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7|回复: 1
收起左侧

[驴友天地] 户外急救教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1 1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第一讲  中暑
【 发病情况】
    1.高温季节、高温环境、烈日下曝晒或高温下剧烈活动。
    2.诱发因素:出汗机制障碍、过敏性疾病、使用阿托品类药物、循环机能不全、热适应障碍、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孕产妇、饮酒等。
    3.症状: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口渴大汗,严重者晕厥、昏迷、痉挛、体温高热等。
【 诊    断 】
    1.先兆中暑:头晕、头痛、耳鸣、胸闷、心悸、口渴大汗、动作不协调、体温稍高。
    2.中暑高热: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血压下降、呼吸急促、高热达40℃以上,严重者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3.中暑衰竭: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博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肛温在38.5℃左右。
    4.中暑痉挛:剧烈劳动后出现阵发性肌肉痛性痉挛、口渴、尿少、体温正常。
    5.日射病:剧烈头痛、头晕、恶心、烦燥、意识障碍、体温轻度升高。
【 急救原则 】
    1.中暑先兆: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含盐冷饮。
    2.中暑高热:冷水浴、冷敷加风扇吹、酒精浴。
    3.给予"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口服。
 4.症状无改善,要尽快送医院治疗。
【 温馨提示】
 1.夏日高温天气下出行,最好带一些咸萝卜干、咸菜、咸橄榄之类的食物补充盐分,预防中暑。
 2.可以选用以下中草药作为清凉饮料,如:青蒿、藿香、荷叶、薄荷、决明子、焦大麦、芦根、乌梅等。如果家中有腌制的酸梅,冲一壶酸梅汤出行,可口又解渴,还可以预防中暑,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讲   溺    水
    【 了解情况】
    1.溺水持续的时间;
    2.溺水前有无中毒、损伤及其他疾病;
    3.溺水后有无外伤。
     【 急救原则 】
    1.清理呼吸道:心跳未停止者迅速给予倒水,采取伏膝倒水、抱腹倒水;呼吸停止者取俯卧压背法,垫高腹部,急救者间歇挤压患者背部。
    2.清理呼吸道后进行人工呼吸,现场抢救应采取口对口呼吸,吹气量要大,吹气后双手压迫胸部加大呼出量;
    3.心跳停止者立即按心脏骤停处理。
 【 温馨提示 】
 1.下水前应该先适应水温,做足准备运动。剧烈运动后,不要在大汗淋漓时下水,要适当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后,再下水游泳。
 2.在水里发生抽筋险情时,要尽量放松,将抽筋的部位朝相反的方向牵拉。
 3.不具备水中救生技能,最好不要贸然下水救人,以免一同遇溺,可以尝试用竹竿、救生圈等设备。


第三讲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止    血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压包扎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这种方法急救中最常用。
    2.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成四头带加压包,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臂部等较深伤口。
    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 窝内放置绵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能使用,因此法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止血带止血:
    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多或经其它急救止血无效者。常用气囊止血带或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毛巾替代,称绞紧止血法。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止血带必须上在伤口的近心端,肘关节以下的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上臂,膝关节以下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大腿。
    2.在上止血带前先包一层布或单衣。
    3.上止血带之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血流量。
    4.应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用手压迫动脉于近端。
            5.扎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好。
    6.不可用电线、铁丝等作止血带用。
    具体操作方法:橡皮带止血法: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左手拇食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带未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
    绞紧止血法:先垫衬垫,再将带系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棒固定在肢体上。

包    扎
    包扎在急救中应用广泛,其主要目的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常用的材料有三角巾、多头带、绷带,亦可用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
    1.一般伤口包扎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用急救措施。
(2)        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等。
(3)        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时亦应尽量用相对干净的材料覆盖,如清洁毛巾、衣服、布类等。
(4)        包扎不能过紧过松。
(5)        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外侧面或前面。
    2.特殊损伤的包扎:
(1)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包扎: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者有敷料或其它布类做成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包扎时骨折片陷入颅内;同时保护膨出的脑组织。
(2)        开放性气胸的包扎:如果胸部外伤且伴有气胸(伤口有气体进出),要紧密包扎,阻断气体从伤口进出,伤口先用厚敷料或塑料布覆盖,再用纱布垫或毛巾垫加压包扎。
(3)        多根肋骨骨折:胸部外伤伴有多根肋骨骨折,则胸壁失去支持而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可用衣物、枕头等加压包扎伤侧以遏制胸壁浮动;必要时(无适当物品可用)将伤员侧卧在伤侧。
(4)        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者若自行还纳者应该注明。
(5)        腹部外伤并内脏脱出:脱出的内脏不要还纳,包扎时屈曲双腿,放松腹肌,将脱出的内脏用大块无菌纱布盖好,再用干净饭碗、木杓、钢盔等凹形物扣上,或用纱布、布卷、毛巾等作成圆状,以保护内脏,再包扎固定。
(6)        有异物插入身体内和伤口包扎:不要移动异物,周围用物体如保护环等支持,再包扎固定。
        
        
骨折的固定
    【 诊    断 】
    骨折后常有下列专科体征:
    1.畸形:由于骨折移位,使得受伤肢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反常活动: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由骨折两断端的相互磨擦引起。
    只要伤员有上述三体征之一,即可诊断骨折,除此以外,骨折还有一般表现,即骨折部位出现疼痛和压痛,局部有肿胀、瘀斑,骨折部位出现功能障碍。故有上述表现者,应诊断骨折或怀疑有骨折存在,均应固定。
    【 骨折固定的目的 】
            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的临时固定,其主要目的不是整复,而是为了防止骨折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减少疼痛,便于搬动。
    【 固定材料及注意事项 】
    1.固定的材料:常用的有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急救时常就地取材,选用长短宽窄合适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有时亦可利用伤员的身体,健肢将伤肢固定,如将受伤的上肢固定于胸前,用健肢来固定受伤下肢等。
    2.注意事项:
(1)        有创口者应先止血、消毒、包扎,再固定,伤员出现休克时应同时抢救。
(2)        对大腿、小腿及脊柱骨折者,不宜随意搬动,应就地临时固定。
(3)        固定前应先用布料、棉花、毛巾等铺垫在夹板上,以免损伤皮肤。
(4)        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下方或两侧,最好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
(5)        用绷带固定夹板时,应先从骨折下部缠起,以减少伤肢充血水肿。
(6)        固定松紧应适宜。
    【 常见骨折的临时固定方法 】
    1.颈椎骨折:
(1)        颈托固定:在颈部前、后方分别放一块固定材料或颈托半托围绕颈部。
(2)        头颈临时固定:急救时可在颈部两侧用枕头或沙袋暂时固定,颈后垫软枕,将头部用绷带固定。
(3)        上臂骨折固定:将夹板放在骨折上臂的外侧,用绷带固定;再固定肩时关节,用一条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悬吊前臂于胸前,另一条三角巾围绕患肢于健侧腋下打结。
(4)        前臂骨折固定:将夹板置于前臂外侧,然后固定腕、时关节,用三角巾将前臂屈曲悬吊胸前,用另一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廊。
    2.股骨骨折:
(1)        健肢固定法: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双下肢(患肢和健肢)绑在一起,在膝、踝关节及两腿内的空隙处加棉垫。
(2)        股骨骨折躯干固定法:用长夹板从足跟至腋下,短夹板从足跟至大腿根部,分别置于患腿的外、内侧,用绷带或三角巾捆绑固定。
    3.小腿骨折:用长度由足跟至大腿中部的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图5~7),亦可采用健肢固定法。
    4.脊椎骨折固定法:将伤员仰卧于木板床上,用绷带将胸、腹、髂、脖、踝等固定于木板上。

伤员的搬运
    危重伤员经过初步处理后,要根据伤情选择适当的搬运方法和工具。其主要目的为:及时、迅速转运伤员、防止再次受伤、有利于安全运送。
    【 常用的搬运法 】
    1.单人搬运法:
(1)        抱持法:伤者一手搭在急救者肩上,急救者一手抱信住伤员腰背部,另一手肘部托部大腿。
(2)        背法:将伤者双上肢拉向急救者胸部,前胸紧贴后背,伤者屈髋屈脖,急救者双手得前臂托住伤者大腿中部。
(3)        驮法:将伤员掮在肩上,其躯干绕颈部,同时牵住其下垂之上肢。
    2.双人搬运法:
(1)        椅托式:急救者二人手臂交叉,呈坐椅状。
(2)        轿杠式:急救者二人四手臂交叉。
(3)        拉车式:一急救者抱住伤员双脖,另一则双手从腋下抱住伤员。
(4)        椅式搬运法:将伤员放在坐椅以搬运。
(5)        平抬法:两位急救者双手平抱伤员胸背部及臀部、下肢。
    【 担架搬运法 】
    将伤员足前头后放在担架上。
    【 特殊损伤的搬运 】
    1.颅脑损伤:患者应取侧卧或半俯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固定头部以防震动。
    2.脊柱损伤的搬运:
(1)        颈椎骨折:应先行颈椎固定后再搬运。
(2)        胸腰椎搬运:应有3~4人在场时同时搬运,搬运时动作要一致,伤员的胸腰部要垫一薄枕,以保持胸腰椎部过伸位,搬运时整个身体要维持在一条线上。常用的搬运方法有滚动法和平托法两种。
发表于 2011-12-11 11: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个很好,值得分享,谢谢LZ {:soso_e19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42022202000111 )

GMT+8, 2024-9-28 06:11 , Processed in 0.28760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