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论坛

查看: 16078|回复: 26
收起左侧

[阳新往事] 黄石地区杨氏、董氏来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5 00:33:40 本帖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贴地址: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 于 2013-5-15 12:29 编辑

源于姬姓出华阴辗转蕲水 兄弟同枝入阳新分迁各地
来源:东楚晚报

  今志
  黄石地区的杨氏家族发祥地为阳新龙港石角山村。明朝初期,杨氏八兄弟从蕲水迁居石角山村,随后有的外迁,有的则世居于此。如今杨氏八兄弟之后裔分布在大冶保安、四棵、陈贵、三溪,阳新星潭、龙港,外地的则在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河南、四川、陕西等地。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 源于晋国
   据史料记载,杨姓出于姬姓,源于晋地之杨国(今山西洪洞县东南)。西周成王封其弟叔虞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为唐侯。至春秋时,晋国灭周围诸小国,包括杨国。晋献公封其二弟伯侨领地于杨,以地取姓即为杨姓。由此伯侨成为杨氏得姓始祖。
  另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记载,后来伯侨之孙突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的食邑。公元前514年,晋顷公灭了势力日益强盛的羊舌氏,羊舌肸之子伯石逃难于今陕西西安、咸阳以北,复以祖宗封地杨为姓。
   姓氏之旅
  从蕲水迁居石角山再分居各地
   翻阅杨氏族谱,查询杨氏一族的轨迹,可以从中发现几个关键的地名:华阴、益都、蕲水、石角山。
   杨姓出于姬姓,源于晋地之杨国(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其后裔定居于弘农、华阴一带(河南西北、陕西东部渭河下游一带)繁衍生息,故华阴成为杨姓郡望。秦汉以后播迁全国各地的杨氏宗支,许多均源自关西(潼关以西)弘农、华阴。
  随后杨氏祖人因升官而从华阴迁至山东益都,但具体是哪位祖先于何时迁移的,则无从考究。大约到了元朝初期,杨千一、杨庆一两兄弟又迁至湖北蕲水立业。到了明朝初“江西填湖广”时期,世义、世英、世周、世华、世杰、世达、世雄、世豪八兄弟一起从蕲水迁居到兴国阳辛里石角山居住。随后,他们中间有的仍然世世代代居住在此,有的则从石角山迁出,定居于不同的地方繁衍生息。经过几百年的繁衍,便形成了如今黄石地区的杨氏家族。
  两间杨氏宗祠只剩其一  
  穿过了富水水库,进入阳新有名的风景胜地凤栖洞。从凤栖洞下的盘山公路继续向通山和阳新东源山区挺进,经过一条蜿蜒而狭窄的山路后,就到了石角村。这里便是黄石杨氏家族的发祥地。
  走进石角村,随处都可以看见那些斑驳的老墙、老屋,还有那些因饱经风雨摧残而坍塌的断垣残壁。据杨氏族人介绍,现在的石角山完全小学就是由过去的杨氏宗祠改建而来的,这间宗祠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70年代被改成学校。如今走在校园内,还可以在学校里的一角看到保留下来的石狮子。
  另一间杨氏宗祠历史则要长多了,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了。只是因为多年来的雨水冲刷和白蚁的侵蚀,木制门楼已经开始岌岌可危,于是杨氏族人于2004年将宗祠进行了一番修葺。
  走进杨氏宗祠,最引人注意的则是两竖排整齐的红木圆柱,每侧均有七、八根,这样的设计与其他家族的宗祠略微不同。杨氏族人介绍,因为石角山二世祖杨昭义举赈灾有功,明正统皇帝特别准许这样建造的。宗祠正殿上方悬挂着“清白堂”、“清白传家”的牌匾,此典故来源于东汉大官杨震的清廉,也是杨氏族人一直以来秉承的做人宗旨。
   历经500多年的古牌楼
  据村里老人介绍,石角山村被人称为牌楼地,皆因杨氏宗祠前的圣旨楼牌。
  杨昭,为石角山杨氏二世祖,明朝时己经靠做粮食生意发家了,在当地很有名声。1441年,杨昭公将三船共一千多石大米准备送到江浙沿海地区销售,当船行至下江一带时,正遇上那里洪灾,许多房屋被毁,百姓无粮可食。灾民拖儿带女、走投无路。杨昭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毅然将三船粮食无偿捐赠出来,送至灾民手中,被灾民称为“活菩萨”。正统皇帝听闻后十分感动,就传圣旨命人在石角山村修建一座牌楼,以表彰杨昭公的义举。
  记者看到,该牌楼全部为木制黑瓦结构,没有一颗铁钉,在高高的瓦檐下,上书“圣旨”牌匾,匾额下方刻有“旌表杨昭仗义之门”,左下方刻有“正统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屋檐下方,刻有二凤朝日,木门楼主梁上镶嵌着四个粗大的木门当,显得十分气派。听说过去这上面还刻有“百鹤朝圣”,100只白鹤面朝圣旨而歌,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还有一个圣旨石牌坊也被毁。
  除了圣旨楼牌,石角山村过去还有一个“双孝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杨氏子孙杨以权和其夫人杨陈氏的孝心,而赐的楼牌。可惜也在文革期间被拆掉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00:34:34 本帖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广东深圳
   后世忆访
   杨传珠 黄石杨氏家族现任族长
   杨道海 黄石杨氏家族上任族长
   杨先丙 阳新龙港石角村人,杨氏姓氏研究者
   记者:最早迁居黄石地区的是杨氏八兄弟?他们具体是怎样迁居的?
  杨传珠:是的,他们最初就定居在石角山,后来才迁居到其他地区的。老大世义,由蕲水迁居兴国州阳辛里石角山,后转迁湖北应城县白粉壁立业;老二世英,举家迁至阳辛里石角山中段立业;老三世周,在石角山居住多年后复迁通邑六都(今通山县横石潭)寨头庄立业;老四世华,本与世英同居阳辛里石角山,数年后改迁永福里(阳新县东源乡法隆村)钟泉庄立业;老五世杰,在阳辛里石角山居住数年后与世华迁居永福里宝桥庄立业;老六世达,明洪武开元年间,长子和次子分别迁居蕲水、大冶四棵;老七世雄,从阳辛里石角山迁居到永福里,后因被召抗敌,在黄陂礼教乡居住数年,最后转迁孝感陡山埠之北;老八世豪,迁居兴国州紫荆山下大泉垅立业,后裔一支转迁星潭铺定居。
  记者:当时他们怎么会选择在石角山定居的呢?
  杨道海:曾经有一个传说,杨氏老二世英公是最早从蕲水外迁的,他遵从高人指点,肩挑蒸笼沿路跋涉,“遇山就进,逢口就入”。当他沿长江进入富池口,上到石角山这里时,蒸笼突然散开,呈“五爪金龙”之态,世英公认为是吉兆,便在这里定居。其他的兄弟则是跟随着他来此地居住的。
  记者:石角山村的古民居很多,有的被保留下来了,有的则荒废了很可惜。
  杨先丙:是的,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双孝坊”为石质的,在文革时期被拆了,很可惜。过去我们这里属于阳辛里,曾出了徐育全、杨儒鲁、郑宗学三位进士,村中至今还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古民居群,许多老墙上也存留不少的屋檐画、木雕画、石雕画,而且做工都非常的精细,独具特色。今年四月,文物贩子曾三次企图偷走我们的圣旨楼牌,最后被我们抓获。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00:34:57 本帖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广东深圳
   后世忆访

   杨传珠 黄石杨氏家族现任族长

   杨道海 黄石杨氏家族上任族长

   杨先丙 阳新龙港石角村人,杨氏姓氏研究者

   记者:最早迁居黄石地区的是杨氏八兄弟?他们具体是怎样迁居的?

  杨传珠:是的,他们最初就定居在石角山,后来才迁居到其他地区的。老大世义,由蕲水迁居兴国州阳辛里石角山,后转迁湖北应城县白粉壁立业;老二世英,举家迁至阳辛里石角山中段立业;老三世周,在石角山居住多年后复迁通邑六都(今通山县横石潭)寨头庄立业;老四世华,本与世英同居阳辛里石角山,数年后改迁永福里(阳新县东源乡法隆村)钟泉庄立业;老五世杰,在阳辛里石角山居住数年后与世华迁居永福里宝桥庄立业;老六世达,明洪武开元年间,长子和次子分别迁居蕲水、大冶四棵;老七世雄,从阳辛里石角山迁居到永福里,后因被召抗敌,在黄陂礼教乡居住数年,最后转迁孝感陡山埠之北;老八世豪,迁居兴国州紫荆山下大泉垅立业,后裔一支转迁星潭铺定居。

  记者:当时他们怎么会选择在石角山定居的呢?

  杨道海:曾经有一个传说,杨氏老二世英公是最早从蕲水外迁的,他遵从高人指点,肩挑蒸笼沿路跋涉,“遇山就进,逢口就入”。当他沿长江进入富池口,上到石角山这里时,蒸笼突然散开,呈“五爪金龙”之态,世英公认为是吉兆,便在这里定居。其他的兄弟则是跟随着他来此地居住的。

  记者:石角山村的古民居很多,有的被保留下来了,有的则荒废了很可惜。

  杨先丙:是的,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双孝坊”为石质的,在文革时期被拆了,很可惜。过去我们这里属于阳辛里,曾出了徐育全、杨儒鲁、郑宗学三位进士,村中至今还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古民居群,许多老墙上也存留不少的屋檐画、木雕画、石雕画,而且做工都非常的精细,独具特色。今年四月,文物贩子曾三次企图偷走我们的圣旨楼牌,最后被我们抓获。
  记者:那现在黄石地区的杨氏族人一共有多少人呢?  杨道海:这个数字我们还没有统计过,也不容易统计。因为当初杨氏八兄弟的后裔分居到各地,大冶保安、四棵、陈贵、三溪,阳新星潭、龙港都有,而外迁到陕西、四川等地的也有很多。我们这一支的杨氏族谱是鄂、赣、湘、豫、皖、川、陕七省共修的,并没有单独统计黄石地区的人数。  记者:如今杨姓在石角山还是大姓吗?人丁如何?  杨先丙:我们这里的人丁比较兴旺,从世英公在此定居后,村里最大辈分者与最小辈分者之间的辈分相差九代,这种情况十分少见的。石角山村有4000多人口,其中杨姓人口占70%以上。但这里经济来源比较差,所以外出务工人员很多。   名人志
  东汉末期文学家杨修
  杨修(公元175年-公元219年),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末期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学识渊博而著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杀害,时年方44岁。
   北宋抗辽将领杨六郎
  杨延昭(公元958年-公元1014年),亦称杨六郎。北宋抗辽大将杨业长子,生于五代后周显德五年,卒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原籍麟州(今陕西神木)新秦人,北宋前期将领。自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时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
  杨万里(公元1127年-公元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轶闻志
   “清白传家”的典故
  东汉大儒杨震做官清正廉明,从来不肯私下接见任何人,就是家里的人,也不准他们询问他的公事。他后来做到太尉的高官,除了他应得的薪饷之外,丝毫都归入公家。他常常叫他的子孙们疏食,来节省家用。出门的时候,也叫他们步行,不准乘坐公家给他准备的车子。有人见他这样清廉,做了国公的大官,家里还是那样的清苦,就劝他整治产业。他却说:“让后世的人,称我的子孙为清白官吏的子孙;拿这个当作遗产,不是很丰厚了吗?”因此,“清白家声”的美誉传诵至今,已经成为杨氏宗谱上的杨氏家训了。杨氏族人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常以其先人的忠贞爱国、清白传家的优良风尚自豪自励。
   五里三进士   
  相传,明朝时期,兴国阳辛里徐育全、杨儒鲁、郑宗学考入进士。3人在考试之前,天上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一位乞讨的老太婆在阳辛冻死了。3人十分可怜这位老人,但不知将老人埋葬在哪里为好。就在他们担忧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石角山上没有一点雪。于是,3人将老人葬在了石角山上。后来,3人同科考中进士。考毕,主考官询问他们3人,问其家距阳辛有多远,3人均答5里。
   下期备选:黄石柯氏 黄石向氏
   读者诸君若有相关姓氏的采访线索,或本人即为该姓氏族人,请拨打联系电话:13807235986,或发E-mail:
xt526@sina.com
发表于 2013-5-15 05: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湖北黄石
:yct016)我明姓也源自于姬姓。。。
发表于 2013-5-15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上海
:yct071)飘过
发表于 2013-5-15 11: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广东东莞
有几个姓不是源自姬姓的?
发表于 2013-5-15 11: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浙江温州
有没有了解阳新董氏的,我们董姓在兴国也是大姓来着!
发表于 2013-5-15 11: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浙江温州
我们那个湾里全是董姓,白杨,用录也有很多是姓董的,多半是从银山村搬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2:20:42 本帖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广东
椰子 发表于 2013-5-15 11:47  有没有了解阳新董氏的,我们董姓在兴国也是大姓来着!

有啊!请往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2:21:12 本帖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广东
   今志
   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黄石董氏始祖是董珪,他是后唐时期江西武宁县令董熹的长子。董珪有四子,其中董嵩的后人分布在大冶,茗山、殷祖、陈贵和刘仁八各有一支。董(山广)的后人则定居在阳新白沙,后来有一支转迁到大冶还地桥。如今,董氏后人主要集中在大冶殷祖、刘仁八、陈贵,阳新兴国、白沙、浮屠、三溪、陶港等地,总人数大约有4万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2:23:08 本帖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广东
椰子 发表于 2013-5-15 11:48  我们那个湾里全是董姓,白杨,用录也有很多是姓董的,多半是从银山村搬出来的!

    姓氏之旅
    源自山西豢龙氏之后
     采访之前,便听说目前在黄石地区已经没有董氏宗祠存在了,于是我们便选择曾经声名显赫的董氏村庄——阳新白沙镇墩福村来寻访董氏家族的历史。
     墩福村中有关董氏的建筑挺多:古老的旧宗祠只剩下一间享堂,里面却空空荡荡的;一间新建的祖堂,还没有完工,除了门楼已初现雏形外,内部仍在施工;另一间祖堂则建于清朝年间,其外部门楼则于数年前维修翻新过。
    这间祖堂的门楼左右两边彩绘着吉祥的图案,门楼上方则赫然雕刻着一条金光闪闪的龙,族人说是因其起源竟与这龙有着莫大的关联的缘故。
   从董氏族谱中记者不难发现,黄石董氏族人源自山西,这与史料中记载的“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平原县一带三个地方”不谋而合。据族谱记载,黄石董氏族人为唐朝宰相董晋之后,而董晋就是山西人。随后,董晋后裔中的一支
    从山西迁到河南发展,再经过安徽到达江西,最后从江西迁入湖北。于是,黄石董氏族人视董晋为第一世祖。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2:24:42 本帖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广东
    后唐武宁县令后裔外迁黄石
    探寻董氏族人的迁徙路程,其中有两个历史人物非常重要。其一便是董晋,因为他是山西人,却葬于河南,才使得后人从山西到河南,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迁移;其二则是董氏后人董熹,他于后唐天成年间,即公元926年至930年被任命为江西武宁县令,这才有了董氏族人迁移到江西定居的事实。
    董熹一生共有五子,其中长子董珪被视为黄石董氏的始祖。但这并不代表他曾迁居到黄石,从族谱里得知,他一生追随父亲,始终生活在江西武宁,只是他的子孙纷纷从江西外迁,来到湖北。
   董珪的四个儿子,分别是董嵩、董崇、董(山广)、董杰。大概是因为生活居所的不理想,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他们才会选择纷纷外迁。这四人都选择迁入湖北,其中,董崇移居到湖北通山、咸宁一带,董杰在武穴,董嵩和董(山广)则留在了黄石境内。
   按照族谱上记载,董嵩和董(山广)是在元朝中期迁入黄石的,但这个时间与董熹在武宁任官相隔两三百年,这与他们之间的辈分又不吻合,怎么回事呢?后来,经董氏族人介绍才得知,董嵩的后人先是从武宁迁往麻城,相隔9代之后才迁到大冶。其中茗山、殷祖、陈贵和刘仁八各有一支。董(山广)的后人则是相隔7代之后才迁到兴国州辛安里(今阳新白沙镇)。如此一来,时间上就说得过去了。
   罕见的四百年前明朝“驸马墙”
     夹墙湾是阳新县白沙镇墩福村一个自然小山村,坐落在阳新白沙镇与浮屠镇交界处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山村里。在400多年前,这个小山村却是当时非常显赫的一个村落,只因出了一位明朝祟祯皇帝之胞弟蕲王的“仪宾”(皇帝女婿称驸马,王的女婿称仪宾)董曰壮。董曰壮为了张显自己显赫的身份和地位,在其家乡建造了一座气势宏大的“楚府仪宾”。然而400余年的沧桑岁月,庞大的府第仅留下一块块断垣残壁,仅有当年的一座画墙仍算完好。
    从几栋居民楼中踩着青石板穿过,一座建于明朝晚期的老墙倏然显现在人们的眼前,只见老墙的整个一面墙全是雕刻的砖画,不仅十分精美,而且无比壮观,让人叹为观止,当地人称之为“驸马墙”。
    这面“驸马墙”为正方形,长宽约4米,建于明朝晚期,建筑工艺是采用砖雕一块块拼就而成,画中的内容大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如狮子腾飞、二龙戏珠、鹿兽奔跑、鲤鱼跳龙门等。遗憾的是,画面中的许多图案在文革中遭到损坏,但整体上仍显得很完整、协调。
   后世忆访
   董亚西 董氏族谱编委会顾问
   董作忠 董氏族谱主编
   董谊银 董氏族谱编委会成员
    记者:你们是“醇儒堂”是吗?这个堂号有什么来历?
    董亚西:“醇儒堂”是根据汉朝的大思想家董仲舒而来的。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被尊为汉代醇儒,因而后人以“醇儒”为堂号。
     记者:如今董氏后人在黄石地区的分布情况如何?
     董作忠:被我们尊为黄石董氏始祖的是董珪,他是后唐时期江西武宁县令董熹的长子。董珪有四个儿子,其中董嵩的后人先是从武宁迁往麻城,相隔9代之后才迁到大冶,茗山、殷祖、陈贵和刘仁八各有一支。董(山广)的后人则是相隔7代之后才迁到阳新白沙,后来有一支转迁到大冶还地桥。如今,董氏后人主要集中在大冶殷祖、刘仁八、陈贵,阳新兴国、白沙、浮屠、三溪、陶港等地。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2:25:52 本帖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广东
    记者:人口大概有多少?    董亚西:整个黄石地区大约有4万人,其中阳新有2.4万,大冶有1.6万人。外迁至四川、河南、陕西、安徽等省的人数则没有统计。     记者:现在黄石地区都没有董氏宗祠吗?    董作忠:过去有,现在都不存在了。我们董氏家族以迁徙的太公名字命名的共有32户,其中黄石地区有10户。过去这10户中有9户都建有宗祠,比如大冶殷祖、刘仁八、阳新白沙都有,但因为年代久远,这些宗祠都不存在了,后来也没有重建,所以现在只有各村庄建的祖堂,规模比较小。     记者:我发觉墩福村里的古迹挺多的,“驸马墙”太罕见了。     董亚西:是呀,可惜都没有保护好。比如这面“驸马墙”在黄石地区十分罕见,但在文革中遭到损坏,图案中本来有狮子、龙、鹿兽的,因为头是立体的,被打掉了,现在只能看见它们的身体了,十分可惜。前几年,又有村民在这面墙前面做了一栋房子,将“驸马墙”围困在里面,很难让人看到了。    董谊银:在原来的旧宗祠门口,有一对一米多高的石马,至今还放在那里。看样子,也是有些年头的,但具体是什么年代的产物,没有人知道,这也是个遗憾。     名人志
     春秋“良史”董狐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他被当时的孔子誉为“良史”,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董姓名人。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的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唐朝宰相董晋
     董晋(公元723年-公元799年),字混成,唐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肃宗时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供职翰林。后历任太府卿、御史中丞、华州刺史。泾原兵变时,赴奉天归附德宗,被封为国子祭酒。四镇之乱时,董晋义释李怀光,使之不与朱泚为伍。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尚书左丞。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窦参得宠于德宗,大权独揽,董晋只是奉旨而已。德宗向董晋询问窦参之过,董晋如实回答,于是德宗罢免窦参。董晋上疏辞职。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为礼部尚书。     轶闻志
    董曰壮因才成“仪宾”
    明朝崇祯年间,董曰壮为阳新白沙镇人。相传他自幼聪颖,相貌堂堂。年幼时他就读于百福书院,正好碰上崇祯皇帝之胞弟蕲王到百福山寺院敬香,董曰壮来不及回避,因而与蕲王相遇。    蕲王见董曰壮小小年纪便相貌堂堂,却不知他文采如何,就有心考他:“九岁孩童读幼学,混沌初开。”董曰壮回答:“万年皇帝登龙位,乾坤始奠。”蕲王听后大吃一惊,认为他十分有才华,便招为所用。不久蕲王之女对董曰壮产生爱慕之情,他便成为“仪宾”(王的女婿称仪宾)。      董恩膏助弱斗豪族
    清朝咸丰年间,大冶有一位董氏后人名叫董恩膏,自幼勤奋好学,光绪年间中进士,御赐“进士”匾一块,高悬董氏祖堂上方。清朝末年,官场腐败,董恩膏便决定离京回乡。     董恩膏回乡后,设馆教书、行医济世,同时不惧豪门,扶助弱小。当时茗山乡有一个小姓家族夹在大族的山中间,大族不准小族在自己山中葬祖坟。董恩膏路见不平,挥笔为小族写信呈给县官:“有份之山不准葬,无份之山不能葬,请问青天大老爷,我祖是葬于河还是葬于海?”就这几句话,最后迫使大冶县官批复小族在自家山中葬祖坟,任何人不准干涉。小族战胜了豪族,此事一直在茗山传为佳话。  
发表于 2013-5-16 14: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浙江温州
仙岛人 发表于 2013-5-15 12:23
 姓氏之旅
    源自山西豢龙氏之后
     采访之前,便听说目前在黄石地区已经没有董氏宗祠存在了 ...

我们董姓湾是明朝嘉靖的时候从江西武宁迁入的!
发表于 2013-5-16 14: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贴地址:浙江温州
我们应该也是董晋的后人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3-29 22:56 , Processed in 0.2140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