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新阳网 发表于 2023-5-10 13:57:55

阳新治理水产养殖尾水1.6万亩


“这里养殖用水主要靠自然降水及鱼塘尾水重复利用,已经造成鱼病多发和水质恶化。”5月9日上午,位于阳新县兴国镇宝塔湖的利会黄颡鱼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0亩养殖基地里,挖掘机正在池埂边作业,进行鱼池标准化改造和尾水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305/fabf4366c07b6f63b2b18fa998bba1ad.jpeg
“采取进排水分离,减少养殖用水交叉污染。”合作社理事长陈新文在施工现场和工人们一边忙着铺设进排水管道,一边兴致勃勃地介绍养殖尾水循环处理技术。过去,水产养殖过程中,残饵和粪便导致的污染水体,这类养殖尾水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磷及污损生物,使养殖水域环境恶化,导致养殖的鱼类、虾蟹类等暴发疾病甚至大面积死亡,导致养殖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305/80ae74e573657c0204a06e4d064a5500.jpeg
“让传统水产养殖迈向生态、环保、设施、智能养殖。”陈新文介绍,“项目后期还将利用基地排水沟渠作为生态净化区,在里面安装生态浮床、种植水生植物净化养殖尾水,减少养殖污染。”
https://img.cjyun.org/a/10104/202305/5d4bf7a99f3d6eb04082628b78e21f37.jpeg
据了解,阳新县水产养殖总面积居全省第五位,近年来,推行生态健康养殖,争取中央、省、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资金3100余万元,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成功创建尾水治理示范基地23处,采用了“三池两坝”、人工湿地、物理过滤、微生物降解、水生植物吸收利用、鲢鳙鱼滤食等,尾水经过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生物净化池等多道环节处理,实现达标排放。阳新县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形式完成尾水治理面积15800亩。其中,今年投入中央补助资金675万元,计划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面积4500亩,主体工程在6月底完成。治理后, 能让传统水产养殖迈向生态、环保、设施、智能养殖,2022年,阳新全县水产品总产量突破14.65万吨,增幅3.54%,产值42亿元。
“将池塘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建设美丽渔场乡村风景线。”阳新县水产服务中心负责人、高级农艺师柯青霞说。
(来源:云上阳新 通讯员 张丕兴 赵丽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阳新治理水产养殖尾水1.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