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阳新论坛 返回首页

天老的个人空间 https://bbs.435200.com/?2045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阳新祠堂之前言

已有 746 次阅读2016-12-7 16:16 |个人分类:阳新文化| 阳新

前言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祠堂是汉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宗祠祭典代表着汉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祖先,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动力。
   阳新境内保存着湖北省数量最多、类型最完整、建筑最精美的乡村宗族祠堂,它们是阳新民居的主要和突出的类型,也是湖北乡土建筑的杰出代表。《礼运》云:“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祭统》云:“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在中国历史文化所强调的诸礼之中,庙祭先祖是最为重要的,《王制》说:“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祭义》又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如果宗庙祭祀有所缺失,如昭穆不辨、祭不以时等等,则为不孝。以上明确地反映了祖先祭祀的重要性,是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是中国民间、乡土社会宗族、家庭伦理体系的文化基础。
  一、祠堂建筑的基本特征
  过去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祀祖宗,平民只能在家中祭祖。据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礼记》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这些等级森严的“庙”是王公贵族们祭祀自己祖先的场所。但平民不得建庙,只能“祭于寝”,即在自己的家里祭祀。南宋理学大师朱熹(1130~1200)在他的《家礼•祠堂》中提到,“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牌位)”。意思是平民在营造住房时,要设置专门祭祀祖先的位置。明嘉靖十五年(1536),世宗朱厚骢批准礼部尚书夏言的建议,昭“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至此,平民终于可以公开建造祭祀自己祖先的独立建筑了。但朝廷同时规定,民间祭祀祖先的建筑分为品官家庙和庶民祠堂。其形制分别为:品官家庙为三进,第一进三间,第二进五间,第三进三间,外加大门一座。至于庶民祠堂就简陋得多了:“祠堂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东曰阼阶,西曰西阶。阶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令可容家众叙立。又为遗书、衣物、祭器库及神厨于其东,缭以周垣,别为外门,常加扃闭”。还规定,家族中有三品以上官员的祠堂,可以为三间九架,三品以下官员只能建三间五架。清人入主中原后,对民间建祠堂的限制有所放松,建祠堂之风遂起,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这就是为什么阳新现存的祠堂都是建于清代及民国时期。这就不难理解,在陈光亨主编的《兴国州志》中,收录了全县一百多处礼仪建筑物,却独独没有祠堂的一席之地,以至于今天我们无法弄清当时的阳新究竟有多少栋祠堂。
  祠堂建筑布局,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按朱熹《家礼》为蓝本的祠堂,基本上按唐宋时期三品官家庙形制,即在正寝之东设置神龛以奉先祖。宋、元、明初的大部分祠堂均属此类,但规模不大。二是由先祖故居演变而来,平面布局与当地民居模式相同。三是独立于居室之外的大型祠堂,按中轴线布置大门、享堂、寝堂,名宦世家或富商巨贾还往往在祠堂前增建照壁、牌坊、钟鼓楼,精美壮观。
  汉族世家重宗族,往往一村一姓,且均出自一脉血亲,聚族而居。外姓人一般难以在村中立足。在阳新,各村各姓或在本地有属于本姓的宗祠,或与外地、外县共有宗祠,各支系或房头一般均建有支祠或家祠。祭祀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均在祠堂中进行。
  阳新县家族祠堂的组织系统,一般由三类祠堂组成:宗祠、支祠、家祠。三者构成一个较完整的系统。(本系列重点叙述宗祠)
  宗祠,是一个姓族落业开宗之地,是合族为祭祀始祖而立的总祠。它既是宗族祭祀祖先的中心,又是宗族议事、执法,实行宗族统治的中心。宗祠的规模与等级最高,代表整个家族的兴旺与荣誉,是全体族人的象征。要建设一座宗祠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家族要有较充足的财富和在整个宗族中极高威望的族人主持。支祠的主要功能是供家庭祭祀祖先、合族议事、婚丧喜庆之用。只有宗祠才建有戏台,这是合族村民逢年过节娱乐的场所。
  支祠,由宗族的分支——“房”建立的、奉祀该房直系祖先的祠堂,支祠堂便是这一房区域(往往就是一个自然村)内最重要、最高大的建筑物,是一个村庄的祖宗堂。在鄂东南阳新地区,支祠被称为作大堂前、公屋或者宗屋,是最广泛存在的祠堂雏型,几乎每个血缘村落都有。
  家祠,是一户一人发达之后,家庭独建,以纪念一人之祠,长久发展后又成为子支祠。宗族的基本单位“家庭”都建祠堂,一般人家只是象征性地在自家堂屋设牌位。一个家庭要建立祠堂,除了要具备相当的物质基础即财力之外,还应符合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就是人丁兴旺儿孙较多。
  二、阳新祠堂的现状
  阳新境内居民多数移民来自江西等地,在地缘上属于湘鄂赣边区,偏赣东北。在建筑上主要受徽派建筑的风格影响:黑瓦、白檐、青砖、马头墙等。我们称之为“非典型徽派建筑”,同时,其祠堂建筑呈现的牌坊门楼、滚龙屋脊、翼角戏楼、藻井连连等特征也别具一格。
  阳新祠堂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作为村落的家族学校,历史上在此开办宗族义学、私塾。解放后这种功能还在延续,一般是乡村小学的所在。尽管客观上,祠堂建筑的封闭格局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意义的学校要求,但在特定的经济落后的历史时期,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族中,教育内容虽然随时代发生了重大的更新,可是传统的建筑空间却沿用了下来。这与阳新祠堂本身就具有的教化功能是相吻合的,也是阳新祠堂能够保存下来的内在因素之一。因此阳新祠堂的存在与延续,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及宗族文化状况密不可分。
  三、选址和整体布局(背靠青山、门前开阔、左右怀抱)
  祠堂选址主要是受祠堂所在村落的朝向、布局、地势、环境和在村落中所处的位置所制约。祠堂是各村落的最重要的空间节点,往往处在村落的风水宝地。阳新祠堂建筑布局也极讲求“风水”原则,大多依其自然条件尽量争取背山而面水,地形连接所谓地脉来龙,前面开阔,疏无遮挡,周边民居多沿祠堂两侧依次展开。
    一是尊重自然山水合理布局。体现择高而居,依山傍水而居,坐北朝南而居,临交通顺畅而居,融建筑于山水之间。 二是讲究色彩自然和整体性的外观美。黛砖灰瓦(亦常见白色或灰白色墙体),质朴中透着深沉与清秀。四墙森严、群房一体,马头(墙)翘角,显凌空欲奔之势。三是精工细做的细部装饰。“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艺术独领风骚。四是讲究风水玄学及占卜理念,选址,开工,大门的偏正,乔迁,都要讲究金木水火土五行和数、形、拟理念,同时,受楚建筑文化影响,追求高大之森严,讲究屏风之辟邪术(风水巫术中的防止鬼直行)和红色色调。
  祠堂选址的这些要求充分说明宗族社会中祠堂的重要地位。
  四、内部空间布局(翼角戏楼、牌匾题字、三进天井、层层抬高)
  纵观阳新各村祠堂,其平面布局大致相仿。规制比较严谨,采取疏密有致的布局、规整对称的结构,空间层次层层深入、步步升高。多设前后三进:第一进为门厅,由大厅和过厅组成,紧贴门墙一侧一般立有戏楼,飞檐翘角;穿过门厅为天井,石板铺设过道,两厢设走马楼或古乐楼。第二进为享堂,为祠堂主体,高大雄伟,为祭祀祖先,处理本族事物场所。第三进为寝殿(后座),庄严肃穆。
  因当地祭祖仪式隆重,故祠堂多以规整严谨手法,取中轴线对称布局,各进建筑由前向后逐渐增高,主体建筑置于后位,有主有从,颇具变化。祠堂面阔三间,室内采用南方祠堂惯用的彻上露明造方式,以增加内部空间的高度。
  牌匾题字是阳新各村祠堂的文化精髓部分。往往“郡望、祖训、家风、名人功德、爵位以及贞洁、寿龄……”,内容涉及传统礼教人伦诸多方面。这些内容深入人心,在阳新各乡各地,祠堂上即使不直书“某氏宗祠”,也可以使人通过牌匾题字的内容推知该村是何姓氏聚居。
  五、外部空间造型(牌坊门楼、八字门墙、滚龙屋脊、半月水塘)
  阳新祠堂大门或为牌坊门楼,或为八字门墙,门檐均悬题字牌匾。祠堂屋顶重檐叠脊、翼角飞举。山墙或滚龙屋脊,或马头山墙,皆为黑瓦白檐,木石雕饰。
  这些带有徽派祠堂风格的建筑造型是移民文化长久留存的标志,给人雄浑厚重的印象。
  阳新许多祠堂的门前都模式化地设有一处半月形状的水塘,象征村落“关、界”,因“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水塘在精神的意义上象征在守着村落的气血和生气。
  六、装饰特征(抱厦拜堂、瓶形柱础、木石雕刻、藻井连连)
  阳新祠堂中的木石雕刻和彩画等工艺均颇具特色。一般木柱所有柱础均以石雕而成,雕饰内容为忠孝节义、神仙人物和瑞兽、花鸟鱼虫。梁枋交接处处理不尽相同,分别饰以瑞云、狮头、金鞍等纹饰。门楼、墀头、戏台、大梁、随梁坊、戏楼栏杆、窗棂等是装饰的重点部位,敷以木雕石刻、垂花彩画等,此外,顶棚装饰主要是木雕藻井,也比较繁缛奢华。
  七、祠堂的文化现象
  阳新还有很多古祠堂保存完好,用以祭拜祖宗,并将此作为家族活动的重要仪式和制度。
  1.牌匾楹联
  数量众多的楹联、壁画和各式牌匾等,丰富了祠堂独特的文化内涵。
    匾额楹联壁画是祠堂的点睛之作,语言精练,寓意幽深;特别是名家之作,尤为珍贵。然现存的祠堂中,古匾额保存完好的只有王英大田的伍氏宗祠、三溪立中的邹氏宗祠等极少数祠堂幸存几块,至于楹联更是凤毛麟角。因这些祠堂是大队或公社的公有财产,内面设有各种公共机构,所以有人管理维修,这是全县有众多祠堂得以保存下来的最基本原因。改革开放后,各单位先后撤出,祠堂一时出现管理空档,文物贩子便内外勾结,以低价甚至盗取祠堂的精美木石雕刻。进入1990年代,各村落的族人先后成立宗亲会等机构,接手管理并集资修缮祠堂,恢复祭祀活动。但在维修过程中,因对古建筑维修的“修旧如旧”原则认识不足,少数祠堂的原貌被改变。2000年后,人们对祠堂文物属性的认识逐步提高,开始积极探索保护和利用的方法,有的祠堂开发成了传统文化和乡村旅游景点。2010年开始,农村开展以祠堂为平台的文化礼堂建设活动。此举赋予了祠堂新的时代功能,由此也加大了祠堂的保护力度。今祠堂既是族人祭祀祖先和办理族中大事的地方,又是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2.宗族社会祭祖敬宗思想特征(春秋两祭、宗支家祠)
  在明清时期,宗族是乡村聚落的基本单元,故宗祠是这种制度的象征。《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不独国家,在传统乡土社会中,祭祀是人们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事,“立祠堂以祭祖敬宗,续族谱为效法儿孙”。古代人多继承儒家礼教道脉,崇尚“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因而对自己的祖宗多有崇拜,以广续族谱的方式,让子孙永远记住自己祖宗的功德。因此立祠堂以祭拜祖宗,成为家族活动的重要仪式和制度。随着宗法制度的逐步加强和完善,祠堂不仅是祭祖的圣坛,还是族人集会场所与执行族规的平台。故祠堂又被视为关乎宗族血脉之所在,具有不可侵犯的地位,祠堂建筑也就逐渐变得威严厚重,其建筑选址、规模和技艺等均为村中建筑之首。乡土社会经过世代繁衍相传,形成了宗族社会具有特色鲜明的宗族文化。“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是宗族理论的基础。而宗法制度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敬祖宗者莫过于祭祀。阳新各村不仅有宗祠,还有支祠、家祠,定期(主要是春秋两祭)祭祀,显现了其浓厚的宗族文化习俗。
  3.移民文化的影响
    历史上,阳新是移民西迁的通道,也是移民的目的地之一。不少来自江西方向的移民,落户在当时还是人烟稀少的阳新。他们聚族而居,逐渐繁衍成遍布全县各地的姓氏村落。随着宗族人丁繁衍,当地始迁祖派下,有了多个“支脉”。阳新人将这些“支脉”称之为“庄门”。庄门又繁衍出多个“房头”。于是祠堂作为一个大的慨念,又衍生出层次分明的小慨念:凡供奉共同始祖的祠堂称为“宗祠”,这是阳新各地的统一叫法;凡供奉“庄门”始祖的,称为“
祖堂”或“正堗”。这种祖堂或三开间、五开间不等,堂屋就处在正中的开间。但它与普通民居中的“堂前”不同。“堂前”的功能类似于今天的客厅,而“祖堂”则是供奉“房头”祖人和举办“房头”大事的地方。
     本文将把阳新目前保存较好的近30个古祠堂慢慢道来,如果大家有兴趣,后面还可以把阳新的古祖堂(支祠)50余个一并写完。
     本文所写并非全部原创,有的是网络博客中摘录,有的是在阳新政协委员会编的《阳新古建》中摘录,还有的是本人近年收集的资料,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叙述中难免错误,敬请知情者或这方面爱好者提出批评指正,互相探讨!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4-25 13:52 , Processed in 0.1616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