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阳新论坛 返回首页

天老的个人空间 https://bbs.435200.com/?2045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长沟流月去无声

已有 765 次阅读2011-7-27 16:10 |个人分类:传记| 江西九江, 长沟流月, 男人, 父亲, 兴国

柯家梗(1602——1647年),痒名仕祯,字抱冲,生于瑞昌肇陈紫溪畈,1621年在父亲柯启宾的带领下,全家移居兴国州兴教里买草堰。明末义军首领,自幼习文练武,1645年在兴国,武宁,瑞昌等地招募勇士与清廷对抗,1647年就义于九江。

一.浔阳泣血

碧天,寒风,枯树,荒草。

清晨,浔阳(今江西九江)江边几十辆马车、数人群正逶迤而行。马车两旁还悬挂着血淋淋的男人头颅,车辙下鲜血不断。兵耀武扬威,大声喊着粗话,或鞭打衣冠褴褛的人群。在马蹄扬起的灰尘中,人群中的呜咽声、嚎啕声、惊叫声不绝于耳。       

时间定格在1647年古历正月初八,这是清军占领九江以后突击斩杀当地反抗者的一次大行动,也是柯永盛当湖广总督以来的首次向反抗者示威。今天中午在江边刑场就要对抗清英雄柯抱冲行刑了,为了保证行刑的安全,柯永盛这才举行了这么大的一场威慑民众的大活动。

傍晚,半轮冷月升起,看热闹的人群开始歇息。一个素雅的年女子出现在浔阳刑场的月光下,打量着眼前这个曾经经过却无缘留下的繁华城市,感慨万千,眼泪无声地自面滑落。
   “咸阳鼙鼓动地来,惊破玉衣霓裳曲”,历史为何总是在重演?
    她望着月中嫦娥,跪拜几下,哭泣曰:“山河破碎,人如飘絮!我该何去何从?嫦娥仙子,能让我跟你一起去吗?”

寒冬的风是这么冷,冷月照耀下的血是这么黑,中年女子和她的儿子,抚摸着刑场一具身首异处的头颅,悲痛欲绝。年轻的儿子见母亲哭的死去活来,悲愤之中举起手,在刑场墙壁上了一首《五绝》:

堂堂孔门士,卓卓大明臣。宁做断头鬼,羞为下发人。”

 一片乌云飘来,掩住了月亮,天地黯然无光。
    西风卷起了树叶,小白杨在凄凉、伶仃地颤抖。
    这是淸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发生的事,这个普通女子是兴国州抗清首领柯抱冲亡妻黄氏。这首题于浔阳刑场的《刑场口占五绝》,因其真挚的哀伤、悲痛之情,唱出了亡国士人的心声,引起大家共鸣,很快浔阳城

.迁居兴国

    柯抱冲万历壬寅年12171602)诞生在瑞昌县肇陈紫溪畈。这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小乡旁不远处有丘壑林泉之胜的山。他的先辈传说当年陈友谅大战朱元璋时陈友谅的旧部明朝建立后,他们基本隐姓埋名,没有当过官,所以柯抱冲一再说自己是出身茅屋。但因为柯抱冲祖辈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在乡间略有名望,被称为君子长者。这对柯抱冲的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柯抱冲出生在明万历30年,这个时代的明帝国已经是落日的辉煌,张居正担任首辅时积蓄的国力已经被万历折腾的差不多了。朝廷昏庸,官场腐败,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加之北方的后金政权虎视眈眈,明王朝有随时颠覆的危险。柯抱冲的父亲柯启宾个读书人,一生不曾做官。他嗜书如命,只要书本在手,就废寝忘食,经常一盏孤灯,通宵苦读。天色微明,又站在屋檐下细认蝇头小字。他的学问十分渊博,对经史百家无不精研,甚至天文、地理、医药、占卜之书也广泛涉猎。他还有买书的嗜好,有时没有钱,即使把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把书买下。启宾对劳苦的乡里充满了同情,有读书补世的志向

兴国州与瑞昌县是相邻的两个地方政权,当时一个属湖北,一个属江西,虽然省份不同,但位置相近,都属于边远偏僻地区。由于明王朝内忧外患,体制内鞭长莫及,这些贫穷的,边远的,山多的,交通不便的地方,时常发生匪患。特别是兴国州这一带,为了面对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乡民为了自保,有的地方自发的兴起了一股习武的风尚。当时出名的有兴国州兴教里的麦草堰,这里山多林密,人口不多,是一个练武的好场所。

柯抱冲有三个弟弟,大弟家楠、二弟家梓、三弟家柟父亲柯启宾十分重视柯抱冲兄弟的教育,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他曾聘请乡中名儒教导他们,后来家道中落,启宾就亲自授课。他不但要求儿子们背诵课文,还经常提出问题,促使他们思考,启迪智慧。父子常一起议论历代史事、国家大局、社会风尚、士林状况,嗟叹世道人心,痛斥官场腐败。柯抱冲就在读书和议事的过程中培养了优良的道德品格和丰厚的学问。

泰昌元年庚申(1620年),柯抱冲的大儿子祥起出生,这一年紫溪畈遭遇匪患。柯启宾痛恨朝廷不作为的同时,也对今后自己这个家族的未来进行了反思。在动乱的社会里讨生活,光靠读书还是过于迂腐,书读的再多也没有别人的拳头硬。柯抱冲作为家中长子也经常与柯启宾谈论是读书补世还是练武救国,这时柯抱冲提出一个建议,兴国的麦草堰柯家与我们瑞昌紫溪畈柯家是同祖共宗,都是日新公芳公支下,他们那里风气尚武,且有不少武教头在教导乡民练武保家,我们何不投奔那里!柯启宾一想,对呀,有这么安全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不去?

柯氏族谱记载,天启元年辛丑1621年,柯启宾带领全家迁移兴国州兴教里麦草堰。柯抱冲生有三子,长子柯祥起一直落户在了这里,柯祥起还葬在麦草堰的兰界山,柯祥起的女儿元姐嫁与兴国排市李明雅,次子祥贡和三子祥宝,1648年迁居江西赣州大西门外。柯抱冲的二弟家楠没有后代,三弟家梓在柯抱冲遇难后回原籍,四弟家柟同柯抱冲长子一起落业麦草堰,子孙后代都在此繁衍。

当我们来到枫林镇麦草堰寻找柯抱冲的遗迹时,乡民们对柯抱冲的事迹如数家珍,他们指出,今天这块新做的楼房就是昔日的演武厅,那里是当年柯抱冲的官厅。他们拿出过去的族谱,翻到柯抱冲的支系时说,这是柯抱冲的父亲,这是柯抱冲的儿子孙子,他们死后埋在那里等等。时光虽然过去了将近400来年,在柯氏族人的心中,柯抱冲仿佛一直活在他们心中。

中国第六图书馆,湖北人物志》对柯抱冲是这样记载的:柯抱冲(16021647名士祯,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兴国州(今湖北阳新)人。清初起兵抗清,曾占兴国城,一度克江夏(今武昌),聚众十多万人。后以兴国山岭和穴洞为根据地,凭险据守,出没无常,对清军杀伤颇大。后因叛徒引导清军偷袭根据地,被俘牺牲。

    明史《何腾蛟传》记载:“顺治四年正月,湖广总督柯永盛奏:兴国州......有柯抱冲者,与何腾蛟结连,自立为王,以其党陈珩玉为帅,攻陷兴国州,杀武昌同知张梦熊。柯永盛同按臣吴赞遣将征剿,八战皆败之,焚其巢,擒抱冲、珩玉,皆斩之。

清史稿《世祖本纪》记载:四年春正月戊申,辅国公巩阿岱、内大臣吴拜等征宣府。壬子,命副都统董阿赖率师驻防杭州。兴国州贼柯抱冲结故明总督何腾蛟攻陷兴国。总兵官柯永盛遣将擒抱冲及其党陈珩玉斩之

认定柯抱冲是兴国州人的历史记载还有《南明史》,《满洲史》,阳新县志,柯氏族谱等。而柯抱冲出生于瑞昌除了柯氏家谱以外没有历史记载。

三.官场过客

柯抱冲在童年时,就很仰慕英雄人物,尤爱读忠臣传。一生中最佩服的人就是文天祥,陆游,辛疾弃。一次他来的江西吉安瞻仰先贤遗像,看到文天祥,欧阳修,胡铨的遗像肃穆地陈列其中,令他十分钦佩和敬慕。这些忠烈之士都是出生于乡土的人,他们能做到的,柯抱冲觉得自己也应该能做到。

崇祯七年(1634年),柯抱冲到湖广参加乡试。快到考试之日,不巧柯抱冲患病,但仍勉强带着病躯,赶到考场。进门时一阵晕眩险些跌倒幸有同学扶持才勉强找到位置。坐定后出了一身大汗,身体稍微有些好转,头脑也慢慢清醒了。看到题目,略加思考,草稿也没打,匆匆交卷发榜之日,柯抱冲只中个副榜。

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取士,除正榜外另取若干名,列为副榜。这个制度始于元至正八年,明永乐中会试有副榜,给下第的举人以做官的机会。嘉靖后只有乡试有副榜,各省分有名额,名在副榜者准做贡生,称为副贡。

柯抱冲中副榜以后,1635年朝廷授予承事郎。承事郎,文散官名。宋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三阶,正八品,相当于唐的征事郎。明升为正七品初授之阶。

这个文官进阶制度对柯抱冲来说是个好事,柯抱冲因此就具有了做官的资格。

有做官的资格和有不有官做是两码事。封建王朝的官场都有一个候补制度,这就是首先确定一个人的做官资格,官场的大门只对这些人开放。有了这个资格还不一定有官做,还要等官场出现空缺才能补空。有的人机会很好,有了资格后,官场很快出现空缺,马上就补上了。有的人机会不好,官场好久没有空缺,一旦有了空缺,又被别人补上了,终老一生都没有当上官的也不少。

柯抱冲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朝内忧外患的特别时期,崇祯皇帝应该说不是一个昏君,他比他的哥哥,父亲,爷爷们强多了。可偏偏是这样的一个皇帝在执政期间,天下大旱,遍地受灾,他想赈灾,但朝廷拿不出银子,结果导致全国遍地农民造反。光只农民造反还好解决,可偏偏国家的军队精英要用来对付后金政权的侵略,这样一来,国家的财力,兵员就非常空虚,在体制上的表现往往就是效率低下。

柯抱冲在这样混乱的年代里还是补到了一个空缺。

    1643年,柯抱冲被朝廷任命为广济(今武穴市)县令。这一年离满清进入中原在北京建国只有一年时间,此时也是明王朝最为艰难的时刻。19435月1日——张献忠陷汉阳,武昌大震。时武昌城中空虚。30日张献忠攻陷武昌及旁近属邑后,乃于武昌立国。设五府六部,铸西王之宝。改武昌曰天授府,江夏曰上江县。不光是这些大的造反者占领湖广,湖北江西还有小股的地方农民起义,江西武宁的华红毛,湖北通山的郑大发等都形成一定的势力。这些小股的农民起义以杀县官,打集镇为目标,一时搞得地方官场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柯抱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是否出任广济县官在家族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大风险我们根本无力去承担,也没有必要去当这个随时有生命危险的官。

可柯抱冲不这样看,他认为只要地方官一心爱民,积极引导乡民,教化乡民,为乡民排忧解难,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良的。只有改变现状,与民生息,使老百姓有一个基本温饱的安居环境,老百姓才会安居乐业,社会才会稳定祥和,柯抱冲抱着这样的心理还是上任了。从兴国到广济要过江,除此一路别无它途。当柯抱冲赶到富池准备过江时,正值起义军与官军在半壁山大战,封锁了江面,柯抱冲在此一连等了几天,眼看没有过江的可能,只好带着远大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痛苦地回家。失去机会的柯抱冲也就只能成为一个明朝末代的官场过客,成为族谱中记载的一个没有上任的县官。

.起兵反抗      
    顺治元年(公元1644),319明思宗崇祯在煤山自缢而死,515安宗弘光朱由崧继位。满清的形势也在改变,顺治帝福临在宫廷的血腥争斗中胜出,改国号为“”,并在元月里,发动20万精兵,由多尔衮带队水路并进,决意灭。国势危急,全国一片混乱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糊涂的南明因为痛恨“闯贼”,竟然作出了一个“借掳平寇”的大决策。这个决策的战略要点就是,希望借助满清的势力来消灭李自成的大顺军。

就是因为南明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清军南下势如破竹。

    不是中国的老百姓不爱国,而是,这个国家不属于老百姓,老百姓和国家都属于封建专制统治者的私人财产,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坐在一边,看谁打赢了,然后跟着谁当奴隶。 
  封建社会的时候,皇帝就是国家,国家就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打赢了打输了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最多换一个统治者而已。  
  老百姓反抗,也是因为自己的亲人被杀了,女人被强暴了,重大习惯被改变了,个人的尊严被损害了。否则的话,他们不会为过气了的统治者卖命的。所以我们看到,当年满清入关的时候,人数很少,多尔衮就是抱着趁火打劫的心思来中原的,却没想到,中原的老百姓压根就不怎么反抗,即使反抗的也是因为清兵烧杀掠夺,各自为战。就是这些少数的反抗者,也并没有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更谈不上为了国家兴亡而战,如果真为了国家而战,比满族人多出几十倍的汉族人会如此不堪一击。

1645425曰,扬州失守,史可法殉难。528曰,在尾随而来的满洲重兵压迫下,南明芜湖守将正是拥立福王朱由菘有功的江北四镇之一——黄得功部将田雄,马得功策谋降清。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黄得功被暗箭射中,随即自刎而死。朱由崧则被田雄活捉,献给清军邀功。

16456月,清军攻破南京,闰六月,南安伯郑芝龙等人拥立朱聿键于福州称帝,年号隆武,故史称隆武帝。

16455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阵亡后,随后兴国被清军占领。

1645615日清军攻下南京、苏杭后,清廷认为大局已定,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

清朝满族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的原因:一般认为,满族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

在清朝文献里,归降叫做剃发归降,投降的百姓叫剃发降我之民。攻下城池而官民没有剃发,就不算真的降服。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满清这种摧残汉族心灵的残暴政策,遭到了汉族人的反对。刘宗周是明末清初比较著名的人物之一,这主要是刘宗同为人正直,而且学问也好。
  崇祯末年,南方的东林党人把二周(刘宗周和黄道周)当作精神领袖。
  当满清政府的剃头令下达到南方,刘宗周就开始绝食,他的一个学生劝他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死而有益于天下,死之可也;死而无益于天下,奈何以有用之身轻弃之),老师你这样死不值。”刘宗周回答说:“我都六十八岁了,也活不了几天了,把我当柴烧,人们都嫌不起火,我那还有力气去抗清,不如死了算了,这样还能给人们树立个榜样,也算死得其所。”

柯抱冲也是坚决反对剃发令的,他为此作诗一首:

“烽火满城阴,横戈立汉滨。断头宁做鬼,刈发耻为人。”

    16458月, 南明隆武帝任命何腾蛟为湖广等七省军务总督改变过去“借掳平寇”的错误决策,面对天下众多反对“剃发易服”的怒潮,联合大顺军残部,顺应时势号召天下迅速举兵,“勤王”救国。
    兴国闲居的柯抱冲看到告示,悲怅涕泣,散尽家资招兵买马,聚集了万义军抗击清军廷得知,任他为“湖广提刑安抚使”一职,并派湖广总督何腾蛟与其联络面对国家乱象,好友劝告道:“朝的20万精兵强将,兵分三道,汹涌南下,势如破竹,攻城掠地,国家已经在所难保。而你仅以区区万人的乌合之众,抵抗敌军,螳螂当车,岂不是驱使小羊来搏斗猛虎吗?”
    柯抱冲盯着好友,神色很冷淡,很平静,道:“我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大明建国近三百年,就是从异族手中夺回来的,现在国家面临亡国灭种,一旦急,我们都是亡国奴。现在国家有难,征天下兵,竟无一人一骑进行抵抗,纷纷投降,岂不可恨?我不自量力,愿意身先士卒、以身殉之,希望可以激励天下忠臣义士来保家卫国。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大家齐心协力,社稷犹可保也。”

.鄂东奏捷

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阵亡后,数十万大顺军一时群龙无首,在混乱中大顺军辗转来到湖南。在领袖新丧,又失去根据地的情况下他们主动要求招抚,与南明联合抗清。经双方协商,何腾蛟在湖南行辕与大顺军达成了合营的协议。当时大顺军尚有二十余万人,只要团结一心正是收复河山的大好时机,然而何腾蛟对这些昔日的流寇并不放心。他利用大顺军内部的矛盾大搞分化瓦解,把昔日不得志的郝摇旗,王进才部收为己用。对其余部众则采取既不安排驻地,也不供应粮饷的做法予以排挤限制。这部分大顺军在湖南站不住脚,又于当年八月北上湖北,在鄂西与大顺军李锦,高一功部合营,从此号称忠贞营,受南明湖广巡抚堵胤锡的节制,开辟了鄂西抗清的新局面。何腾蛟则自感眼底清静,内顾无忧,从此可放心做他恢复湖北的大事业了。
  1645年底,正是隆武帝提出东西会合共击清军的大战略之时。要完成此战略,督师湖广的何腾蛟就必须首先收复湖北,同时派兵入江西接应隆武帝。隆武对何有知遇之恩,照理说何腾蛟自该竭忠尽智以报。然而何督师却另有打算。他担心的是隆武帝一旦经江西来到湖南,自己言莫予违的局面势必被打破。借口对亲信说:上若幸楚,则虏当聚力攻楚,恐未易支也。囿于隆武的一再催促,何腾蛟又大耍手段,他一面派郝永忠(郝摇旗)等部大张旗鼓前去迎驾,一面又再三嘱咐不可假戏真做。这支部队好整以暇的在路上走了四五个月,直到隆武帝被俘身死,仍然不见踪影。平心而论,何腾蛟并非故意陷隆武于死地,他只是出于一己私心,又未认清当时隆武朝廷的危急形势,仅想当然的认为只要自己挥师北上,湖北江浙必下无疑。隆武之困也将自解。然而人谋不臧,弄到一败涂地,对此残局,何督师内心恐怕不能无愧。

何腾蛟,贵州黎平府人,字云从,亦字祥升,出身书香世。史书对何腾蛟的评价是“此人有气节,无气量,有文采,无帅才”。

当然这些情况柯抱冲并不清楚,但柯抱冲还是充分利用了大顺军与南明联合这一有利形势。

   清史稿世祖本纪记载:“顺治三年正月,兴国州有柯抱冲者,与何腾蛟结连,自立为王,以其党陈珩玉为帅,攻陷兴国州,杀武昌同知张梦熊。”《中国历代战争年表记载》:“16461月柯抱冲率义军破兴国州,克江夏城,杀武昌同知张梦熊。一时军威大振,所部增至10余万人。后在兴国州、瑞昌县边境建立刘丰寨、刘姑寨、绵羊寨、铁岭寨、五梅寨、失马寨、冲天峰寨、卜峰尖寨、得胜寨、上畈寨、龙王尖寨、桃花尖寨、鼓盆尖寨等据点,扼险驻守,袭扰清军。又与上巢湖义军首领黄金誉联手,在半壁山附近,伺机袭击清军。

    对于柯抱冲义军兵力的记载我持怀疑的态度,虽然中国历代战争年表和阳新县志都是这么记载,我想肯定有夸大的成分。如果柯抱冲有这么多的兵力,当时的影响力肯定不止这么大,成果也肯定非常突出,历史的记载也不会就这么了了几笔。我保守的估计有一两万人就很了不起了。

六.敌后抗清

16463月,面对日益紧张的局势,清廷加紧了鄂东的防务,增派了兵力,发誓要为武昌同知张梦熊报仇雪恨。

这时坐镇湖南指挥抗清大业的何腾蛟,不但没有意思到鄂东形势的严峻,帮助鄂东解围,反而上演了一曲亲者痛仇者快的大戏。

16464湖广巡抚堵胤锡,同马进忠合兵由湘西出发,重新收复常德。原来一度降清的明将陈友龙也在靖州反正。一时靖州,武冈,宝庆皆为陈友龙攻克,兵锋所向,锐不可当。负全面领导之责的督师何腾蛟也挥师北上。攻克全州,湘南清军纷纷退入永州固守,何腾蛟亲自指挥的部队顿兵城下,久攻不克,眼见陈友龙与堵胤锡的军队即将会师,乘胜合攻长沙,长沙若下,恢复湖南的头功便将归堵胤锡所有,这是何腾蛟不愿看到的。再加上风头正健的陈友龙曾在孔有德命令下攻入贵州,将何腾蛟的家人尽数俘虏,此仇不可谓不深。一时公仇私恨一齐涌上何督师心头,竟然暗中指示自己的心腹将领郝永忠由后路偷袭陈友龙,友龙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后防竟会被友军抄袭,猝不及防之下全军大溃,一气退回广西,从此一蹶不振。                    

何腾蛟亲手安排出这样一场同室操戈的好戏后,欣欣然自以为得计,于是好整以暇的指挥军队攻下永州,进占宝庆。同时连番飞章告捷,自称功勋卓著,克服长沙必然指日可待。没想到虎踞湘西的堵胤锡不能体察何督师之苦心,竟然又亲赴夔东力请忠贞营李过率部南下助攻长沙,李过慨然应允,发大兵经常德南下,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对长沙形成合围之势,长沙城虽城高池深,然而守城清军只有三千多人,在李过亲自督兵昼夜猛攻之下伤亡惨重,守将徐勇在城头督战时也被李过一箭射倒,重伤不醒。眼看长沙旦夕将破,堵胤锡也颇为得意地说:长沙自督辅(何腾蛟)失之,我为复之,不亦善乎。何腾蛟听到此话后妒火中烧,竟然不顾大局,利用督师的身份强行下令,以援助金声桓为借口将即将攻破长沙的李过调赴江西。这一举措,对困守围城的清军来说,无疑是救命的甘霖,而对南明来说,好不容易获得的局部优势再次如儿戏一般断送了。

面对清军的重兵合围,柯抱冲的义军越来越艰难了,有的义军首领也发生了动摇。前无救兵后无粮草,更关键的是南明朝廷的何腾蛟让人失望。

尽管作战勇敢,但柯抱冲的游兵散勇,确实不是朝精兵的对手。战事日渐危机,兵逼近义军,民众骚动,军心不安。一日深夜柯抱冲召见众多幕官,问道:“国家危在旦夕,大家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一人凛然道:“此事何难?一团血而已!”
    柯抱冲不理解,茫然问曰:“什么意思?解释清楚!”
   “大人应当以身殉国!”这人拍着胸脯,大声说:“您死之后,我等也立刻挥刀自尽,决不苟且偷生。”
   “哈哈,你们知道刘玉川的故事吗?”柯抱冲仰天大笑,好半天才止住笑声,一一道来:“刘玉川发迹前,曾与一个妓女相好,相约白头偕老。那妓女也断绝了一切嫖客,一门心思扑在刘玉川身上。后来,刘中了进士,升了高官,妓女也以为盼来了富贵,准备跟他一道前行。此时刘玉川,却再也不愿跟年老色衰的妓女混在一起,但又不便拒绝,便拿朝廷当令箭,哭丧着脸,说:‘唉,都是朝廷不好啊,硬性规定不准携带家人什么的!但你放心,我是决不会抛弃你的!我宁意与你一同赴死,也决不独自上任’。就准备了一杯毒酒,说一人喝一半,同赴黄泉。结果,刘玉川亲眼看见妓女先喝了一半毒酒,死在面前,自己却没有喝剩下的那一半,反倒兴冲冲地独自上任去了。今日,难道你们也想效法刘玉川吗?哈哈!”                    众多幕官面面相觑,也都哈哈大笑,却笑得很是尴尬。

月光如水,万籁俱寂,只听到山寨外那棵挺直的劲松在夜风中呼啦作响。多么美妙的景致!

   164612月,清廷令江西赣南道柯永盛同按臣吴赞带领大批清军,分割包围柯部各山寨。

七.慷慨悲歌

     什么朝代都有忠臣孝子,什么地方都有卑鄙小人。明代故臣的纷纷投降给柯抱冲的义军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标杆,南明朝廷的腐败无能,争权夺利也对义军抗清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清廷充分运用统战政策,据淸世祖本纪记载:“顺治三年五月,庚戌,免兴国、江夏等十州县上年灾赋。”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反抗的意识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他们把满清政权与明朝对比,觉得满清有的地方比明朝还要做到好,反正谁当皇帝我们都是老百姓,为了安全还是当顺民吧!柯抱冲的义军就不同了,没有民意的支持,就是孤军。没有粮草,肚皮挨饿;没有组织,孤军作战;没有信仰,前途迷茫。绝望的阴影笼罩在义军的各个山头,有人乘乱寻找出路,义军的高级将领也有人向清军暗送秋波。清廷开出的价码是,谁提供柯抱冲的确切地址和行踪,奖钱一万,官升一级。

1647年元月25日,马上就要过年了,义军军师陈武鸣唆使刘姑寨,绵羊寨,失马寨的头领利用年关义军的松懈,配合清军里应外合活捉了柯抱冲。

 柯抱冲被带九江之后,柯永盛马上上报清廷,摄政王多尔衮说:“谁家无忠臣?”柯永盛见朝廷有招降之意,随即柯抱冲软禁在九江驿站,以礼相待。柯永盛活捉柯抱冲被清廷升任湖广总督对各地爆发的反抗十分头疼,他也考虑对一些有影响的抗清人士决心劝降。                 

第一个“闪亮登场”的是陈武鸣陈武鸣原本是柯抱冲的发小为人圆滑,诡计多端。因为年纪比柯抱冲大几岁,柯抱冲一直以兄长礼之,早在刘丰寨时就暗里策划投降,接着又弃、弃职逃跑,最后将柯抱冲作为献礼,成了鹰犬,日子过得优裕富贵。
   “唉,读书人就爱走偏激,不识时务!”陈武鸣一见柯抱冲,就开始猫哭耗子:“咱俩一起长大后来又同事一场,我总想帮帮你。没奈何,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心肠软!”        

柯抱冲盯着他,突然大笑:“你心肠软,腿更软!”
   “你,你,你……我可是一番好意,”陈武鸣胸口仿佛被踢了一脚,立刻尖叫:“大已灭,天下已尽归人,你顶得了屁用!……”
    柯抱冲没兴趣听他的摇唇鼓舌,双手用力一推。陈武鸣一个趔趄,跌到屋外,悻悻而去。

柯永盛大怒:“柯抱冲,娘的,我认你是个英雄,又是柯姓,想挽救你的性命,你敬酒不吃,想吃罚酒吗?”下令将柯抱冲双手捆绑,戴上枷锁,扔进重刑牢房,尽力折磨他。    

十几天后,柯永盛柯抱冲应该回心转意了,就亲自开堂,得意洋洋地来审问

没有想到柯抱冲还是不开窍,柯永盛恨得牙痒痒,问:“柯抱冲,你小命都难保,还有甚么话可说?”
    柯抱冲昂起头,镇静地答:“天下大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何朝无有?我身为大明故臣,国亡而不能救,民死而不能保,已经失职,只愿早死!”

柯抱冲环视那些已经投降的官员,他们都期待地注视着他,无不希望他也“投诚”新主,以大大减轻内心深处的罪恶感。他心道:“你们真厉害!能亲眼看见敌人屠杀了自己数千万同胞,还能为敌人竭力效劳,欢欢喜喜地拿着银子,也真是一种大本事啊!”
    神情中升起无奈似的讥诮,他简单地答:“我是大子民,国家灭亡,我只有以死殉国。”

淸顺治四年(公元1647212日(正月初八),天空灰蒙蒙的,风凛冽。
    柯抱冲走上刑场,抬头望向天空。一只秃鹰从南方飞过来,在灰暗的苍穹下盘旋。它的模样,似乎比那些忍饥挨饿的贫民,还要凄凉。
    柯抱冲看见秃鹰,目中闪过一丝悲怜,微笑道:“你若想找吃的,就来对地方啦!因为,我很快就要死了,你大可以饱餐一顿。”秃鹰似乎听懂了他的话,低唳几声,仿佛在问:“你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我可以不挨饿?……”
    风更大了,更冷了。
    他向南方跪了下来,认真地拜了九拜,良久良久,才站起来,转过身,对执刑的兵们说:“我的事情完结了,你们动手吧!”引颈就刑,面不改色。
    一股鲜血猛地喷出,他的头颅就落了下来。风吹起他身上的衣衫,微微露出几行字。几个围观的人,将衣衫上的那几行字拉了出来,读着读着,就流泪满面:
   “义弗食周栗,狂歌学古人,九泉留烈魄,不辱大明臣!”
    兵们看着哭泣的人群,脸上一片冷漠,毫无表情。
    自从攻打大明,他们已经砍杀了数千万的头颅了。这一刀砍下去,只要不是他们的头,他们是绝不会皱一下眉头的。至于孔孟之道,忠孝节义,那是什么玩意儿?能值几两银子,有屠刀管用吗? 
    天空完全暗了下来,广场寂静无声,只有角落里的几株枯藤老树,在寒风中哆嗦、叹息。

.千古俎豆

柯抱冲死后,被他的家人葬在江西浔阳澹台门外,无碑。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似乎自古以来,中国民间的童谣就一直这样唱着。  

 夜阑人静,仰望星光灿烂的天空,我常常不由自主地点数、估猜着那一颗颗可能属于自己的星星。并由己及人,从亲朋熟人,到伟大巨匠。末了,终不免迷茫,空留几分神秘,一丝惆怅。群星正依循着固有的道路,不停地划出自己的运行轨迹,然而,每一个星球个体,对此大约也是不自知的。这似乎也正与人相同。在这人世间,我们每个人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运行的轨道何在?似乎不到盖棺论定,是无从预先描述的。——“不识庐山真面 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颗流星!它带着令人眩目的光辉掠过夜空,转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宇宙万物有成有毁,人也有生有死。柯抱冲以一介儒生,一个未上任的前朝县令,在国难当头之时投笔从戎,以一己的微薄之力,抵抗异族的侵略。虽未成功,但他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在激励着中华民族前仆后继。他虽是一颗流星,却照亮了黑暗的夜空,他是民族的脊梁!

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那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其实这句话是经过后人加工过的,的原文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其实顾炎武顾老爷子的意思是:李自成推翻明朝那是改朝换代,那是当官的应该考虑的事;而满清政府要推翻明朝那就是亡天下,每个人都应该保卫国家。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李自成和明朝那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应该当官的去解决;满清政府和明朝那是敌我矛盾,敌我矛盾那是要全民族一致对外共同抗战。

现在的有关史料把柯抱冲定性为农民起义,我认为是不准确的。起义是对统治者不满而进行的武装暴动,像李自成反抗明朝的压迫就属于起义。而柯抱冲起兵反抗的是清朝的入侵者,并且当时的满清是属于异族,还是与明朝对立的两个政府。抗清就是反对异族对本国的侵略,是爱国的行为。虽然后来满清统一了中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但其当时的行为是非正义的,是野蛮的,是侵略性的。这也是柯抱冲能被后人怀念和崇敬的理由所在。

自然既极博大,也极残忍,战胜一切,孕育众生。蝼蚁蚍蜉,伟人巨匠,一样在它怀抱中,和光同尘。因新陈代谢,有华屋山丘。智者明白现象,不为困缚,所以能用文字,在一切有生陆续失去意义,本身亦因死亡毫无意义时,使生命之火,煜煜照人,如烛如金。迄今为止,柯抱冲离开我们400余年时间,今天我们一接触柯抱冲的英雄事迹,还是被他的骨气所感动,当人们接触他所留下的精神文化产品时,便立即感到其中燃烧的生命热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42022202000111 )

GMT+8, 2024-6-16 15:20 , Processed in 0.3181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