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03|回复: 0
收起左侧

[时政要闻] 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推动政协事业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2 14: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推动政协事业发展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协商民主,是指自由和平等的公民,通过公共协商进行决策的民主形式。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对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议政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从人民政协的性质、架构和职能看,做好新时期的人民政协工作,就是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全面推动政协事业发展。
  第一,夯实协商民主的法律基础。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很不明确,协商民主缺乏法律基础,协商活动没有法规来规范和保证,政治协商的过程、协商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针对这种情况,要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制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根据宪法精神制定《人民政协组织法》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法》等法律,打牢人民政协的法律基础,实现有法可依,依法协商。
  第二,突出委员在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要遵循我国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的要求,以换届为契机,按照具有代表性,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建设智囊团的要求,加强委员队伍和界别建设,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要进一步发挥好政协委员在行业事业建设中的标杆作用,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影响作用,在各界群众中的凝聚作用,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主体作用,把人民政协建成委员之家。
  第三,寓协商民主建设于政协职能履行开拓之中。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涵盖面广,民主味浓,政治性强,把协商民主贯穿于履行政协职能之中,应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完善协商民主,发展政协事业的现实选择。要深化协商,使人民政协成为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平台。一是要深化协商内容。凡属协商的内容一定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凡属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一定要通过民主协商。二是要深化协商中的民主。一方面要扩大参与民主协商的主体,另一方面是要营造协商过程中的民主氛围,深入研究问题,多方讨论利弊,发挥好民主在协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要深化协商的效果。保证协商效果贵在抓好两条:一是选择协商的专题要敢于实事求是,直面问题,提出不同意见、见解和看法,供决策者科学决策;另一条是对已协商并形成决策的议题,组织视察、督办,确保落实,见到效果,取信于民,立威于众。要强化监督,使人民政协成为政治监督的关键平台。要围绕关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活动,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开创性的监督意见建议,力求监督一件,推动一方;要选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开展经常性的民主监督活动,提出有政策性、普惠性、代表性的监督意见建议,力求监督一事,惠及一方;针对被监督单位自身建设方面的问题开展监督活动,促进职能部门改进作风,解决带倾向性、苗头性、蔓延性的问题,力求监督一处,教育一方。要优化参政,使人民政协成为凝聚各方力量的宽阔平台。优化参政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着力优化参政主体,大力提高政协委员的素质,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增强使命感,提高参政质量;另一方面要着力优化参政环境,赋予委员参政权利,确立委员参政地位,完善参政机制,丰富参政形式,保证参政效果。
  第四,发挥专委会在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政协专门委员会是常务委员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的工作机构,在政协工作中起着基础、纽带、桥梁、主导作用。要强化“主体”意识,真诚关心委员,真正依靠委员,真心服务委员,千方百计调动委员参与政协工作的积极性;要强化“专业”意识,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千方百计提高建言献策的睿智性;强化“对口”意识,争取政党部门支持,网罗专家学者,广结社会贤达,千方百计增强协商合作的广泛性;要强化“界别”意识,充当桥梁纽带,主动参与作为,提出优质提案,千方百计提高委员活动的针对性;要强化“责任”意识,关注大局全局,突出重点难点,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质量效能,千方百计增强工作的创造性。
  第五,切实加强协商民主的程序化制度化建设。要坚持协商在决策之前的原则,切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对事关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决策前都要进行充分的政治协商,做到“先协商后决策,先协商后决定,先协商后通过,先协商后执行”。要加强程序化建设,协商议题的提出和确定、协商活动的安排、协商过程中的情况通报和听取意见、整理并报送协商成果、研究处理和情况反馈等程序等都要严格规范,照章执行。要推进制度化建设,在健全政协内部运行制度的同时,着重抓好外部工作制度建设。如党委定期听取和研究政协工作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制度、提案督办检查评比表彰制度等,用制度保证协商民主的实际效果。 (肖唐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6-3 08:11 , Processed in 1.01933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