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论坛

查看: 12392|回复: 12
收起左侧

阳新方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30 11: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阳新三宝之-------阳新方言
洪登亮
第一部、    阳新方言的“源”与“流”
       生物界的许多密码,都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被破译。但作为人类互相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产生与流变,科学家们则将此项任务交给了社会学家或者是语言学家。至于古时候,我国地方语言的记载,除了依靠文学作品上的遗存以外,恐怕研究者寥寥,而能挺身而出保护者更是晨星般稀少。当代,全国大范围的方言研究与传播似乎已有了相关政策与措施,偏于一隅的鄂东南——阳新的地方方言,除了几个学者专家有所涉足外,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则是很少关注。在阳新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当下,我们除了回望阳新采茶戏和阳新布贴之外,对于阳新方言的关注,亦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担当。
       当外地客人来到阳新或是阳新本地人离开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去做客,总有域外人士之感觉。这时,你不是被每处浓郁的地方习俗所隔膜,而是每一处的方言,让你目瞪口呆,不知所以。假如你是一个富池新建人,称呼稍小一点的年轻人为弟弟,呼之为“ 队”(dui);到了富池沿江一带则是喊为“地”(di);而当你过了富河,到了木港东春一带,喊弟弟为“挺”(ting)。如果,你按新建话喊弟弟为“队”(dui)的话,则东春人会以为你喊他是“儿子或是“宝贝(木港东春一带对儿子的昵称叫“队”dui)。这种笑话闹起来也不轻松,一般来讲,轻则是自己的心里很不舒服,重则是彼此很不舒服,甚至于误解后的不愉快事件也会发生。   
       假如将阳新以山川为基本脉络划分阳新方言板块的话,你便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长江沿线,则与圻春,广济的语音相近,略带北方方言,当然亦有吴语呢侬的余音遗存;进而由北向南靠近富河,上至三溪河一带,涵括父子山脉,七峰山山脉之区域,这里阳新人的语音受赣方言影响不算很大,多为北方言与赣方言交叉影响的区域;过了富河再向南直至与江西武宁,瑞昌交界,则赣方言的影响至深。当然,这仅是阳新方言的总体现象的一个粗线条的呈现。
      阳新方言其实远不止如此简单。即使是同处一乡一村之中,阳新人对于父母的称谓亦是不尽相同。又以富池新建方言为例:对于父母的称谓,就有喊、“耶、“爷、“伯、“父等称呼;对于母亲的称谓,亦有喊“母或喊“姨的不同。有意思的是,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姓氏与另一个姓氏的差异之所在。显然,这是一个姓氏原始称呼习惯的遗留体现。
       在阳新人称谓当中,现在仍然顽强地存留着古汉语的痕迹,称你为“乃”,称我为“阿”,为“吾”,称他为“其”。对于这一点,只要熟悉阳新人语音习惯的人,就会在这些代词的称谓当中辨别出说话对象的大致方位。譬如称呼你的父亲是“乃爷,则此人可能是三溪、白沙人,如喊作“乃姨的则有可能是陶港、兴国、木港、龙港一带的人士了。称呼“我的母亲、“我的婆婆为“阿母、“阿婆,则是龙港人无疑了。以“其指“他的在阳新则在龙港、大王、黄双口各有分布,若要区分他们的话,则可从他们咬字的发音再作甄别,这样对于一个生活在阳新的本地人来说已不再是困难。至于将“我仍称作“吾”(音吻wen),在阳新独有富水一带,仍有保留。“吾是富水人则是其独有的语言习惯。
       在日常习俗当中,阳新人仍然保留在口头语里的古汉语词汇,尤为难得.诸如龙港人叫玩耍依然称之为。邀请朋友到家里去玩,则会说“到我屋里去戏罕”。东源,王英,三溪一带称穿衣为着衣”;如小朋友出门,母亲关照说“今日起太风了,多着件褂。”意思是说,起大风了,天气变冷了,多穿件褂子。龙港,王英一带称添加酒水为酙酒。阳新还有一句特殊的古汉语虚词“之乎也者”的使用,要说这四个词组成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没什么意思。但是,使用起来,还有多种意思。如两个朋友在一起,其中一个人谦虚过分了,则会被另一个人嗔怪“莫之乎也者得”与“莫假马子”一起通用;如是两个好朋友合伙玩游戏,假装着生气,做样子要打对方,则会事后解释,“我不是真个打乃矣,是之乎也者哥。”意思是说,我不是真的要打你,是做个样子。还有这样的时候,当一个人看不惯别人装腔作势,也会以不屑的口吻说“看到客矣(他或她的意思),之乎也者得,额嗯(眼睛的意思)都爆了。”意思是说,看到他(她)那个装腔作势的样子,眼睛都要气爆了。等等等等,这些今日看似不显眼的语言文字,保留在农村人的口头中,看似有些土气。但若上溯六百年、一千年,或是两千年,这些文字可是当时的书面语言,也就是雅言。我们是不是应该从这些阳新方言的密码中,去探寻我们先祖们行走的痕迹?他们或从大西北,跋涉过茫茫沙漠,穿越荆棘丛生的荒山野岭,来到江南,来到阳新,开天辟地;或者他们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而来;或许更多的人是明洪武年间,“江西填湖广”时,从江西迁来。他们或带家携口,或扬帆移舟,或沿途乞讨,经过数百年或数千年的变迁的流转,终成了今日之阳新的地方语言形态。
       我们不妨让自己的思维翅膀抖动更为自由一些,循着流传于阳新地区的传统故事,踏着历史的节拍,穿越到兴国州以及比兴国州更早前的历史阶段,去探访我们先人的足迹,去仰望先人们曾经创造的辉煌——
       一方瑞鹊绕鸣的牌匾,记录着柯氏始祖的某一私密,还是某种寄托?
       “双井流芳显然带有宋代书法大家黄庭坚的文化信息,这是阳新黄姓族人共有的荣誉。
       “忠贯日月是南宋朝廷对洪皓的旌表吧,那么三瑞流芳更是浙域民众对洪皓政绩的歌颂以及对其爱民情怀的永远纪念。其实,洪氏更忘不了始祖的郡望,“敦煌世泽表达的就是这种淳朴的宗族理念。
       周姓则以“爱莲世第”的家族文化,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周敦颐的后人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风范。
       杨氏似乎更加珍惜杨震的清名,“清白风规一直以来作为杨姓教育子孙的家训.“名震关西就是杨氏族人对郡望的尊崇。
       姜氏则以“渭水遗风昭示着家庭兴起的荣耀;
       而吕氏更有理由去铭记吕尚的治国理念,当然吕氏于此便与姜姓同源异流,其吕氏渭滨堂显然与姜氏相亲相近,而“三相堂则将吕不韦\吕尚\吕蒙连在了一起,作为吕氏家族无尚荣光。
       “三槐世泽只有王氏才担当得起吧,山西大槐树,是最能引起天下客家人共同相思的地方,是否是三槐堂主人的原本思乡结?
       可能李氏的记忆永远沉浸在大唐帝国之中,无论是大唐王朝,还是道家祖师,诗仙太白,耀眼的光环多不胜数。也许是太多太多的荣光值得标榜,李衡石索性在修筑自己的府第时,只刻下自己的官爵光禄大夫以昭世人。而与之 相邻的宗祠则直署“李氏宗祠”。那样直白,那样不加粉饰。而仿佛在李衡石及其族人的心目中,梨园始祖的地位更能打动世人的心魄,于是“曲奉梨园的匾额刻在在李氏祠堂的古戏台的墙壁上,那么醒目,那么别具意韵。当然“风绩调元“陇西望族”“龙溪毓秀更是脱清了帝王家的干系了。
       同样有着大唐风范的骆氏,逃避武氏的迫害,隐居于阳新,“草檄名家”便是骆氏家族不忘祖人傲骨的真实写照。
       刘氏的气魄宏大无比,二十四帝的光环,让刘氏族人在节庆用锣时,格外自豪。他们采用二十四个节奏点转换一个轮回的锣谱在民间作为显示,帝王家族的尊崇地位。并且假此时时唤醒对大汉的记忆。当然刘氏族人也偏爱文化,有时故意避开帝王家的虚荣,却要镌刻雕龙世泽”,让刘勰的<文心雕龙>普惠族人的后代。即便是龙门世第这样的匾额,亦是寻常人家的一种族望的印记了。
       “大树家风同样烙印着大汉的气度。这是汉高祖刘邦对大将军冯异的褒奖,于是冯氏后人以冯异为榜样,崇尚厚德载物,不屑于别人的居功自傲。
       “豫章流芳可能是罗氏隆兴于豫章郡的记载,柏林遗风则是罗氏事迹的传达。
       张氏虽声称“天上张玉皇,地上张天师,地下张阎王”统管“仙、人、鬼”三界。但其“两铭世泽”是对张载作为哲学家《东铭》和《西铭》的推崇。而“百忍世泽更是一个经典故事。它的传承,张显一个姓族对于自己家风的固守。
       “崂山门第是明氏家族在阳新地区的标识。
       “壹体流芳是夏氏的牌匾,它讲述的是一个大夏王朝的建立还是整个华夏民族的盛大记忆?
       “忠厚传家可能是汪氏的至宝.”敦实古风又是汪氏整个家族对于质朴的热爱!
       “壮猷世泽是方氏壮猷堂传人迁居阳新的门楣。
       “东海遗风是徐氏对于东海郡望的守望,还是对徐福东海之行的特别感慨?
       “乌衣世泽肯定是谢氏忘不了乌衣巷的荣华与富贵,也寄托着谢氏后人们积极上进的一种心态。
        而“金谷名家”“万担名家更是石姓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永无止境的追求。
       “白鹿世家崇尚的是儒学宗师朱熹的理学思想,这肯定是朱氏对子弟永远不能忘怀的祖训。那么“紫阳世泽肯定是朱熹的后人对于先祖的铭记。
       “东吴世家让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孙氏的辉煌,三国鼎立是孙氏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壮丽史篇。
       “三策流芳一定是贾氏后人不忘贾谊《三策论》的飞扬文采和雄辩的韬略。“橖棣遗风应该是阳新贾氏对先祖光荣事迹的光大情怀。
      “六一遗风则是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后裔在阳新的的居住场所的门庭匾额。这里的欧阳氏肯定会以六一居士为楷模,始终追寻着一个文章太守的梦想。
       “汾阳重新是阳新郭氏家族对大唐汾阳王郭子仪风范的继承。
       “南阳世第是成氏发脉于南阳郡的徽徵。
       “梅里风高记载着吴氏族人对 先祖仲雍梅里厚葬兄长太伯 的崇敬与怀念,也是一个民族对于高德之人永远纪念的民间风俗传承的一个源头写照。
       “理学高风是理学大儒二程的嫡传无疑。
       “东鲁世家是孔氏永远的骄傲,更是儒学的祖脉。
       “东鲁流芳作为孟氏的匾额,可见孔孟千百年来的儒学关系。当然孔孟曾颜的繁衍及子孙后代的排行,四海一体,更是史上绝无仅有。
       “黎光世泽“忠实生辉有着邱氏家庭特有的文化痕迹。
       “精博名家是阳新邢氏对北宋经学家邢昺讨论心性命理的《论语正义》的赞美。
       “表率百城铭刻着军事家乐毅的辉煌业绩。望重周魏亦是表明乐氏光辉的家族史。
       “树德流芳是伍氏为伍子胥深切的怀念。
       “醇儒世泽是董仲舒为儒学建立丰功伟绩的永恒纪念,更是董氏的荣耀。
      “南昌世族和“庆衍洪塘”是阳新涂氏对本氏不变的记忆。
       “忠孝流芳”“明开绿叶”在阳新则是江姓的匾额的铭文。
       “半部家风更是对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颂扬。阳新赵氏即有赵普后代。
       “兰陵世泽无疑是阳新肖氏的郡望符号。
       “江夏世泽亦是费氏对于郡望的一种回望。
       我罗列了阳新这些姓氏的牌匾,并不是阳新姓氏的全部。只是以我手头现有的一些资料作为说明,阳新有着许多的姓氏,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尽管我们不能一一去考证他们的姓氏的迁徙路线,但他们大多数是外来的,这是无疑的。只不过是早几百年,或是迟几百年罢了。故而,我们对于阳新方言的认识,要放得长远些,开阔些,是十分必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12: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
[b]第二部  阳新方言的“杂”与“美”
      回望阳新各姓氏族人的过去,无疑是对阳新方言形成的最早信息的搜索与筛选,然而,过多地去追踪溯源,或有不利于我们今日对于阳新方言本质的把握和对阳新方言纯美的认知。
      从上一篇阳新方言的“源”与“流”中,我们可以看出阳新方言是有着其特有的生态的。阳新方言是阳新各地各姓氏从其原迁出地所带来的语言习惯与现迁入地语言习惯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没有阳新地区各姓氏来自四面八方,就不会有阳新方言的多样性;同时还应该说没有阳新地区错综复杂的江河山脉地理环境,也不可能有阳新方言的多样化的基础。故阳新方言是外来姓族的语言习惯多样性与本地语音环境的多样化构成了阳新方言的多重复合的多姿多彩。
     阳新方言从总的分布板块来看,它与阳新的前身兴国州的基层单位行政区划是相关联的。从面上看,“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九里十三宕,宕宕不一样”。若从一个乡村单元来看,则阳新方言更为芜杂。以排市镇后山为例,后山地处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区,素有“东山西山山摞山,三十六塘各打单”,意思是说,后山山区,东西两头都是山叠着山,山的里面三十六个塘里居住的人,各自一体,塘与塘之间的乡音,是互不相同的。但我们对于阳新方言的考量,不能过于微观。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过去的乡(里)上,则会发现这个基本单元里,阳新方言在它们之间既区分着、又关联着。用现在的话说,龙港的口音与富水有区别,龙港与洋港也有区别;黄双口与韦源口有区别,黄双口与富池口也有区别;。。。。。。如果体现在古兴国州的乡(里)上,则是东乡里、兴教里、兴瑞里、仁义里、乐平里、崇庆里、修善里、朝阳里、下阳辛里、上阳辛里、慈口里、吉口里、宣教里、上延里、下延里、修净里、辛兴里、归化里、丰叶里、辛安里、怀仁里、永城里、乐岁里、崇仁里、长庆里、福庆里、永福里、安乐里、上丰里、中丰里、下丰里、丰义里、辛亭里、宝政里、永章里、善福里、外加尊贤坊、宣化坊,计有三十六里二坊三十八个单元。也就是说这个兴国州(县)的基本构架,完全支撑着阳新整个方言坂块——从某种意义上讲,兴国州的方言分为三十八个,是较为合理的。毫无疑义,这些已经进入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名称已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甚或让人有着晕头转向的感觉。
     当然,我们其实也可以简单地以富河为中轴线,将父子山山脉之南、北,后山山脉之南、北,来简易地划分阳新方言为四个语音区,不难发现阳新方言由北向南是一个北方方言向赣方言逐渐过渡地带;也是一个语言风格从粗犷到委婉的渐变过渡状态。说简单一点,太子,大王的语音显得蛮实。这里的人互相交流,说话嗓门大。就是平时说话,也往往喜欢在最后一个音节上放慢,拖长。陶港、浮屠则稍次之。再过富河到排市、木港渐显委婉,说话最后一个音节显得急促。及到了龙港、洋港,语音犹如唱歌般婉转动听,最后一个音节急而转。以“回家去”这句话的表达为例,在太子、大王则表达“踹唉——”(音chuai)意思是“去回”;陶港和浮屠、兴国一带,则表过为“企——回”(音qi hui);意思也是表达“去回”。在木港则称之为“督气~”(音du qi);意思是“到屋去”——回家去。在龙港一带则是表达为“督屋气~”(音du wu qi );意思也是“到屋去”的表达。如果要表达一日三餐饭的话,太子、大王一带称早餐叫“过早——”,中餐叫“过中——”,晚餐叫“过夜——”。陶港、浮屠一带则分别叫“恰(呷)——早饭,恰(呷)——中时,恰(呷)——夜饭”;木港、龙港一带则又有一番表达;“恰(呷)清早~,恰(呷)中时~,恰(呷)下昼~”。富池、新建一带称吃午饭为“喝茶”,又是一个特例:一次一个富河南岸的干部到新建农村去蹲点工作,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当地人喊驻村干部“喝茶”,那干部坚持不去,称自己刚喝了茶(水)。结果等到农田里干活的人全部回家吃午饭之后,那名干部还在莫名其妙地等在田头地边的树荫下盼着有人带他去吃“派饭”。结果,他左等右等不见人影,硬是饿了一顿饭。
     阳新方言中对男、女小孩的昵称也往往各有特点。太子、大王一带喜欢在一个单名的后面缀上一个“子”字。如“狗子”“矮子”称呼着别人的小名。在排市一带则喜在男性儿童的乳名后缀上一个“子”字,在女性儿童的后面则缀上一个“啵”字。龙港一带又是不分男女在别人的乳名(单字)后面加上一个“特”字,表示亲昵,如女孩叫“芳”的就喊“芳特”、叫“红”的就喊“红特”、叫“兰”的就喊“兰特”;洋港对女孩后面带“啵”尾,对男孩则带“给”尾等。
      阳新生活着的人群中,成年人往往喜欢找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开玩笑:“舞习凡嗯冇?”意即是找媳妇(老婆)了没有?而对腼腆的小女孩也要开涮:“找假凡嗯冇?”被问的小女孩往往红着脸跑掉,大胆的还会骂上一句“不怕丑”,“丑煞人。”那意思是问人家小女孩,你找姐夫(男朋友)了吗?
     在阳新方言中,有一个少有的现象是对入声韵和儿化音的协调统一上。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中的“一、七、十”,阳新人无论是什么口音,都会读出入声韵的婉转来。有一个小段子最能说明:“买了一支笔,用了七块七角七,用时不出水,不用水果滴。”其中“笔、七、滴”都是入声韵。用阳新方言诵读,则是乡韵十足。
     阳新方言的儿化字更是一绝。阳新方言对事物当中小的东西,喜欢用一种儿化音韵来区别于同一事物的大的东西。如称呼大牛则叫牛,小的则叫“牛儿嗯——这三个字相切的一个特殊音。在现代汉语中,因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字,故用汉字表达切音的方式表示。后同。”(音宁嗯~);大鱼叫鱼,小鱼叫“鱼儿嗯”(音云嗯~);大鸡叫鸡,小鸡叫“鸡儿嗯”(音简嗯~);大猪叫猪,小猪叫“猪儿嗯”(音卷嗯~);大狗叫狗,小狗叫“狗儿嗯”。除了动物类之外,对用具也是这样儿化。如大盆叫盆,小盆叫“盆儿嗯”(音盘嗯~);大锅叫锅,小锅叫“锅儿嗯”(音根嗯~);大窗户叫格子,小窗叫“格子儿嗯”;大桶叫桶,小桶叫“桶儿嗯”(音藤嗯~);大簸箕叫簸箕,小簸箕叫“簸箕儿嗯”;大提篮叫提篮,小提篮叫“提篮儿嗯”;大毛巾叫服子,小毛巾叫“服儿嗯”;大缸叫缸,小缸叫“缸儿嗯”……在读儿化音的时候,要特意将后面的儿化读快一点,且还要上扬,婉转,使所有的儿化音在同一个调上。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非常悦耳。若是外地朋友初次听到这样的段子,还以为是别人在说相声。
     诚然,阳新方言的美在于声韵,在于质朴,在于古雅。只要我们细心地去关注她,研究她,这个清水出芙蓉的俏美人,定会以其清纯的容姿出现在世人面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12: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
第三部  阳新方言的“变”与“化”
       不知道所有的地方方言都是否有其一定的稳定性,但阳新方言除却了它的稳定性之外,依然有着其时代性与变异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着其发生到昌盛、再到消亡的过程的。那么阳新方言也是摆脱不了这种命运罢。所不同的是阳新方言作为一个活态的语言形式;它是以其老的方言元素在慢慢消亡,而同时又有新的方言元素在渐渐增加的方式实现更新。故而阳新方言是在阳新人的生生不息中变异着,传承着,发展着。
      老实说来,我们现代人谁也没有听到过古代人究竟是如何讲阳新方言的。只是设想着这样一辈接一辈地口口相传着,承袭着。在这个区域范围内,人人都是学习者,感染者;同时人人又是传播者,创新者。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者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阳新境内现有四个国营农场——军垦、荆头山、综合、半壁山。这四个农场除军垦农场明显带有军队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以外,其它三个农场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阳新属于黄冈专区管辖时筹建的。而且筹建农场时,黄冈专区考虑到阳新地广人稀,而黄冈下属的黄冈、新洲、罗田、浠水、广济等县份则人密地少,故从以上几个县里抽调劳力来阳新的几个农场进行围垦,(这四个农场都依着富河两岸,依靠人工将沿河两岸的涂滩围垦成农田。)几十年过去了,第一代农垦人虽然生活在阳新,但他们依然乡音未改。所不同的是,尽管四个农场以黄冈人为主,他们生产生活都在一个小天地里,极少与外人交流。但他们的下一代却在少年时期与当地群众的子女同校共学,渐渐地互为影响着——农场的小孩学习着当地的乡音;军垦和荆头山多学习排市话,综合农场学习兴国城关话,半壁山农场则学习富池话;而与四个农场有隶属关系的一些当地村组农民的小孩子,同样受到农场话(黄冈话为主)的影响。如今,在阳新有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除阳新方言以外,阳新“农场话”颇有规模。当然,农场人的第二代,第三代人当中已具“双语”能力,这些人当中,遇有农场黄冈人,则以黄冈语言交谈;遇有阳新原居民,则用阳新方言交流。
       以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地方的方言随着外来人口的迁入,总会给本地的语言注入新元素,从而也带来一定的变化。今日如此,我们同样道理可以推断出600年前,江西填湖广时亦是如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人口的第二代,第三代及其以后的人群随着生产、婚姻、生活的相互交融,则又会被当地的语言习惯所同化。
      然而当代社会,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阳新方言发生变化的主要诱因。那就是随着普通话的学习与普及,新一代的阳新人逐渐变化着语境,使原本地地道道的阳新方言生态发生着改变。绝大多数入学入托的小朋友除接受着少有的乡间方言熏陶外,更多的更直接的教育就是普通话教育,同时辅以电视等文化传媒的影响,阳新方言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近年,更能颠覆阳新方言语境的景况接连发生,每年,十万农民工外出打工;许许多多的农民工进城定居;以及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建设,把原本不是同个村庄的人群撤并在一起。这些,除却他们各自村庄中的原始文化信息的直接丢失之外,他们的地方语言亦是毫无疑义地得到了改变。
       我们并不以为阳新方言是不可以变的。但我们以文化的视角去看待阳新方言的可贵之处,亦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采茶戏,其最原始的土壤就是阳新方言与阳新民歌。假如今后,阳新人不说阳新方言了;或者说,阳新人听不懂阳新方言,阳新人不喜欢阳新方言了,阳新采茶戏还有人去传唱吗?阳新的采茶戏有人去观看吗?阳新地方性的艺术瑰宝还有它的价值存在吗?阳新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个荣誉称号还能保持长久吗?
       时代要进步,社会要发展。谁也不可能拽住历史的火车向前行驶的势头。我们唯一能够选择的是,循着社会发展的文明方向,继承传统,扬长避短,做一个文化征途的智者。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阳新方言问题,还须依靠阳新方言的生态系统来解决。即我们必须营造阳新方言的生存环境,让阳新方言在一种美的形态中得以保存。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语言的改变是在其生活当中不知不觉中得以改变的;同样一群人的语言改变,也是在其生活当中渐渐变化着的。如果,我们没有相当的文化自觉,阳新方言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其宝贵的韵味,是非常有其可能的。故而,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用阳新地区流行且深受群众喜爱的阳新采茶戏和阳新方言民俗艺术,刻意保存着阳新方言之声韵柔美形态,是肯定有好处的。我也期待着不远的将来,阳新文化工作者,以多种文艺、文学形式,创作出阳新方言为语言形态的作品,为阳新方言的传承与保护贡献着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12: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是文体局洪登亮局长的最新研究,余认为很有深度,很有见地,故在此推荐大家分享。
发表于 2013-5-30 13: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
:yct071)文中对我老家太子话举得例子,那是相当的有特点。太子人讲话,声音确实有点大。初次听到的,以为是对方在发火。
发表于 2013-5-30 14: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
不错,每个地方的方言都有其历史渊源。
发表于 2013-6-5 17: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据我的不知是发现还是感觉,东源倪氏语言是传承河北山西一带的北方语言,是唐末宋初南迁过来的,因为有一回我去山西天镇,觉得当地人说话比较好懂,那一带有些方言口语字与东源倪家村的一样,家族文化记录也与东源倪一样有历史痕迹。比如《富贵图》。从东源倪的族谱分析,也可能是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6-23 20: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
倪家与王文的语言风格差不了多少。
发表于 2013-6-23 21: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
:yct011)
太长看不完,不过我教我的孩子学的老家话,阳新话,普通话..
她都会说...{:soso_e113:}
王治国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10-11 23: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2-20 14: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做沙发  
仙岛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3-6 21: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4-24 15:41 , Processed in 0.28290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