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猪 发表于 2007-6-6 18:52:15

第二届亚洲新闻摄影金奖作品

2007年5月31日,由亚洲新闻联盟和中国日报社发起并主办的第2届“动感亚洲”新闻摄影比赛,经过11位评委的严格公开评选后,于北京时间18点在北京揭晓。

  ■突发性新闻类金奖作品-暴动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62F21DT20070531191339.JPG
 暴动

  2006年10月28日,孟加拉首都达卡,伊斯兰组织的活跃分子穆贾希德在达卡BaitulMukarram的一个政治难民营附近被一群敌对分子用船桨殴打身亡。

■非突发新闻类金奖作品-斯里兰卡集体葬礼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64F21DT20070531191437.jpg
斯里兰卡集体葬礼

  2006年6月16日,斯里兰卡Kabithigollewa村,村民为爆炸中丧生的64位平民举行集体葬礼。马尼什-斯瓦拉普/印度

■新闻人物类金奖作品-被毁容的妇女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68F21DT20070531191550.jpg
被毁容的妇女

  2006年12月10日,孟加拉Manikgonj,一个被酸液毁容的女子在玫瑰花前留影。孟加拉的各种被袭击者中,有47%是妇女,儿童和男性的比例各为27%和26%。
 ■自然环保类金奖作品-藏羚羊穿越青藏铁路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70F21DT20070531191713.jpg
藏羚羊穿越青藏铁路

  2006年5月,中国西藏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五道梁109国道2998公里处,近500头临产的雌藏羚羊正通过青藏铁路,准备迁徙到可可西里腹地待产。7月1日,青藏铁路将正式开通,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为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衍,青藏铁路沿线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让藏羚羊自由迁徙。中国广州/南方日报/郎树臣
■经济科技新闻金奖-清洗东方明珠的蜘蛛人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73F21DT20070531192135.jpg
“蜘蛛人”悬挂在东方明珠球体上显得那么渺小。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74F21DT20070531192143.jpg
“蜘蛛人”每天都站在城市最高点,却是无意收藏城市美景。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75F21DT20070531192151.jpg
 来自农村的青年在工作之余就是下棋打牌。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76F21DT20070531192158.jpg
 飞舞在半空中的蜘蛛人。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77F21DT20070531192208.jpg
 在空中悬挂的绳索都是“生命绳”。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79F21DT20070531192216.jpg
蜘蛛人清洗着东方明珠的立柱。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80F21DT20070531192225.jpg
下半球体是最难清洗的部位。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81F21DT20070531192233.jpg
蜘蛛人每天在城市高空中忙碌着。
靠一根根绳索悬在城市的半空中,身边挂着清洗桶和一把刮水杆,屁股上垫着长条型的木板,摆荡在城市高楼的窗外,每天从城市的半空中徐徐降下,脚下的尽头是蚂蚁般奔行与蠕动着的人和车。他们就是被人们称为城市“蜘蛛人”,在中国上海城市标志性的景观――东方明珠电视塔里,有着来自乡村青年人组成的“蜘蛛人”。他们无数次靠一根绳索、水管和刷子洗刷着烟尘尾气和风雨包围下的一座座城市“图腾柱”。

  这份看似浪漫的工作毫不浪漫。登高完全是为了生活,为了生计。属于高危行业,每次登高悬空作业前,都会无语地寄托在那根拇指粗细,只会给自己一次生存机会的“生命绳”,哪怕一个再细小的问题都事关生命。

  他们时常悬挂在钢化玻璃外与那些站在球体里欣赏美景的游客们对视着,在无形之中他们也成为城市景观中的流动的景点。

  “蜘蛛人”来自乡村却为一座座商业文明的图腾柱洗刷时光与欲望留下的污垢。与太多天天清除着这座城市排泄物的清洁服务业劳动者一样,是他们共同修复着每个人关于城市的视觉梦想。其实,他们的理想最简单:糊口安身、寄钱回家。

  ■日常生活类金奖作品-没有票的乘客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91F21DT20070531192705.JPG
住在火车站的孩子能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往返于城镇之间,同时,还能免费寻求刺激。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92F21DT20070531192715.JPG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工人们在回家的路上。由于火车无法容纳所有人,多出来的人不得不坐在车顶上。不过,一些乘客宁愿坐在车顶上,因为坐在那里不用付车钱。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93F21DT20070531192723.JPG
 进城的火车正在奔向约200公里以外的Mymensing,它的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小时。然而,对于这些免费的搭车者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他们直到下车的时候都可以安稳的呆在车顶。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94F21DT20070531192730.JPG
两名男孩在去城镇达卡上班的路上。他们坐在车厢的连接处,只是为了省去5塔卡的车费(1美元=72塔卡)。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95F21DT20070531192737.JPG
“没问题,看我在行进的火车顶上给你摆个抽烟的姿势”,18岁的Helaluddin说。Helaluddin从他工作的塑料厂下班后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回家。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296F21DT20070531192745.JPG

频繁在火车车顶乘车的旅客已经练就了一身本领,他们甚至可以在旅行中熟睡在车顶。

  没有票的乘客。
■文化艺术类金奖作品-黑暗中的舞者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301F21DT20070531193209.jpg
2006年3月21日,北京残疾人活动中心,两位盲人在跳舞。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304F21DT20070531193234.jpg
2006年9月26日,北京残疾人活动中心,两位盲人陶醉在舞曲当中。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309F21DT20070531193314.jpg
2006年9月28日,北京残疾人活动中心,舞蹈老师必须手把手给每个盲人纠正舞姿。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310F21DT20070531193323.jpg
2006年9月26日,北京残疾人活动中心,两位盲人在舞池中起舞。
■体育新闻金奖作品-动感胡同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315F21DT20070531193617.jpg
2005年冰窖厂胡同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316F21DT20070531193626.jpg
2006年草厂头条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319F21DT20070531193647.jpg
2001年草厂七条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5-31/U1043P1T1D13123322F21DT20070531193709.jpg
2004年草厂四条
北京大约有3200多条胡同,这些古旧的胡同大多只有百余米长,短的不过10多米,最窄的地方还不足1米。

  虽然条件有限,但这并不影响住在这里的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每天清晨或是傍晚,胡同里的男女老少就会找一块宽敞点儿的地方,进行体育锻炼。

  2008年,北京将承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极大提升了住在北京胡同里的居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

  北京正加快进行城市建设。许多破旧的胡同正以每年几百条的速度消失,然而,生活在这些胡同里的居对体育的兴趣却越来越浓。

  体育给居住在陋巷里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满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届亚洲新闻摄影金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