扬其功德。

也是这些传说应该足以证明孟宗曾经生活在阳新的轨迹。

 

2.《二十四孝》的来历
   《二十四孝》是元朝人郭居敬写的。郭居敬(?-1354),字仪祖,大田广平人,中华孝典《二十四孝》编撰者,著有《百香诗》。明万历十年(1582年)《延平府志》第二十四卷记载:元,郭居敬,尤溪人,今隶大田。博学好吟咏,诗文不尚富丽。性至孝,事亲左右承顺,得其欢心。既没,哀有过而与礼称。尝摭虞舜而下二十四人孝行之概,序而诗之,名二十四孝诗,用训童蒙。时虞集、欧阳玄诸名公欲荐于朝,居敬牢让不起。
    郭居敬的贡献是将中国流传深远的虞舜以下至宋代孝子孝行的故事进行增删,配以图画和五言绝句,编成《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简称《二十四孝》,书中故事通俗易懂、情节感人,诗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十分适合儿童和普通百姓阅读。
   《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刊行后,得到广泛流传,成了元明清以来儿童的启蒙教材、一本广受欢迎的宣扬中华文化精神核心的经典,而且传播到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周边国家,成为其国民“孝”行教育的教材。郭居敬是一位影响世界文化的历史名人。
    对比《三国志》的注引,我们可以看出郭居敬对孟宗的故事是做了改造的。
    其一、《三国志》只说宗母嗜笋。孟宗的母亲只是喜爱吃竹笋,并没有说是年老生病,病得要死了。
    其二、宗入林哀叹。只是叹气,懊恼,并没有悲痛,伤心到哭的地步。
    郭居敬可能认为这些情节不足以感动人,所以在《二十四孝》中对这些情节做了相当大的改动。因为妈妈喜欢吃竹笋就要儿子在冬天跑去找竹笋,这不是故意刁难吗?哪有做妈妈的如此不近情理。于是郭居敬就把他改成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母亲病得要死了,临终前想吃点笋子,作儿子的当然应该竭尽全力去满足老人的愿望,这样就通情达理了。
    第二个改动是由“在竹林哀叹”改成“抱竹而泣”,由叹到哭,原来的孟宗叹竹改成了后人所熟悉的孟宗哭竹了。因为哀叹而笋为之出,显得太简单,没有难度,得来太容易,远不如哭来的悲痛。
    第三个改动,在“哭”和“笋出”之间加了一个过渡句,以孝感动天地。这个句子在《三国志》和《楚国先贤传》里是放在故事的最后,做为人们对这样一件冬日生笋的怪事稀奇事的评价而发的议论,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不知是古人无知还是时代变了?现在我们所具的时代冬天是有笋的,我们家昨天和最近今天经常吃笋,冬天吃笋没有什么稀奇的。“十月有个小阳春”这是时令的常识,既然能有小阳春,自然就会有春天能出现的事,所以说二十四孝的出现是有历史背景的。放在今天从小学就看十万个为什么的青少年他会信吗?要吃笋明天到菜市场去买就可以了,这么简单的事情能感动人吗?连人都感动不了,何来的感动天地?
    郭居敬设置了一个好像不可能完成的事为前提,通过叹、悲伤、哭等感情动作,结合神的力量把哭竹和生笋连贯起来,进而就把一个推测变成了事实。
    郭居敬还在《二十四孝》中明确了笋的食用方法为煮羹食。为什么要这么具体呢?其实郭居敬是福建尤溪人,那个年代的他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对美食呀什么的更没有什么研究,在他的想象中,根据南方和福建的竹笋吃法,认为做笋羹就是最好的吃法了,所以才有这么一段描述。 
    孟母吃了笋羹之后,病就好了。这样郭居敬《二十四孝》里孟宗哭竹的故事就更加完整更加感人了。
    郭居敬这样改动的《二十四孝》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故事更加真实,但也使得孟宗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身上带上了浓厚的神话色彩,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这样一种改动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改动就显得传说附会的色彩过浓。

 

3.孟宗苦竹的若干版本及后世名家的评价
    孟宗苦竹在元朝之前就有若干版本,这也许就是导致郭居敬写二十四孝的原始素材。
    最早的版本是《楚国先贤传》,作者,晋人,张辅。这个版本和三国志叙述大约同时代的孟宗行孝之事,故事作了部分修改,加入个人感情因素,可以称之为婉约版,或者叫抒情版。
    版本二:《二十四孝》版,作者,元,郭居敬。
    这个版本可以称之为豪放版,或者叫激情版。
    除了上述两个为人们所熟知的普及版之外,还有几个鲜为人知的版本,我在这里简单地汇总一下。
    版本三:在《太平御览》一本书中就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太平御览》,是北宋李昉(925年至996年)编撰的一部著名的类书,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
    版本1 :《太平御览》地上版
    在卷第九百六十二,“《衬搡先贤传》曰:孟宗,字恭武,至孝。母好食竹笋,宗入林中哀号,方冬,笋为之出,因以供养。时人皆以为孝感所致。”其中除去一句“母好食竹笋”外,其余皆与《楚国先贤传》大同小异。《太平预览》文中还有专门介绍阳新的“《武昌记》曰:阳新县有朔山,山有两大竹,长十馀丈,围数尺。有声如风雨,为官长凶候,县人占之有验。
    版本2:《太平御览》地下版
    在《类聚•木•竹》卷八九,这个区别比较大,把孟宗在冬天哭竹生笋的事说成了是在孟母死后。原文如下:
    孟宗母嗜笋。及母亡,冬节将至,笋尚未生。宗入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祭,至孝之感也。文前有“《楚国先贤传》曰”六个字。
    这里比较奇怪,不知《太平御览》的作者究竟从哪里弄来了两个如此不同的《楚国先贤传》,完全天壤之别,一个是生前,一个是死后。
    版本四:宋代和尚释遇荣的《盂兰盆经疏孝衡钞》版。这个版本将哭竹生笋的故事分别说成是在孟母生前和死后。前半部分与《楚国先贤传》普及版大同小异,却言孟宗为江夏安陆人,晋时人也。后半部分与《太平御览》地下版略有出入,原文如下:
    母亡已(“以”的错别字,原文)后,冬至欲以笋祭,乃入林笋荐之。
    遇荣和尚还专门做了注释曰:饭鬼思饭,以饭饷之,亡母好笋,非笋不荐,各随性好,享祭意同。
    这个地上地下的合订版,表达的是对死者要奉如生前,并且要因人而异,投其所好。把对父母在生前孝顺继续延伸到死后。所以也可以称之为无限哀思版。
    版本五:《南齐书•刘怀真》版,这个版本该叫梦想版
    据载,刘怀真,字灵哲,(此处略去若干字)“灵哲母尝病,灵哲自祈祷,梦见黄一老公曰,可取南山竹笋食之,疾可立愈,灵哲警觉如言,而疾疗。”
    如果不是《南齐书》的作者看过孟宗哭竹的故事,就一定是刘怀真自己看过,这里将冬天哭竹生笋的神奇情节去掉了,却又新增了一个梦里有人开药方的神奇情节。
    版本六:四川“蓬溪县志”版。
    当然这个故事纯粹就是山寨版,不然怎么这么神奇巧合。
    2008年,四川蓬溪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孟宗哭竹”和“孝子故里”的商标,让人实在有些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虽然孟宗哭竹的故事有若干不同的版本,但几乎所有的版本都说明了孟宗是江夏人,怎么拉扯也不可能给扯到四川去。
    据蓬溪称,其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吴章祁等编修的《蓬溪县志》载,程崇雅,字孟宗,五代后蜀人,之后所述故事及文字与《二十四孝》中孟宗的故事几乎完全相同。
    这样的故事除了使人莫名其妙,张口结舌和目瞪口呆之外,不得不让人感慨,天下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在五代时期的四川蓬溪,居然有个叫程孟宗的超级模仿秀。
    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依然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所以,还有:当代修订版。
    版本七:现代少儿读物版
    京华出版社的《中华典故故事》,吉林出版集团的《365夜国学启蒙故事》,还有凤凰传媒集团的《漫画弟子规》等少儿读物中依然收录了孟宗哭竹的故事,基本上改编自二十四孝,大多在前面做了变动,一是把孟宗说成是一个小孩,从前,有个叫孟宗的孩子,二是加进了医生,谨遵医嘱,妈妈病了,医生说要吃笋子治病,接下来就又回到和《二十四孝》一模一样的老套路了。哭竹、生笋、奉母、病愈。
    这个最新版本的特点是加进了医生,因为对于现在的小孩子来说,面对病人的第一反应是看医生,充分吸收并与时俱进的反映了时代的昌明与科技的进步。
    不足之处是,有病不是住院、取药不是拿钱去药房药店买,竟然是跑到竹林里去哭。
    这么多的版本,给人的感觉就是“孝”在古代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忠臣孝子为历代统治者所提倡。因为“孝”的需要,一个在《楚国先贤传》记录不足五十字的小故事,因为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广为传播,孟宗成为历代孝子景仰的对象和楷模,并为小孩的启蒙教材。

前面说了孟宗哭竹的故事有若干演变和版本,《三国志》、《世说新语》、《太平御览》等书都有引注,追根溯源大都指向了一本叫《楚国先贤传》的书。那么这本书是怎么说的呢?这本书现在已经失传了,关于他的作者就有张方、杨方、张方贤、张辅四种说法,据史学家考证这本书成于西晋。从元朝起就辑佚了。
    现在的《楚国先贤传》上关于孟宗的那段正文全部辑自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书•孙皓传》
    对于该书的内容编者在前言中对整理和注释特别做了说明,原文如下:
   “注释的一个任务,是对某些篇章中宣扬的迷信观点等等消极的、错误的东西进行必要的批判。例如对《陈宣》、《胡绍》、《樊英》、《孟宗》等篇中的有关字句,就这样做了。在此同时,也适当说明了这是当时统治阶级、统治集团提倡所致。”
    舒焚在《孟宗》的注释中说,“而笋为之出,以为至孝之所感,这自然只是一个歌颂孝行的美好传说,竹笋是不会受感动而早生的。孟宗得到的竹笋,或者是由于气候不正常,冬天过份温暖所生。”
    这种说法比较接近科学可信,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是以气候不正常为理由来解释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
    裴松之是注是这样说的“皆以为至孝所感。”都是因为孝那些竹笋才生出来的。得出这样的结论似乎就有点牵强了!就是大家都说,说的人多了就成事实了。既然是大家都这么说的,你有意见也是少数派,而少数是要服从多数的。
    到了清代纪晓岚,编《四库全书》时,对孟宗哭竹的故事提出了自己的书面意见的。
   《四库全书》收录了明代陈士元撰的二卷《江汉丛谈》,《江汉丛谈》中记有孟宗哭竹的故事。陈士元,湖北应城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进士。
    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江汉丛谈》一书有以下评价:
    惟隋侯得珠,孟宗得笋之类,旧籍相传,事涉神怪,正可存之不论,士元必辗转征引,以为实之,未免失于附会。盖夸饰土风,标榜乡贤,乃明地志之陋习,士元亦未免是。
    虽然纪晓岚所居的时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时代,他也没有接受过爱国主义和“八荣八耻”的教育,但在对待孟宗哭竹这件事上却是秉承了中国儒家的传统精神,子不语怪力乱神。最后《四库全书》下的定论是:事涉神怪,失于附会,存之不论。
    我特别佩服现代的鲁迅,众所周知,鲁迅是当代最为伟大的文学家,他对于中国的传统和历史有很多意见,对于孟宗哭竹的事就作了专门的论述。
    鲁迅在杂文集《朝花夕拾》中收录了一篇《二十四孝图》。
   “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怕就有性命之虞了。”
    鲁迅的意见很明确,这样的事是不可能的:此事非常可疑。   
    鲁迅对二十四孝的故事念念不忘,他后来又在《朝花夕拾》的后记中讲到:
    光绪己卯(1879年)间肃州胡文炳作得《二百册孝图》时写道。
    我非常反对“郭巨埋儿”:“坊间所刻《二十四孝》,善矣。然其中郭巨埋儿一事,暌之天理人性,殊不可训……炳窃不自量,妄为编辑。凡矫枉过正而刻意求名者,概从割爱;惟择其事之不诡于正,而人人可为者,类为六门……这位肃州胡先生的勇决,委实令我佩服了,但这种意见,恐怕是怀抱者不乏其人,而且由来已久矣,不过大抵不敢毅然删改,笔之于书。”


   4.冬笋的生长规律及药用价值
    冬笋有药用价值吗?
    冬笋,在一般情况下,是很少会在冬天出生的。只有在暖冬时,在气候温顺的情况下,才生出来。过去气候比现在寒冷,所以出生的比较少,现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每年冬天都会适量生出来,到现在冬笋已经是冬至前的平常食物了。在《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的故事就是个神话,笋子有,但绝不是哭出来的,是自然之物,不是神对于孝的恩赐和奖赏。
    现代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从幼儿园就开始科普,孟宗苦竹的故事恐怕不要说骗受过现代唯物主义教育的成年人,就连那些天真幼稚的小孩子都已经很难了,他们会相信飞碟,会相信圣诞老人送礼物,却不肯相信靠人的哭可以感动天地长出竹笋。
    读了孟宗哭竹的故事要问,冬天会有竹笋吗?竹笋真能治病吗?
    第一•冬天里会有竹笋吗?
   《东观汉记》卷十二《马援传》记有:
    援好事至荔浦,见冬筍,名曰苞筍,其味美于春夏筍。
    马援,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的著名将领,曾南征至广西南部和越南一带。荔浦,现在还叫荔浦,在广西。这大概是关于冬笋的最早记载。
    广西越南是热带气温高有冬笋不稀奇,那理广西近千公里的湖北有冬笋吗?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竹笋有较为详细的考察和记载:
    晋武昌戴凯之,宋僧赞宁皆著竹谱,凡六十余种,其所产之地,发笋之时,各各不同。
    其笋亦有可食,不可食者。大抵北土鲜竹,惟秦、蜀、吴、楚以南则多有之。
    竹有雌雄,但看根上第一枝双生者,必雌也,乃有笋。土人于竹根行鞭时掘取嫩者,谓之鞭笋。江南,湖南人冬月掘大竹根下未出土者为冬笋。
    《本草纲目》还说,南方的竹子品种繁多,有六十余种,出笋的时间也并不一致,春、夏、冬均有发笋者,我在家读书时就曾经五月端午抽过笋。至于冬笋,古人比我们直接,古历十月左右挖大竹根下未出土者为冬笋,当然挖不挖的到就凭挖笋者的经验了。
    李时珍还告诉了我们如何挖冬笋的方法,就是要掌握竹子的特性,不是所有的竹子都能生笋的。有的竹子你再怎么暖冬也不会生笋。有的竹子是只要气候适宜就可以出笋的。
    郭居敬用《二十四孝》感动了我们,我们在孝的感动中不知不觉按照他的思维方式,把他的逻辑当成了我们自己的逻辑,认为冬天没有竹笋,要靠孝心、靠哭才能生笋,要有孝心才能感动上天,上天是无所不能的,所有就赐给了竹笋。    
    那么竹笋真的能够治病吗?
   《本草纲目》记:诸竹笋,味甘,微寒,无毒,主治消渴,利水道,益气。
    苦竹笋,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并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理心烦闷,益气力,下气化痰,理风热脚气,并蒸煮食。
    竹笋,特别是冬笋,主治化热消痰,兼有美容和解酒的功用。
    竹笋有药用价值,所以,李时珍特别提醒,常见俗医治痘,往往劝饮笋汤,云能发痘,盖不知痘疮不宜大肠滑利,而笋有刮肠之名,则暗受其害者,不知若干人也,戒之哉,戒之哉。
    由此看来,笋不光有药用价值还有减肥的功用。笋是可以治病的,笋可以消火化痰,这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如果孟宗的母亲恰巧是这个病症,食笋之后能够病愈则是顺理成章,可谓是药到病除。
    以上种种考据和解读,都是从科学和现实的立场来释疑《二十四孝》中的孟宗哭竹,用科学的精神摒除去其神话色彩。其实《二十四孝》只是文艺作品,千万不要拿来当历史。

 

5.孟宗的生平考证
    先看一下百度对孟宗的简介。孟宗(218年—271年),《江夏志》江夏郡鄳县(今河南罗山县),《鄂城孟氏宗谱》、《辞海》湖北鄂城人,后因避孙皓字讳,改名孟仁,字恭武。少年时从师南阳李肃读书,后官居吴国司空。素仁孝,二十四孝之一的“哭竹生笋”指的就是孟仁为其母求笋的故事。接着又说。“三国时期,江夏鄂城人即今武昌人,是有“孝子”之称的阳新县令孟嘉的曾祖父。本名宗,避皓字而改仁,字恭武(《建康实录》中字子恭)。吴司空。少孤、母老病笃。多月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      
    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归持。作羹奉母。食毕疾愈。从南阳李肃学,宗日夜不懈,肃甚奇之,以宗有丞相之器。后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置母营中。后据命之为监池司马,结网捕鱼送母,母不受。升为吴令。嘉禾六年,吴主权禁官奔丧,后宗丧母奔赴,已而自拘於武昌以听刑。陆逊陈其素行,因为之请,权乃减宗一等,后不得以为比,因此遂绝。太平三年,迁光禄勋,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令宗告太庙,出屯江夏。永安五年冬,迁右御史大夫。后孙皓登基,宗为避讳,改为仁。宝鼎三年任司空。建衡三年,卒于官。
    解读孟宗,先从孟宗出生和死亡时间说起,然后再来看他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环境。
    先说孟宗的生卒时间,只能说孟宗的死亡时间是清楚的。
   《三国志》里明确记载了孟宗的死亡时间,建衡三年,吴司空孟宗卒,公元271年。
    他的出生时间,史书上没有记载,或直说不详,和许多历史人物一样,可以确认一个终点,却不容易找到一个起点。
    三国时期三个最为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出生时间,曹操生于155年,刘备生于161年,孙权生于182年。孟宗的年龄比他们小,属小字辈。孟宗死的时间与三国最为著名的小字辈刘备的儿子阿斗同年,阿斗也是死于建衡三年,享年63岁。
   《吴书•孙权传》中,孟宗母亲的死亡时间是有确切记录的,《孙权传》中连孙权的母亲的死亡时间记载都有失误,却明确地记下了孟宗母亲的死亡时间,这有点怪。孟宗丧母,时为嘉禾六年,公元237年。
    孟宗母死后,孟宗活了35年才离开人世。《三国志•吴书》载:永安五年冬十月光禄勋孟宗任右御史大夫,时为公元262年。宝鼎三年二月右御史大夫孟仁为司空,时为公元268年。孟宗在右御史大夫的任上干了六年,在死前3年被任命为司空。
    注意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同样出现在《吴将相大臣年表》中,还有唐朝许崇所著的《建康实录》中任御史大夫的叫孟宗,司空的叫孟仁,其实是同一个人。
   《建康实录》中做了说明,后主继位,宗避后主讳,改名仁。任命孟宗为右御史大夫的是孙权的吴国的第三任皇帝孙休,孙休是孙权的第六子。
吴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孙綝发动政变废吴国第二任皇帝孙亮,立孙休为帝,孙休在位六年,于264年在三十岁早逝,孙皓继位为吴国第四任皇帝,也就是吴末帝,吴国的亡国之君。孟宗的司空一职就是这吴国的第四任皇帝孙皓所任命。
    孙皓,字元宗,又名彭祖,因为孟宗的宗字犯了孙浩字里面元宗的避讳,于是一个老人用了一生的名字要为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子改名了,改名为孟仁,孙皓继位时二十二岁,类似这种改名在中国历史上还很多,给后来的读者带来诸多不便。
另一个具有模糊意义的时间坐标。
    据《三国志》,孟宗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就是朱据后来推荐孟宗出任望江监池司马,这是孟宗第一个有记载的正式官职,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有记载的渔业官员。
    这样算来孟宗正式出任独立的领导职务应该最早在246年。
    归纳一下,孟宗的工作简历会工作年限。
    一、孟宗出任监池司马最早为246年。
    二、孟宗母亲的去世时间在237年,当时孟宗任吴县县令。
    三、孟宗的死亡时间为271年,属正常死亡。
    但这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如果以246年出任监池司马,之后迁吴县县令,其时距孟母死亡已有9年,则寄鮓鱼、奔丧之事都无从说起。
这事只能认为孟宗曾在朱据手下干过,当时朱据还未被授为骠骑将军。
    能从有限的史料中确认的时间只有两处。
    一、孟宗母亲在237年去世。
    二、孟宗在271年去世。
    据各种史书及杂书记载,孟宗曾出任以下职务和官职,其顺序是这样的,初为朱据军吏、后为监池司马、典粮谷、吴县令、豫章太守、光禄勋、御史大夫、司空、代理丞相,最后死在司空任上。
    清代文献学家严可均,浙江吴兴人,他所编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在《全三国文》卷七十三,吴十一,为孟宗提供了一份较为简短但可信的工作简历。
    宗字恭武,江夏人,避孙皓字改名仁。初为朱据骠骑将军吏。嘉禾中除监池司马,迁吴令,母忧去职。后累迁光禄勋。永安中转右御史大夫,宝鼎初拜司空,守丞相,建衡三年卒官。仕吴为监池司马,作鲊鱼寄母,母还之,曰,汝为鱼官,何不避嫌。迁吴令,闻母亡,犯禁委官。后仕至司空。孙皓时卒。(按《三国志•孙皓传》建衡三年司空孟仁卒。《晋书》孟陋传亦云吴司空宗之曾孙,是孟之仕吴而终甚明。《尚友录》谓宗于晋武帝时为鱼池监误)
    通过多方考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孟宗的出生地有争论;二、孟宗的出生时间是推出来的;三、关于孟宗的有些传说是经不起推敲的。

6.从孟宗的故事看孟宗的人生经历 
    孟宗的一生是以孝闻名,从孟宗求学起,到孟宗为官,直到271年去世,记录有影响的大事有五件。

    故事一——  一床大被子
   《太平御览》卷七百七,服用部九。引《列女后传》是这样记载的:江夏孟宗少游学,与同学共处。母为作十二幅被。其邻妇怪问之,母曰,少儿尾操,惧朋类之不顾。大其被以招贫生之卧,庶闻君子之言耳。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吴录曰:(孟宗)幼从南阳李肃学,其母为做厚褥大被,或问其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也。
    孟宗从小到南阳李肃处求学,因为离家寄读,母亲为他做了一床又厚又大的被子。寄读的学生带被子是生活的需要,本来是常事,
    为什么引起人们的疑问?主要是被子过大,一个人读书为什么置那么大的被子?孟宗的母亲是这样解释的:我的儿子没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可以结交朋友,做学问的人大多贫穷,有的穷到可能连被子都没有,所以我才做了这么一床大被子,让贫穷的学子能在一起互相取暖,这样既帮助了贫穷的同学,又增加他们的同学友谊,或许可以让他多交几个意气相投的朋友。
    幅指的是织布机上布匹的宽度,一般的被子是四幅或六幅宽。孟母做十二幅的被子,是常人的两倍。孟母的细心,真的很伟大。
    孟母为儿子选择朋友是不论贫富的,并且特别重视穷朋友,连被子都没有,却依然选择读书,不就是希望通过苦读改变贫困的命运吗?这样的孩子在今后能不成功吗?而往往雪中送炭的情谊是远胜于锦上添花的。关爱儿子,关爱同类,这才是大爱的慈母啊!
    孟母的行为在尽力为儿子创造和提供一个与人相处的有利条件。让儿子学会择友,学会与人相处,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外部环境。
    孟母的慈悲行为被收录进了《龙文鞭影》,叫做“孟仁广被”。后世的相关人物若干典故如丁固梦松,皓折贾充,孟嘉落帽,陶公运甓等都被收录到《龙文鞭影》一书。

    故事二——孟宗老师李肃的评语
    三国时期,兵荒马乱,在乱世李肃还能坚持办学,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里的李肃不是《三国演义》的李肃。
    三国时期有两个李肃,同名同姓,一文一武,武的李肃就不说了,只说孟宗的老师李肃。
    裴松之注引的《三国志》《吴书·韦昭》注李肃其人,善议论,藏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以此服之。这里没记载李肃老师办学,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着重讲了李肃的特点在于甄奇录异,题目品藻。其实就是对当世的人物进行评价。
    孟宗少从南阳李肃学,其读书夙夜不懈。肃奇之曰:卿宰相器也。孟宗以其勤奋和刻苦,夙夜不懈,得到了李肃的高度评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日后能当宰相的人。
    孟母为儿子做大被子,为他选择穷朋友,为他建立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为孟宗择友。更重要的是,孟母为儿子选择李肃做老师。不知道孟宗当时父亲是否还活着,能有孟母这样一个有眼光的妈妈,是孟宗的福气,或许也是以后孟宗尽孝的力量之源。

    故事三——孟宗哭竹
    孟宗哭竹的故事已经讲了,这里不再重复。

    故事四——朱据的军吏
    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将母在营,既不得志,又夜雨屋漏,因起涕泣以谢其母,母曰:但当勉之,何足泣也。
    孟宗开始从政可能不是什么官,年轻人嘛,没有多少从政经验,一时没有被重用是难免的,刚刚开始工作,工资福利也不好是肯定的,孟宗总觉得对不起母亲。时常哭着对妈妈说:妈妈,儿子没用,让您跟着受苦了。
    三国时,最爱哭的男人是刘备,刘皇叔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刘备为天下哭,孟宗为妈妈哭。
    孟宗的妈妈很硬气,总认为困难是暂时的,面包会有的。有这样坚强的妈妈,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故事五——《捕鱼的渔官》
    孟宗听了妈妈的话,努力好好工作,终于得到了朱据的认可和赏识,被任命为监池司马。
    孟宗的这个监池司马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史料记载的第一个渔业官员。
    这个官职一些古籍上说法不大一致,监池司马、盐池司马、雷池司马、不要望文生义,以为是盯着池子看着里面的鱼。司马,也不是管理马匹。至于这个职务,孟母说的,汝为鱼官。监池,地名,据《望江县志》说,监池即雷池,在现在的望江。
    孟宗在望江的时候,望江还不叫望江,按望江地方志的记载,东晋建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称望江县。
   《三国志》裴松之注:孟宗除为监池司马,自能结网,手以捕鱼,作鲊鱼寄母,母因以还之,曰,汝为鱼官,而以鲊寄我,非避嫌也。
    至于其他史书记载的《鲊鱼故事》大多牵强附会,用《孟宗别传》的话说:宗事母至孝,母亦能训之以乱,宗初为雷池监,奉鱼于母,母还以其寄,遂绝不复食鱼,后宗典知粮谷,乃表陈曰:臣昔为雷池监,母三年不食鱼,臣若典粮谷,臣母不可以三年不食米,臣以死守之。
    你让我管鱼,我妈三年不吃鱼,你又让我管粮食,成心想害死我妈呀

 

7.孟宗的母亲太伟大
    如果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先要有一个好的妈妈,这基本是现代人的共识。
    妈妈强,则孩子强。
    那么孟母教育孩子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主要有两个——择师和择友。有了良师和益友,还愁日后不能很好发展吗?
    孟母喜欢鱼,但不吃受贿的鱼,即使知道是儿子自己结网捕的鱼,也不要,因为儿子是管鱼的官,要避嫌。
    在孟宗工作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是羞辱孟宗,或骂孟宗无能,而是鼓励孟宗,困难是暂时的,要看到光明。在孟宗有所成就的时候,提醒孟宗注意外面的流言蜚语,注意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形象。爱惜孟宗,从爱惜孟宗的名誉开始。既有深谋,又有远虑。既顾全大局,又注重细节。这样的母亲天下能有几个?
    这样的母亲,这样的榜样,历史自然就会关注。宋·司马光作《家范》一书,此书被收人《四库全书》。司马光在《家范》一书中,教子廉洁一节,《司马光﹒家范﹒卷三》原文如下:
    吴司空孟仁尝为监鱼池官,自结网捕鱼作鲊寄母。母还之曰:“汝为鱼官,以鲊寄母,非避嫌也!”
   《家范》之外,还有《闺范》。
    明朝吕坤辑注《闺范》一书,书中记有吴孟仁母的教子故事,记载了广被、朱据军吏、鲊鱼事件,基本上源自于裴松之注《三国志》。在朱据军吏一段做了些许改动,删去谢母的情节,改作:既不得志,又夜雨屋漏,因起涕泣,母曰,士但当自勉,贫何足泣也。
    孟宗当吴县县令后,更加有条件孝敬母亲了,“时皆不得将家之官,每得食物,来以寄母,常不先食。”
    吴县,今江苏苏州,吴郡的郡制所在地,三国时吴国的根据地,也是孟宗老首长朱据江东的根据地。汉代的县长和县令是有区别的,人口十万以上叫县令,不足十万叫县长。吴县是东吴前期的政治中心,吴国士族势力盘踞的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孟宗的这个县令分量不轻。
    孟宗当官了,生活大有改善,“每得食物,来以寄母,常不先食”。
    贫寒时,因没有能给母亲好的生活环境而哭泣,是其孝心。富贵后,有了好吃的先给母亲,是其孝行。
    用自己的能力尽心尽力,不指望老天爷赐给的仁慈。

 

8.孟宗为“孝”的艰难
    自古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作为孝子的孟总是怎么作为的呢?历史记载,孟母死亡时间在嘉禾六年,也就是公元237年。按常理,孟母的死亡根本不可能被载入史书。《吴书》连孙权母亲的死亡时间都弄混了,却明白无误地记录了孟宗母亲的死亡时间。这一切,皆指因为孟宗的犯禁奔丧。
    据《孙权传》:嘉禾六年正月,也就是孟宗奔丧的同一年年初,孙权洋洋洒洒下了一个诏书。
    诏曰: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制,人情之极痛,贤者割哀以礼,不肖者勉而致之。世治道泰,上下无事,君子不夺人情,故三年不逮孝之门。至于有事,则杀礼以从宜,要絰(die)而处事。故圣人制法,有礼无时则不行,遭丧不奔非古也,盖随时之宜,以义断恩也,前故设科,长吏在官,当须交待,而故犯之,虽随纠坐,犹已废旷。方今之殷,国家多难,凡在官司,宜各尽节,先公后私,而不恭承,甚非谓也,中外群僚,其更平议,务令得中,详为节度。
    在孙权的诏书里并没有明确不许奔丧,而是强调说必须交代、履行必要的上报、请假、获准、公务交接这样的手续。皇帝对官员提出这样的要求,应该是合理的。
    忠节在国,孝道立家,出身为臣,焉得兼之。做忠臣不得为孝子,既然选择了出仕做官,就要放弃做孝子的念头。
    孟宗所面临的,实际上是一个生死抉择。
    做孝子?还是做忠臣?
    孟宗选择了做孝子。
    那么孟总为什么不按程序办事?只能是这样的认为:请示、交接,手续麻烦,时间太长没有十天半月办不下来,人死了应该早些入土为安等不及了。孟宗此举,当属于迫不得已的被逼之举。孟总此举让人另眼相看,实在是够勇敢,够果断,够大无畏,哪怕杀头也要做孝子。
孟宗当然知道自己的违法,于是在奔丧处理完丧事之后,已而自拘于武昌以听刑。
    既已违反了皇帝的规定,就勇于承担责任,不逃跑,不躲避。大概从犯禁一开始,孟宗就已经做好了自己承担责任,承担一切后果的决定。在家为孝子,在国为忠臣。
    经孙权提议,大臣讨论,丞相通过的法令,一致认为要以杀止杀,杀其一人,以杜其后。 

这么说来,孟宗是凶多吉少,必死无疑,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其死已成定局。难道这样感天动地的孝子就这样命丧黄泉?
    还有谁能救孟宗?陆逊,吴国的大将军陆逊。是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第四位最高军事指挥官。陆逊为孟宗求情。陆逊何其人也?
    陈寿写《三国志》把周瑜、鲁肃、吕蒙三个响当当的名字合在一起立传。确给陆逊单独立传。
    这里着重说明一下,陆逊还有个叔叔叫陆绩,陆绩和孟宗一起入选《二十四孝》。“怀橘遗亲”,小时候,到别人家里做客,顺手牵羊弄了几个橘子揣在怀里,被主人发现了,然后说是要带回家给妈妈吃。那家主人挺有名气,叫袁术。就这么简单,以最低难度入选《二十四孝》,从此流芳千古。
   《二十四孝》中说陆绩是后汉,其实,陆绩和孟宗同时代,同朝为官。一个被弄到晋,一个被弄到东汉,就是不列在三国。可见郭居敬写二十四孝时的历史知识是不怎么的。
    吴国的第二号人物陆逊说话了,为孟宗求情。权乃减宗一等,后不得以为比,因此遂绝。孙权给了陆逊面子。孟宗最后被免于一死,并非出自对规定本身的否定,而是出自于陆逊的陈情和为之请,并非针对规定本身提出异议,只针对孟宗个人。孙权为孟宗减罪,并非是修改规定,而是给陆逊面子。
    孙权给了陆逊面子,却让自己很没面子。作为皇帝的权力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孙权折腾了许久出台的法律,就因为陆逊的几句话打了水漂。挑战皇帝的权威,是要付出代价的。
    没死的孟总很快复出了,并且做了大官。
    影响孟宗一生命运的共有四个人,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他的老师李肃,还有两个人就是朱据和陆逊。
    朱据是他的伯乐,第一个赏识者,推荐他进入了吴国的官员行列。陆逊是他的救命恩人,关键时刻救了孟宗的命。没有这两个人,就不会有后来位列三公的孟宗。
    这两个人在吴国的身份都很特殊,他们都是江东士族,陆逊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朱据是吴郡四大家族之一。
    除此之外,他们和吴国皇帝的关系也很特殊,都是皇亲。朱据是孙权的女婿。陆逊是孙权哥哥孙策的女婿。可惜这是这样的两个人都不得善终,死于非命。陆逊和朱据的死,都涉及所谓的南鲁党争,也就是所谓的太子之争。“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一世英雄,竟然死得委委屈屈,如此窝囊。可陆逊死得很委屈。周瑜不是被气死的,陆逊是被气死的。不是被敌人气死的,是被自己的皇帝孙权给气死的。

 

9.人生的选择很艰难但很重要
    一个人,身处乱世,可以有多种选择,做英雄,做隐士,做平民,或者做一个孝子。
    无论是英雄、隐士,还是平民,只要是人就都是妈妈的儿子,在乱世中,除了自己建功立业、用各种名义以天下为己任之外,最重要的是活命,不光自己活,还要尽最大的可能保证家人活 。
    孟宗小时候,听妈妈的话。长大了,为妈妈着想。在飞黄腾达的时候,在美酒佳肴的时候,有好吃的东西的时候,都不忘妈妈。在孝心和前途发生冲突的时候,在国法难容人情的时候,也能挺身而出,置生死于度外,做儿子,而不是做臣子。这样的儿子很难得,很成功,但也很艰难。
    有养育之恩的母亲死了,有救命之恩的陆逊死了,有荐举之恩的朱据也死了。
    孟宗的依靠基本都没有了,生活还在继续,孟宗今后的路怎么走?
    在三国人物中,孙权比较长寿,公元252年,孙权死了,时年七十一。孙权第七子孙亮继位,为吴国的第二任皇帝。
    公元258年,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十六岁的孙亮为会稽王。两年后,孙亮自杀。孙綝迎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是为吴国的第三任皇帝。
    孙綝,孙坚弟弟孙静的重孙,论辈分比孙亮低,管孙亮叫叔叔。
    孙綝政变,孟宗阴差阳错终于真正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之前孟宗出场都是为自家的家事,这次孟宗出场却是因为孙权家的家事。
孙綝废孙亮,遣光禄勋孟宗到孙家祖庙去汇报。
    孙休登基之后,孟宗此时出场就已经是光禄勋的职务了。孟宗要求出镇武昌,孙休同意了。也许孟宗看到了朝廷的危机,有人说动物有一种本能,先知先觉者总能规避风险,及时远离灾祸,孟宗是个聪明人,他选择京城远离灾祸。
    永安元年258年,孙休杀孙綝,夷其三族。皇家的权利游戏是很残酷的,孙休可是孙綝迎立的啊?
    永安五年(公元263年),休以卫将军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奉、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
    孙休在位六年,264年卒。三十岁的年纪英年早逝。
    本来,孙休死了,就应该由他的儿子继承皇位,孙休生前是立了太子的,可是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另有图谋。他们说服了孙休的皇后朱氏,幼主国危,要迎立长君。
    朱皇后以大局为重,苟吴国无陨,宗庙有赖可也。
    于是濮丞相迎立前废太子孙和的儿子二十三岁的孙皓为帝,是为吴国的第四任皇帝,也是吴国的末代皇帝,亡国之君。
    孙皓登基后小人得志,性情残暴,多忌讳,好酒色。濮丞相和张将军很后悔,或以谮皓,来不及了,孙皓登基不到三个月,诛兴、布。又一个忘恩负义之徒。忍不住了,要发一下议论。他们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改变吴国的命运。权臣们总有一个天真的想法,想给自己弄个拥立之功,并以此来驾驭皇帝,可皇帝不是那么好驾驭的。
    宝鼎三年二月(公元268年),孟宗迎来了他仕途上的最高峰,孙皓以右御史大夫为司空,位列三公成为国之重臣。
    建衡三年(公元271年),已经改名为孟仁的吴国司空孟宗卒。

   《资治通鉴•晋》,秦始三年,吴宝鼎二年(公元267年),吴主(孙皓)以孟仁(孟宗)守(代理)丞相,奉法驾东迎其父文帝神于明陵,中使相继,奉问起居。
    孟宗曾经做过吴国的代丞相。    一个只是在后世以孝道闻名于世的人,一个在政治上毫无建树的人,一个不算大英雄只能作为比平庸之辈稍微优秀的人,一个在三国群星璀璨那样的年代里只能勉强算一颗流星的人居然登上了如此高的位置,时也,运也,生命之道,命运之数,岂无天乎?

10.《孟宗身后事》
    孟宗没有想到也不知道他会被元代的郭居敬编入《二十四孝》。
    孟宗更不知道他会有个曾孙叫孟嘉,而孟嘉也被编进了《龙文鞭影》。还有孟嘉落帽的典故,孟嘉落帽出自《晋书•孟嘉传》。有风到至,吹嘉帽坠落,嘉不知觉。风把帽子吹掉了却不知道,就载入史册,魏晋风度,流芳千古了。
    历史真的好有趣,青史留名真的不难。
    孟嘉还有个弟弟叫孟陋,也是个大孝子,因为没有人为他作什么《二十四孝》之类的东东,所以没有他们的曾祖父孟宗出名。
    孟陋的故事在《太平御览》中也有若干记载。
    孟陋的事迹主要在清代甘鹏云著的《楚师儒传》中,卷二有《晋孟征君陋》。(孟陋)丧母,毁瘠殆于灭性,不饮酒食肉十有余年。亲族迭谓之曰,少孤(孟陋字少孤),谁无父母,谁有父母,圣人制礼令贤者俯就,不肖企及,若使毁性无嗣,更为不孝也。陋感此言,然后从吉,由是名著海内。
    三个人加在一起就是阳新的“孟门三杰”。阳新孟门三杰的出名,又得靠他们的外孙陶渊明了,甚至连孟嘉是哪里人都得靠外孙陶渊明的证词,历史就是这样的无奈,名人就是这样的牛逼!

评论 (0 个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4-25 18:50 , Processed in 0.2296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