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论坛

查看: 44913|回复: 95
收起左侧

专题--人文阳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7 10: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一直想在新阳网找到这么一块地方,可以寻找阳新的一切,在这里阳新的名人 名事 名胜 名吃 民歌 民风 民俗 地史让您一览无疑.虽然新阳也有关于这些方面的资料,只是感觉还是不完善.今天就利用我的一点小小权利,在大话开这么一个帖--人文阳新.
  阳新县历史悠久,是全国有数的古县之一,陶唐时为荆扬之域,虞、夏、商属荆州,西周为鄂王辖地,春秋归楚,秦属南郡。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分南郡始置下雉县,属江夏郡。汉、三国、晋、梁、陈、隋、唐,历名下雉、闰光、阳新、奉新、安昌、永兴、富川。宋、元、明、清先后称兴国军、路、府、州。1912年废州设县,1914年定名阳新县,沿用至今。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阳新,建立人民政权,隶属大冶专区。1952年6月改属黄冈专区。1965年7月起改属咸宁地区。1997年1月1日起划归黄石市管辖至今。
  虽为阳新人,但是却为不知道阳新更多的历史而自卑......好在这几年市里,县里开始对阳新的古民居等历史文化开始了发掘,作为一个小百姓,能做到的仅仅只是将他们汇集在此,方便更多的阳新人了解自己的家乡,让更多的外地人知道阳新.
  人文阳新,阳新人文.....
  当然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欢迎各位朋友帮忙充实......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8-1-4 10:1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阳新古八景
阳新古八景之沧浪烟雨
天阔亭虚得趣幽,八闳景物望月收。
鱼龙入夜御珠出,鸥鸟忘机狎浪浮。
远近乡村连市井,空蒙烟雨几船舟。
闲来此际堪凭眺,不必殊方览胜游。



  这是清代文人易应斗咏“沧浪之雨”之作,说明这八景之首的“沧浪烟雨”,在清代已经是大名远播了。
  城北莲花池面积近百亩,东连北门湖,西接乌龟山,北枕双狮垴(今葡萄糖厂所在地),南临古城墙(今招待所滨湖路)。池内水平如镜,微波荡漾,夏秋之间,半池莲花,香艳宜人。在这个面积广阔的池内,那时有几座古色古香的楼台建筑,颇具别致。
沧浪亭,高三丈,建于池的中央,南有“政和堂”,北有“十咏堂”,西有“云水草堂”,各距“沧浪亭”数十步,并筑木桥数架,彼此互通,且各能沿桥从不同方向登岸。这一古代建筑群,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八年,为兴国知州周鹏倡议所建!!

  每当冥雾晨夕,烟雨迷离,文人学士游览其中,如登蓬莱仙境,时人有“小西湖”之称,故名“沧浪烟雨”,列为八景之首。


阳新古八景之恩波夜月

  莲花池与北门湖之间,筑有一道长约250米长的小堤,当时叫做“恩波堤”。此堤南接县城北门街,北通双狮垴麓的余家村,西边是莲花池,东边是北门湖。沿堤两旁栽有绿柳,迎风摇曳,清气爽然。堤之中段,建有石拱桥,名为“恩波桥”。桥下通池、湖,两水汇流,浑然一体。桥上建有高达三层的古亭,名“恩波亭”,既供过路行人憩息,又供文人墨客览胜。据州记载:此亭原名“澄心”,又名“二柳”,以后又改名为“棠荫”、“饮绿”,最后宋知军张釜重建其亭,遂名“恩波”。

  登临此亭,向西望去则“沧浪烟雨”近在咫尺,且有小木桥与堤相通;向东望去,则见北门湖水平辽阔,鱼跃浪涌,与彭山恼遥遥相对。湖中有一小岛,野鸟栖息,遣蛋甚多,俯拾皆是。每当皓月当空,俯瞰桥下水面,月影荡漾,墨客骚人,于此吟诗作赋,其乐也融融。因名“恩波夜月:前代文人陶去泰有诗赞曰:
高阁嵯峨压古堤,平湖烟景占东西。
洗空尘累登临爽,晖映天光上下迷。
树影摇波山吐月,花香落座雨收霓。
使君为惠真无己,拉我闲来依杖藜。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14:1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阳新古八景之仙观晴霞


  从城东南跨富河大桥,约五里许有一处三面环山,中有一小块沼泽地名叫“观咀”。咀之外沿有隆起之土墩,名“观上墩”。宋徽宗时,墩上建有一道教仙观,内供八仙之首汉钟离神像,故名“钟成观”。据传:钟山原是楚将钟离昧将军,生前勇猛善战,后在此修仙得道。楚人慕其英雄,甚敬之,因修观以奉之。

  钟成观坐南朝北,面向东去大河,与耸峙横泊洲头之文峰塔遥遥相对;大河之北紧邻着方圆六十里的网湖,视野开阔,气势磅礴。每当旭日东升,一片晴霞,晖映东天,观内瓦梁墙壁,被照得一片彤红,因名之曰“仙观晴霞”。前代诗人潘士英有诗赞曰:


             道观氤氲起片霞,晴空遥望色殊嘉。
             光笼绣壁疑朱幔,影落雕萼似绛纱。
             晓日直穿梁吐彩,夕阳返照瓦生花。
             层层密密盈丹室,不异东来紫气奢。



  每当大水季节,富河与网湖两水连接,一片汪洋。在此段有一股旋流,对航行危害甚大。一遇狂风大起,飞银溅雪,势如排山倒海,甚是骇人!特别是每年三月三、大风暴前后,此处沉舟事故,时有发生。因此船家来观咀避风浪者咸进观敬香,请求钟仙施法,平息风浪,保佑平安。

  钟成观毁于兵燹,今在旧址重建,但规模不比从前。



                阳新古八景之宋山樵唱



  宋家山位于县城东南约20华里处,绵延20多里。山上山下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漫山遍野,一片林海,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风景十分秀丽。

  当时县城及四邻居民约五万人左右。穷户则以城外的五里湖、十里湖所产的芦苇杆、芭茅杆为主要燃料,而一些殷实户、商贾、船户则以烧杂柴为主,还有专做木材生意的客商,大量收购木柴运到长江下游一带销售。因此,宋家山成了柴林山地,采樵者络绎于途。叮叮的伐木声,嗤嗤的锯木声,不绝于耳。而采樵者,兴之所至,引吭高歌,此唱彼和,歌声回荡在崇山之中,山鸣谷应,飞传数里。此情此景,感人至深,因名此景曰“宋山樵唱”。

  明代武昌府通判富宁有诗赞曰:


            叮咛斤斧响晴川,缓缓行歌意自便。
            涧底苍龙应熟听,洞中白鹿不成眠。
            声闻野寺朝随伴,调转云崖晚息肩。
            但幸太平无一事,烂柯何必问神仙。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14:1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阳新古八景之黉序秋香




  黉(音红)宫为孔子庙(文庙)之尊称,又称儒学自唐至清,全国各县皆建有孔庙。阳新儒学,位于县城小西门外(今实验中学所在地),自北宋神宗熙宁年间重建后,数百年间,有毁有复。至明末清初,始有七省经略史吴甫生(阳新人)献其私地,扩建文庙;迄咸丰五年(1855)又由翰林院编修陈光亨(阳新人) 亲自督理,重修一次。其主体建筑为“前厅”、“大成殿”、“崇圣祠”、“鼓乐楼”(又称古月楼)。两厢建筑分为“东庑”、“西庑”。正厅外的丹墀下,为一半月形大鱼池,池内蓄满清水(又名泮水),有一座洁白宽厚的石拱桥,从池上跨过,直通正殿。庙的四周筑有由大块红砂石砌成的大围墙。墙身内外都涂以红垩,人称红宫。红与黉通间,实名黉宫。“序”乃学府。墙内植有多排桂树,一到中秋前后,满园桂花,清香飘逸,其景非常优雅,来此瞻仰和游览者络绎于途,故名其为“黉序秋香”。

  前人陈遇英有诗赞曰:


                 闭宫巍焕丽天章,紫气氤氲毓秀长。
                 望里金茎龙卧地,墀端玉笋凤毛翔。
                 千年俎豆流声远,万古人文被泽昌。
                 丹桂一枝攀在手,圣灵到处发秋香。


                  阳新古八景之南市渔唱




  南市,在富水下游的西南岸,离县城约十华里。当年是滨临富河与南河的小集镇,是北煞湖、东西湖、碧湖塘、东春湖(后三湖统称南湖)鲜鱼集散地,相当热闹。离集镇数十步远就是富河。春夏之交,河、湖水涨,汇通连接,鱼群从长江沿富河游来,或入大湖,或入深河。河上湖面往来渔船数以百计。渔民张网滑钩、拉网扳罾,寻机追捕。他们边撒网,边唱歌以助兴,因名此景“南市渔唱”。

  前人姜隆福有诗赞曰:


                     城绕南湖景物悠,芦花浅水泊渔舟。
                     数声短笛惊沙雁,几曲狂歌动野鸥。
                     饱食烹鲜频唱和,兴酣沽酒交传筹。
                     浩然共乐升平世,图画天成一望收。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14:1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阳新古八景之谢墩夕照




                        
                 河州直出水环中,万景烟波倒影空。
                 三面风光分上下,半山日色隔西东。
                 残霞乍映千门紫,落彩轻余两岸红。
                 独惜谢公踪迹杳,有怀薄暮欲临风。



  上诗为前人吴振绪咏景之作,对“谢墩夕照”的胜景作了概括的写照。

  从县城出富川门,沿富河向东走,不到三百米,就有一座大土墩,墩下为巨岩组成,直伸河中。墩上有祠,名“叠山祠”,为纪念南宋义臣又是诗人的谢枋得(1226—1289,字尹直,号叠山)而建。谢因抗元兵败,被当朝权奸贾似道流放到兴国军来。谢筑室于此,招生讲学,故名此墩为“谢公墩”。

  谢逝世后,州人念其忠,就其旧居改建祠以祀之。明万历中,知州杨士元广其地,建“叠山书院,(两层楼)。以作永久纪念。当谢公在世时,就辟有简陋书院,从游学生,朝乾夕惕,苦学苦练;院外墩上,夕阳斜照。谢公课余之暇,放竿垂钓。傍晚,墩旁高杆上,船会每晚派人悬一红灯笼。入夜,灯光四射,河下来往舟楫,均以此为”航标,故有“谢墩夕照”之称。此祠已毁于军炮火。

                   阳新古八景之杨林晚渡




  过富河大桥,沿五里堤南下,将到化肥厂时,两山排开,宛如斧削,阳新至瑞昌的界浮公路从山口行进。百年前,这里山口一带,曾是一个很热闹的集镇,名叫“杨林铺”,离县城五华里,为南来北往必经渡口。那时从南乡一带到县城,须经两道渡船。一道是杨林铺过九汊港至五里堤,再由五里堤过富河到县城。大水天,五里堤全部淹没,则从杨林铺横渡五里湖,穿过富河直达县城。因此,每当夕阳西下,要到县城的乡客,或外出归城的镇民,都相继集结此地,等待过渡。这时,水面上,三、四艘大型木渡船,在夕阳照射下,你来我往,摆渡不停。舟子摇浆、撑蒿,汗流如雨,过客满船,吵吵嚷嚷,热闹非常。故取此景名“杨林晚渡”。

  前人潘道闵有诗赞曰:


                  日暮杨要古渡旁,往来人唤扁舟忙。
                  橹摇深渚烟霏白,帆挂中流月昏黄。
                  树色朦胧迷远岸,星光灿烂照飞航。
                  乘风莫道济时晚,破浪腾空万里长。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14:1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
七峰巍巍气势雄 明月悠悠照禅宗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吴建新 文/摄

  七峰禅寺位于七峰山原始生态保护区北麓,七峰山第一峰就在寺院后背部。这里山脉雄伟,山川起伏,风景秀丽,不仅在鄂东南地区丛寺院中知名度很高,也是黄石地区最有影响的丛林寺院之一,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1200多年来,古寺历尽岁月沧桑,依然香火缭绕,是黄石地区较有影响的佛教旅游圣地之一。

  阳新丛林寺院之首

  阳新县志记载,公元780年(唐德宗元年),百衲祖师到七峰山创建禅林,距今1227年,成为鄂东南地区最古老的丛林寺院之一,为阳新丛林寺院之首。
  12月初,记者再次与阳新佛教协会会长、阳新知名慈善家证道法师来到七峰禅寺。证道法师告诉记者,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原来,证道法师14岁就在这里剃度出家。
  证道法师介绍,唐德宗元年,一位叫百衲的高僧由青海靖州龙尾山一行4人来到湖北阳新境内,见七峰山山峰峻秀,山脉雄伟,气势磅礴,前雅后巍,叹曰:“卓哉、美哉,不愧为优胜之地也!”故此立足七峰山北麓,准备创建寺院。
  原来这里山下已居住了欧阳姓氏,百衲向其化得一袈裟之地,一人在此结茅为屋,编竹为篱,搭起一座茅寺,敬供一尊观世音菩萨,每日坚持静坐,合掌念佛。说也奇怪,百衲祖师不吃米粮,全凭自种芋头为生,身着一件衣衫补上加补,确有百衲有余,从而奠定禅林之基。
  公元813年,第二代和尚云海禅法师善讲经释义,弘扬佛法,并主持修建了大殿、禅房一斋堂。到公元895年,七峰禅寺又出了一位高僧,他就是该寺的了空法师。据说,了空法师不仅精佛学,还擅长书画,亲笔书写了“七峰禅林”,寺院进入鼎盛时期,之后,又扩建大殿、藏经阁、讲经堂等,僧从过40余人,土地50余亩。明末清初,寺院遭到兵燹,后重建。1946年,传昌法师主持该寺院,到1985年,寺院面积耕地9亩,山场60多亩。

  古刹盼开发

  “林海扬波漾日新,七峰古寺氵邑清尘,青松古柏环山翠,异草奇花满院春。偈语梵音堪悦耳,晨钟暮鼓可怡神。多年古刹灵光灿,善旨淳风化万民。”这是一位游人游览七峰禅寺后即兴写的一首诗。据七峰禅寺28代传人印德法师讲,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在此游览留下了墨宝。2007年春,七峰禅寺又收到许多社会名流、文人与雅士的诗联,他们将该诗联汇集成册,专门出版了一本《七峰禅林诗联集》,在鄂东南的丛林寺院中影响很大。
  漫步七峰禅寺,在这里不仅能体验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内涵,还可欣赏到巍峨的七峰山,让人流连忘返。据介绍,七峰禅寺还培养了许多佛教弟子,其中阳新、大冶寺庙中的住持有70%以上是当年传昌法师座下弟子,还有许多在座弟子在全国各地寺庙中也担任住持等执事。
  特别是1947年,七峰禅寺在当时举办了为期38天的传戒大法会,来自鄂城、大冶、阳新、通山等全国各地的求戒弟子达300多人,传昌法师主持讲经传戒。有资料记载,此次法会盛况空前,对鄂东南佛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昌法师因此获得鄂东南佛教史上重要开创人的美誉,被当时鄂城、大冶和阳新信众们称为“三县和尚官”,成为鄂城、大冶和阳新寺庙佛教弟子的摇篮。
  记者在七峰禅寺看到,这里的环境幽静,青山、翠竹、古柏相映成趣,丛林中还掩埋了从唐代到现代的许多僧人古墓。印德法师带记者一一偈拜,怀念那些曾经为佛教事业与佛教文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僧人。
  无独有偶,印德法师秉承了百衲法师的优点,勤俭持庙,在寺院山前山后种植了很多的芋头,那些芋头个个圆润饱满,吃起来真是回味无穷。临别时,记者询问,古刹前面怎么有那么多开矿的,将进古刹的路破坏得坎坷不平,大煞古刹风景。印德法师一声长叹。
  一位信众告诉记者,原来,这里发现矿石后,一些私人矿主就在此安营扎寨,不断开采,不仅破坏了古刹周边的环境,还危及古刹的安全,难怪记者发现,许多古墓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据印德法师讲,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在古刹地下就听得到隆隆的放炮声,有些建筑开始出现裂痕。
  记者想,这么一个有着1200多年的佛教圣地,又是七峰山原始生态保护区主要的景点之一,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为什么就没有人制止这种乱采乱挖的行为,还佛教圣地一个清静、优雅之地呢?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23:4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
小山村“藏龙卧虎”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吴建新 文/摄
  距阳新约30公里,枫林镇8公里的漆坊村有一个陈姓小自然山村,只有40多户200多口人。然而,在清朝咸丰年间,这里曾出了一个显赫的家族,他就是被当时人称“铁御史”陈光亨的故里下陈自然村。因他与咸丰皇帝有一段师生之情,陈光亨辞官归乡后,咸丰皇帝特拔国库银两专为陈光亨修建了一栋国师府。如今,该府第虽然损坏不少,但其独特的民居建筑和室内装饰雕刻艺术,都依稀可见,彰显了一代国师在当时享有的极高权力、以及独有的建筑风格。
  据阳新县志记载,陈光亨生于清嘉庆二年,字衡书,号秋门。1826年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任武英殿协修道纂修官。1832年,授翰林院编修。1838年,补山东监察御史。1839年,其奏请饬禁臣僚竞认“师生”,结纳营私风。1840年,其先后奏请饬查湖北恶吏孙楚镛残害民众及四川贪官刘有仪,吴勤邦搜括民脂劣迹,并弹劾军机大臣穆彰阿不法行为,人称“铁御史”。1841—1842年间,其巡视北城,结案500余起,一时权贵显赫。然而,正是陈光亨弹劾穆彰阿的奏折在皇帝那儿留中不发,“年方五十,遂毅然挂冠归林下”。
  昨日,记者走进了这座当年显赫一时的国师府。今年66岁的退休老师、陈光亨后人陈作新老人介绍,据记载,国师府建于咸年初年,整个建筑图样,出自京都宫庭,房屋占地2000多平米。经当年咸丰皇帝特许后,正厅大门高270.3厘米,宽163.5厘米,门坎高30厘米,大门高九尺有余,八抬大轿进出自如。在大门两侧,各有一面石鼓,高一米多,分别置于两侧门墩上,鼓的倒壁上,雕有石狮头像,翘首向天;鼓面凿有人物花木,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跨进大门,天井周边八角上的八只石狮子,形态各异,据说是依照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而建。天井四周的六块护栏长石上,双面分别雕有四条蟠龙,两两相对,其造型似秦汉时期玉雕手法,龙首高昂,龙身卷曲,四肢飞动,极具夸张,如奔如飞。每条龙尾折回首,头尾相接,回曲成长园,据说,这是获得咸丰皇帝恩准的,一般民户是不能有这种装饰。整个石刻浮雕,工艺精巧,造形独特,别具风格,人物神态毕现,官服绣画工整,现场背景逼真。如此精美的图画和石雕工艺足见阳新当年雕刻工匠高超的精湛艺术。
  站在大厅,抬头仰视,整个大厅顶部的大梁上的木刻,似长虹和腾龙,金鸡凤凰分左右置于立柱横梁的接合处。正厅堂上,挂有“光禄大夫”、“太子少保”,以及刑部事务王鼎书赠的“忠孝传家”大匾。四周看梁上的人物山水木刻,一幅木刻就是一个生动历史故事,如“月下追韩信”、“千里走单骑”、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有“岳母刺字”、“孟母断机”,有“武松打虎”,“当阳救主”……可惜这些木雕于“文革”被毁不少,现留残痕,清晰可见。两侧厢房共有木门二十四扇,每扇门的木隔中有“十”字形花芯,四角嵌有4条个龙头,共有龙九十六条,为“国师府”增添了庄严色彩。据说,这也是一般民户不允许的。
  穿过侧门,便进到左中堂。这是一进三幢的连七住房,共31间厢房。门首的前厅上一块大匾由曾国藩所书“笃罄”,但在上世纪60年代初,村民将该匾用于搭台抗旱,据说现藏在一村民家中。正厅和连七屋的所有地面,全由石灰、黄土、细沙混和糯米粥手工捶成。地面至今平如水面,光滑为镜。在春夏雨季,地面干爽不上潮。
  陈作新老人还介绍,西出旁门,便是后花园,花园占地约2亩多。当时有绿荫为盖的桂花树,高大、挺拔的白果村,屹立在园内西、南二角,还有从洛阳运来的牡丹六十四棵、六十四色。春天兰花清香四溢,夏天栀子花沁人心脾。可惜整个花园在抗日时期,被日本鬼子烧光。老人还告诉记者,当年,陈光亨为迎接咸丰皇帝在京城特制了一块雕有九龙戏珠、光亨公亲书“当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红木万岁牌,可惜在4年前被人盗走,让陈氏后人十分惋惜。
  记者翻阅阳新县志,据载,回到故里的陈光亨尽管是一介布衣,但仍为当地百姓做善事。1847年,兴国州发生水灾,陈赴省请领赈灾银45000两,从夏口购粮公发饥民。1851年,为教育英才而宣讲富川书院。1855年,开始纂修《兴国州志》。1878年卒于家中,著作入《养和堂遗集》。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23:25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深山隐藏“大宅门”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记者 吴建新 文/摄
  排市镇是阳新县最贫困的一个山区乡镇,据一位乡镇干部说,该镇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足5万元,相当数量的村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在该镇后山的下容村,更是一个经济贫困的小山村。但该村早在明清时期,却出了一个富裕大户李氏家族,他们在祖人基业的基础上,又用50年时间建造了一个集居住、娱乐、防御为一体,占地3000多平米的大宅院。历经300多年的风霜雪雨,大宅院依然保存完好。

  群山中的明清古民居

  排市镇距阳新县城约40公里,沿着排市后山蜿蜒的山路进入绵延的群山之中,爬行约20公里,来到了下容村。从山巅向下俯看,在山脚下有一座古朴的建筑群落,便是鲜为人知的阚家塘李氏家族院落。它座北朝南,依山而立,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沿路盘旋而下,只见这是一个长约100余米,宽约20米的整体建筑群落。其正面有三个大门,一条泉水叮咚从屋前淌过,好似一幅清风幽谷的山水画。
  村主任李名德介绍,这就是下容村的阚家塘自然村,整个自然村中除一户人家姓丁外,有70户李姓,均为先祖李克瑞的后裔。据李氏族谱记载,明代公元1580年,李氏由江西瑞昌迁居此地,初建时只有百余平方米、独一天井的联五建筑。公元1752年,即清乾隆18年,李氏第7代后裔李克瑞降生,他自幼好学聪慧,曾参加两次童子考试,成绩优异。但他却不愿迁累父母,中途辍学从事茶麻生产与贸易,苦心经营数年,终成就事业,便在祖母墓地阚家塘祖业的基础上,扩大基业,并过着隐居山野的生活。
  李主任告诉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该自然村李氏后人不吃狗肉。相传,李氏第28代世祖李日照,与妻子熊氏前往普门寺敬香求愿,跪拜时,跟随主人的家犬竟仿主人模样长跪不起。李日照见此,异常感慨,“狗如此通晓人性,与我共同祈求家族兴盛,真乃仁义之犬,”并立下誓言:“从今以后,我族人等永不食犬。”

  50年建造宏大建筑群

  李名德主任介绍了这座古建筑院落的特色。李克瑞在世85年,修建此宅院就耗费50余年。族谱记载,李克瑞先后生有6子,除二子五岁夭折外,其他5子如五虎呈祥。李克瑞又相继沿左、右和正面三个方向修建起自己的居室、会客室。横向每五间房屋就有一道青砖防火墙直达建筑顶端,即便是出现火灾,损失也仅限于五间房屋,不会殃及其它。整个建筑中,共建有108间房屋,可生活40余户、200多人口。为解决江南多雨水的问题,在排水方式上,采用36个天井,各天井又与正门暗沟相联。在采光手段上,院落朝外只留倒喇叭开孔,既起到防御的功能,又能最大限度地采光和通风,而房间向内各木窗则一律使用精制木雕或木棂装饰,既美观大方,又改善了室内采光。
  李氏家族院落内的房间可分祭堂、公屋、客堂、厨房和起居室五种类型。祭堂、客堂是一般家族人的禁地,客堂的装饰更为其它房间所没有,木雕藻井、雕花木窗、精巧木楼,将主人善待友人和宾客的商人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公屋为家人活动场所,遇事聚会和操办家族大事,平日保持洁净,严禁家禽入内。而起居室,则无论长幼均为同等规格的面积。五个儿子和后代,都以确定面积使用并传承。由此,不难看出家族中封建礼教等级的森严,同时也透着儒家平等和睦的道德气息。
  李克瑞待人诚恳宽厚,乐善好施。一生置有大量湖泊、田地与山场,遍及阳新全县,仅朱婆湖、宝塔湖拥有的水面就达数万亩。同时在蕲春、排市、龙港等地拥有数千亩田地,年收租不下万余担。而这些收入是以五个儿子所占有的家庭股份平均分配的。这种分配形式一直延续了近300年。
  就是这个庞大的建筑群落,虽依山而建,但从外观来看却如修建在平地一般。36个天井自成单元,连着各自的厢房。正面三个大门纵向可进入房屋的最幽深处,同时又与三条横向的环廊相交,那108间厢房就镶嵌在这三纵三横网络之间,尤如一个小巧的城堡。当紧闭左、右大门,一把铁锁便可将院落中的一切封存在这深山里的城堡之中。整个规划布局,昭显着院落主人追求归隐山野成一统,子孙满堂乐融融,世外桃园,人间天堂的意境。整个老屋虽然有三个大门,全屋的人家能用一把锁锁起来,家家互通。所有的巷道、36个天井、20副门框全部用自然青石手工打制铺砌而成,最大的石块有4米长1米宽。由于该屋合理安排堂屋,既有集会、娱乐、歇凉、取暖的场所,又有公用客厅、厨房、茶楼和女人行走的屏风小道;既有大堂屋也有独立的小四合院;既透光、通风,又能遮雨,雨天串门不湿脚。在建造工艺上,雕刻精美,还有绘画和匾书相称,让观者无不称奇。

  “多病”老宅盼抢救

  最后,李名德主任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份,省市县有关部门到该地考察时,提出要把老宅作为文物保护好。但是,该老宅毕竟历经了300余年。岁月无情,虽然大部分保存完好,也有许多屋内的建筑出现了垮塌,有的出现了严重腐烂。2004年12月,三个大门中的一个倒塌,面积约400平方米,心急如焚的村民束手无策。另据介绍,由于村中经济十分薄弱,村民贫困,有不少村民开始外迁。他们呼吁有关部门对一些腐烂破损和坍塌的部分进行抢修,保住这座隐藏在深山之中的家族式古建筑群落。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23:26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枫林镇上神奇古民居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记者 吴建新 实习生 邓荟 文/摄
  阳新县有一个枫林镇,该镇地处湖北和江西交界处。相传早在宋代时期,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在阳新的半壁山留下“楚江锁钥”四个大字后,途经阳新枫林的坳上柯(即坳头村)进入江西,一路上留下许多故事。为此,兴国知府还专门在富川街码头修建了一座怀坡桥。几天前,听人说,枫林镇坳头村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在当地很有影响,还有不少的专家来此考察,甚至有人企图高价买走这座古民居。
  记者在一位镇领导的带领下,沿着蜿蜒的山路,翻过一道道山坡,汽车在翠绿的群山中穿行。约几十分钟后,来到了坳头村,一座青砖黑瓦气势宏伟的古民居立即展现在眼前。
  古民居的主人柯愈植老支书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据了解,柯愈植老人原是该村的老支书,1994年退休后,就和老伴一起守着老宅,4个子女在外地打工去了。老支书介绍,这栋老宅占地面积约2400多平方米,呈扇形结构,前面有5个大门并排,进屋后,每个大门内都是一进三重,共有大小房间60间,天井29个,相传为明末清初,柯氏家族中柯道曙兄弟五人所建,距今400多年了。
  在老屋外墙的屋檐下,大都画有各种飞禽走兽,或回文相连,或花鸟虫树,或人物典故等。老屋内,一些梁木、屏风、窗台和石柱上也均雕有栩栩如生的花鸟人物,或寿字、或龙形、或铜钱状花纹,做工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老支书讲,该老屋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排水十分讲究,它是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五行八卦而建,十分科学合理。老屋大小房间60间,天上的来水均由屋内29个相互连接的天井排出,再由天井池中相互相通的暗道排向屋外。即使再大的雨水,屋内也能保持干燥,而且屋内回廊巧妙相通,既通风又能很好地采光,这在现代民居建筑中是难以看到的。
  老屋内有一块巨大的匾牌,上书:南极寿星。老支书介绍,这是在清光绪年间,其一位祖人100周岁时族人所赠,据族谱记载,柯氏家族大都长寿,柯愈植的母亲活到了97岁,父亲活到了88岁,如今64岁的柯愈植身体十分的硬朗,家中的一切农活均由自己和妻子共担。他63岁的妻子陈妹老人告诉记者,今年初在她的身上发生了件奇事,她的身体原本并不好,患有多种常见疾病,去年底,她的头发全部掉光。没想到,今年初头发重新长了出来,而且是一头的青丝,又浓又密,一夜之间病痛全无,如今已有4个月没有生病。据村民介绍,这位老支书一生乐善好施,不计得失,村民们十分敬重他。
  老支书还讲了两个小故事。抗战时期,他家住了一个团兵力的中国抗日军队,指挥部也设在他的家中。有一天,日军出动了飞机,企图将其房屋炸毁,投下几枚炸弹后,结果将其周围的房子给炸了,至今,大门口还留有一个弹坑。前年,有一位江西商人慕名来到他的老屋,考察过几次后,提出以每平方米2000元的价格买走整个老屋,他和妻子拒绝了。老人说,他们对老屋怀有深厚的情感,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那几年,村里流行盖楼房,几个子女也希望拆掉老屋,但遭到他们的反对。如今,随着视野的开阔,孩子再也不提建新房的事了。
  老支书还说,这几年来,省、市、县有关部门带来了不少的专家来考察,专家希望他们对老屋进行妥善保护。为了保护好老屋,他们每年要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500多元对受损部分进行维修,但是,毕竟年代久远了,需要维修的部分太多了,他们己经无法承受了。
  老人说,不希望这栋古民居在他们的手中毁掉,这是祖先为后人留下的一笔巨大财富。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23:27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
古村:村童们嬉戏的天堂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吴建新 文/摄
  阳新县王英镇王英地处三溪镇与王英镇交界处,站在村头,王英水库大坝历历在目。这是一个建于唐太和元年的古村,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古村中仍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老屋,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古村依旧,顽皮的村童在古老的土墙上嬉戏玩耍,帮父母干活,过着与城里的孩子不一样的生活。
  记者两次走进了这个古老的村庄。59岁的村民王能生介绍,2004年该村原归三溪镇管辖,称车前村,随着王英镇仙岛湖的开发,由于该村地处王英水库,又是古村,加上这里有独特的天然景色,还有一个风景优美的通天泉,后划归王英镇,更名为王英村,村中多为王姓。
  通天泉隐藏在万绿丛中的凤凰山下,泉水湍急清澈,冬暖夏凉。在通天泉洞口两旁,古藤缠绕着参天古木,遮天蔽日,是村中孩子们嬉戏的好地方。据村民介绍,相传在明朝正德年间,正德皇帝与当地美女凤姐游历此地时,被这里美景吸引,他们在此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于是,这里的村民在洞口右边凿石龛,塑其像,以示纪念,至今古迹犹存。在洞口左边有一个“淹马潭”。相传,在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兵败后,退至凤凰山下的通天泉,闯王的坐骑不幸跌至通天泉的深潭淹死,于是此潭被村民称之为“淹马潭”。每到暑期,这里就成了村里孩子们的天堂。
  2004年9月的某一天,记者去三溪藏和村采访时,途经该村时,就被该村古朴的建筑和童话般的景色迷住,尤其是看到孩子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天地间玩耍时,心里就有一种感动。
  时隔近两年,今年的7月5日,记者再一次走进古村,古村依旧,只是原来的“通天泉”已被开发成一块避暑和休闲的“洞穴”。在记者看来,这一开发,也许是由于缺少规划和资金投入,竟破坏了原有的天然美色,缺少了一种滋味。
  古村里的孩子的生活是单调的。男孩多喜欢在村中的土墙头或村头村尾无拘无束地玩耍,掏鸟蛋、捉蜻蜓,抓泥鳅,钻进“通天泉”的石洞里戏水纳凉。女孩大都要帮助父母在小溪里洗衣衫、或洗菜做饭、或带好弟弟妹妹,让父母安心地干农活或在外安心打工。她们小小的年纪早已干起了家务活。偶尔,她们也会像村中的男孩子一样,在烈日下“疯”一回,做一个“野丫头”。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23:29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500万元买不走的精华标本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吴建新 文/摄

  梁氏宗祠引起学者关注

  距106国道阳新县段白沙镇梁公铺不到一华里,有一座历经三百多年仍保存完好的梁氏宗祠。,该宗祠占地面积为2461平方米,飞檐斗拱,白墙黑瓦,在蓝天下显得十分气势恢宏。
  今年72岁的梁勋武老人原是阳新县城的一名中学教师。据老人讲,在北宋时期,他们的祖先从山东迁至阳新白沙后,在此落业了1一千多年。清康熙年间,梁姓出了一位高官,此人叫梁勇,属正二品,1698年,梁勇锦衣还乡,招集梁姓族人募捐开始修建了这座宏大的梁氏宗祠。后又经乾隆和嘉庆年间的扩大,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民国战乱时期,宗祠无从管理,很多梁木腐烂,好在在抗战结束后,重新做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解放后,被作为政府粮仓,但在文革间,一些雕刻精美的桓梁遭到不小的毁坏。改革开放后,宗祠终于回到梁氏家族,梁姓族人集资40多万,对损坏部分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并安排人专门管理,才使宗祠历经三百多年不倒。
  昨日,记者走进了这座宗祠。,只见这座百年宗祠仍旧气势非凡。梁勋武老人说,当年设计时该,宗祠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设计的,大小房间100余间,大间套小间,每一间房屋用回廊相连,设计十分巧妙,如果没有人带领,容易迷失方向。据在此管理了6年的马婆婆讲,不少客人进去后,不知道怎么转出。每到农闲时节,梁氏族人喜欢集聚在宗祠里谈今论古,遇到一些重大节日,梁姓族人就在里面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或祭祀活动,十分热闹。
  由于梁氏宗祠的完好保存,开始受到一些对古代建筑感兴趣的学者们的关注。据梁勋武老人还介绍,几年来,他们接待了武汉大学杨国安博士多次率学生此实地考察和研究,省市博物馆专家也多次至此考察。,还有人愿意出资500万将该宗祠买走,但遭到梁姓族人的坚决反对。
  为了弘扬梁氏宗祠文化,梁勋武老人今年5月,还专门到安徽参加了全国梁氏文化第二届研讨会。老人还高兴地说,今年9月8至10日,他还将代表梁姓参加在西安举办的世界梁氏宗亲总会,参加的代表有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等国家和地区。



  宗祠文化期待保护

  在阳新地区,仍有不少的宗祠保存完好,如三溪镇的立中邹氏宗祠、洋港的陈氏宗祠、太子镇上庄的徐氏宗祠和李氏祠堂、龙港河东的肖氏宗祠和梧塘的洪氏宗祠等等,这些宗祠大都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大都雕梁画栋,制作精美,形成一种独特的宗祠文化。   
  据介绍,国史、方志和宗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宗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祠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发展到了高峰,成为普通百姓家庭祭祀祖先、议事和婚丧喜事的专用之所,到后来,又发展成为学堂或私塾。同时,有的宗祠还建有风格独特的戏台。
  作为民间保存最好的建筑艺术和各种工艺艺术的古建筑群体精华标本,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记者还在采访中看到,阳新有许多宗祠由于年久失修,逐步腐烂坍塌,变成残垣断壁,或一片废墟。主要原因是百姓没有财力修缮。同时,一些村民对宗祠还缺乏保护意识。希望政府对阳新一些有价值的宗祠进行一次摸底,切实保护好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宗祠文化。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23:32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
肖氏古建筑群:穿越六百年的经典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吴建新 文/摄
  距阳新县浮屠镇约6公里,有一座付家山,相传在明朝时期,该地出了一位显赫的知府,不知道什么原因,当时人丁兴旺的付家子孙,一夜之间消声匿迹,除了在山腰间留下一片废墟和一堆瓦砾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相反,在付家山脚下,崛起另一个家族,这就是后来人丁兴旺的肖氏家族,今天的太泉村肖家湾。

  隐身青山中

  太泉村肖家湾实际上离浮屠镇不远,距106国道约几公里,一条泥泞的山路,似乎阻断了对外联系,显得十分的闭塞。

  太泉村肖家湾依山而立。被青山环抱。一片古朴的民居就隐藏在这青山翠绿之中。一条叮咚的泉水从太泉洞涓涓流出,使整个村庄显得静谧、和谐。

  站在肖氏祖堂中仰看,只见梁上的斗拱十分具有气势,没有用一根铁钉,梁上雕刻的各种图案栩栩如生,门口有雕刻精致的石雕和宽阔的月台,进去后,更是别有洞天。以祖堂为中心,左右延伸,厅堂相联,巷道全是石板连接,四通八达,呈梯级展开, 由于巧妙结合,又各自为户,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

  在各厅堂和房间里,无论是木梁、门窗、屏风,还是石墩或石柱,均雕刻有寓意吉祥的图案,美且精致。在民居中央,有一个称之为“官厅”的地方。据村民介绍。该官厅,是当年由30个能工巧匠用3年的时间才修建而成。官厅在上世纪80年代坍塌了一部分,官厅正中的一块清康熙年间制作的,名为“师俭堂”的溜金巨匾如今保存在一村民家中。

  村后,有一座山,名曰“太泉垴”。该山上怪石嶙峋,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在山下一座巨大的无碑古墓旁边,有一个太泉洞,该洞深不可测,泉水从洞中不断流出,然后流进村庄。洞口处有一株千年古樟,村民说,从古到今,该处都是村民歇息纳凉和聊天的好地方。

  600多年风尘洗刷

  据村民肖树高和村支书肖绪雄讲,太泉村肖家湾有120多户人,1000口人 均为肖姓,是西汉时期萧何之后。族谱记载,萧何为肖氏家族21世祖,祖籍为江苏沛县,600年多前,肖氏祖人一个分支从江西武宁迁至阳新的龙港。当时,肖氏祖人在此以卖斗笠为生,有一年,祖人路过太泉垴时,一阵风将一顶斗笠吹进了太泉垴太泉洞的悬岩边上,次年,祖人再次路过此地时,发现该斗笠如初,断定此处是风水宝地,于是,从龙港再迁至此。

  公元1402年,肖氏迁到太泉垴时,此地还有一座付家山,付氏家族出了一个地位显赫的知府。于是,肖氏选择了在山下的太泉洞边安家落户。逐步建起了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巧妙地将泉水引向村庄,将村庄环绕。肖氏族人从此在此安居乐业。明末时期,付氏族人不知何故,一夜之间,在付家山消失,留下一团迷雾,而肖氏家族却人丁兴旺。明清时期,先后出了不少文武举人,门前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

  肖绪雄讲,该村大都是明清时期留下的建筑,原有东南西北4个古石门,像一座城堡,泉水绕门前屋后流淌。1938年,日本鬼子打进该村时,村民躲进了村中古人用于排水的地沟里才逃脱此劫。上世纪60年代,太泉洞的泉水十分丰沛,村民能在村中的泉水沟中看到鱼儿,或在太泉洞里钓到很多鱼,有很多的乌龟和甲鱼。上世纪70年代,由于邻村打了一个深水井,导致太泉洞的泉水锐减到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大炼钢铁时,村中上万棵古树也被砍罚。现在只留下了10多棵。前几年, 一位村民建房将最后的一道古石门拆除。留下了许多遗憾。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23:31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
两座古刹的难解之谜
来源:东楚晚报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吴建新 通讯员 洪坤 文/摄
  太子镇有个樟铺村,距村不远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千年古刹,名曰沙湾寺,村民在该寺发现了一座建筑奇特的古墓,相传古墓的主人就是传奇人物《了凡四训》的作者了凡大师。无独有偶,在太子镇东部海拔400多米的筠山的深处,也有一座古刹,该古刹建在荆山上玉印洞旁,相传这里就是当年卞和发现和氏璧的地方。它们给千年古镇带来神秘的色彩。


  秘密一:了凡大师墓葬在此?




  太子镇樟铺村,坐落在秀丽的海口湖边。走进该村,到处是一株株高大的樟树,村民讲,这里百年以上的古樟就达50多株,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古樟群,非常壮观。从该村继续向山林中穿行,约20多分钟就来到了满眼翠绿的山边,首先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一条山溪从深山密林中蜿蜒而下,逆溪而上,只见一条急流的瀑布从山中奔腾而至,就在这瀑布旁,一座高大而又奇特的古墓立即映入眼帘。


  村民讲,这就是了凡大师的古墓。古墓墓碑高2.4米、宽2米,与黄石地区其他的墓葬有明显的差异。该墓为墓后碑,也就是将碑立在墓穴的后方。该墓碑有四层楼牌,雕刻有精美的图案。上有:“东土流芳”,有对联“离尘脱俗逍遥路  潜骨藏身安乐乡”、“枕石听泉洪俗卧  乘鸾跨鹤伴仙游”。立于乾隆十七年。


  该墓还奇特在,墓后碑后竟自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土坡,面积约500平方米,近似坟冢,往瀑布的方向,还自然形成了一块近似龟头的巨石,昂首向山,远看,整个古墓仿佛一只巨龟缓缓向溪流爬行,很有动感。村民讲,该墓还奇特在,碑后的“坟冢”还能遇水长,即使遇到罕见的雨季,山上的大水冲下形成汪洋,但是从来都没能淹没“坟冢”。“坟冢”倒像一只巨龟浮在水面上。


  该古墓是否为《了凡四训》的作者了凡大师的墓葬呢?据专程到古墓来考证的东方山弘化禅寺方丈正慈法师和阳新佛教协会会长正道法师讲,了凡大师著有《了凡四训》闻名天下。了凡本名袁黄,为江苏省吴江县人,是明神宗万历年间的进士,曾在河北省宝坻县做县长,七年后升拔为兵部主管,日寇侵犯,朝鲜向中国求救兵时,他帮助朝鲜的军队打败了日寇,后反遭陷害,被迫停职返乡。在家里,了凡认真行善直到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了凡先生家里并不富有,可是却非常乐善好施,他的家居生活俭朴,每天诵经持咒,参禅打座。在这当中,了凡先生写下四篇短文,当时命名为《戒子文》,用来训诫他儿子,就是后来广行于世的《了凡四训》这本书。


  正慈法师认为,该墓从年代和籍贯上讲,此了凡可能非彼了凡,但从模糊的碑文内容上看,有些地方与了凡平生有些相近,尤其是该墓的埋藏方式与本地区差别太大,故此,该墓的主人还要进一步地考证。


  在古墓上方,就是千年古刹沙湾寺了。据记载,该寺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原寺在附近的白岩山下,1925年,一块巨石将古刹4个大雄宝殿和钟楼砸垮,后迁建古墓之上的樟树林中。站在古刹放眼远眺,满山是翠绿的密林,与海口湖相望,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村民讲,该寺与下面的气温相差5度左右,冬暖夏凉,夏天没有蚊子,解放前,曾是一些豪绅和当地国民党官员避暑的地方。

  秘密二:“和氏璧”在此发现?

  沿太子镇向筠山而行,便来到了筠山的石井村,该村口几棵高达30多米的参天古木可惜死了二棵。在一位僧人向导下,沿一条山间小道向东爬行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阳新县太子镇东部海拔400多米的荆筠山(古时称荆山)。


  在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古刹。据介绍,这就是有关史料上记载的“玉印古刹”,是卞和在此发现“和氏璧”的地方,现存有“玉印洞”。碑文记载:和氏璧是卞和在古刹后的山洞里发现后才三献楚王的。相传,山洞有一天然石桥,传说卞和年轻时是医生,经常上荆山采药,多次休息于山洞,朦胧中发觉有一只喜鹊攀在洞壁处,闪闪发光,认为是宝石,于是凿下此石块,献给楚王被砍足。后来和氏璧为无价之宝,制成镇国玉玺。王莽篡位时,与姑姑争夺玉玺,玉玺被摔破,用金子镶补。卞和后来在荆山山洞居住,被他治好病的网湖姑娘娥眉时常上山看望,愿意以身相许,但被卞和拒绝。于是娥眉将采来的莲蓬气得丢在来的山路上,化为石头,堆成一座山,叫莲蓬山(现在这里的村民常采这些有孔的石头卖)。娥眉姑娘后来出家,在荆山南边建庙,隔沟相望。


  据史料记载,卞和,湖北襄樊人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琢玉能手,他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先后去见楚厉王和武王,但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于是以欺君之罪被砍下左脚和右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宝,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又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将和氏璧制造成玉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缨将玉玺献给了刘邦,玉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玉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隋灭陈后,玉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 玉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玉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玉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关于和氏璧的来历,《韩非子》中只说卞和得璞于荆山,而荆山究竟在何处?记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其一,湖北南漳县说。其二,湖北阳新说,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荆山在湖北阳新县北五十里荆山”,并引《舆地纪胜》云:“为卞和得珍之所”。其三,安徽怀远县说。其四,安徽芜湖县说。以上四种说法,都有其一定的根据和道理,但其中恐怕后人附会的成分更多一些。因此,和氏璧真正得于何处,恐怕将是个千古之谜。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23:34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
太子镇 美丽传说穿越时空
  阳新太子镇距黄石东南约30公里,据有关史料记载,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在此建镇,如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悠长的岁月,太子镇名称一直没有改变,漫步在千年古镇的街道上,仍能窥见古镇古朴的历史印痕,在当地人口中,仍能听到很多美丽的传说。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吴建新 文/摄

  太子豆腐救太子

  相传: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立孙登为太子不久,得知当时为武昌郡的阳新县境内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此地变成一片泽国,成千上万的灾民房淹粮毁、哀号遍野,拖儿带女、走投无路。孙权忙携孙登亲赴灾区,赈济灾民。孙登一进入灾区,就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先是在此地的父子山腰搭建简易帐蓬,给无家可归的灾民一个避风挡雨的落脚之地;再就是调集粮食发给各家各户。雨停水退后,孙登又马上组织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公元240年,此地又流行一种“瘟疫”,一批一批的人腹泄不止、身生恶疮,无法诊治。太子孙登再次来到疫区施药救治。由于日夜走东家串西家,直接接触病人,结果自己也染上此病。家住此镇益昌村的娘家人王贵妃得知后,立即派人赶回家乡,在王贵妃的指点下,每天吃当地地下水制作的豆腐,抹当地一个大溶洞内的淤泥,才战胜病魔,于是在疫区推行王贵妃传授的方法,病人痊愈平安。
  太子连续两次赈灾,当地灾民深受感动,纷纷称他为“活菩萨”。公元242年,孙登病逝。噩耗传来,当地百姓悲痛万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此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寺庙,取名“太子庙”。孙权也因痛失爱子,悲伤不己,为感激此地百姓重情重义,诏令在此建镇,名曰:太子镇。
  如今,“太子庙”依然耸立在太子镇中心。千百年来,“太子庙”历经沧桑,不知道经受过多少次的摧毁后重建。但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延绵千年至今。太子豆腐也是千年不衰。
  据介绍,全镇现有数百个家庭延续了这一手工制作做豆腐的古老行当。做出来的太子豆腐,放在水里漂上一个星期即使是在高温期也不会散不会坏,无论是切、烤、煎或煮、焖、炸、冻、拌、腐,太子豆腐都不会散或碎,入口甘甜,回味无穷。所以,外地人到太子镇,不是吃野味,而是要吃“豆腐宴”,豆油、豆锅巴、豆渣样样是宝,让人爱不释口。每年年底,从武汉等地到太子镇求购豆腐的市民络驿不绝,集镇上常常出现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的场面。





  布贴画陪嫁王贵妃

  今年80岁的罗秋菊老人是太子镇上出了名的布贴画行家,老人耳不聋眼不花,每天还埋头在家做布贴画,堪称太子一绝。据介绍,老人很小的时候就随母亲学会了做布贴画。几十年过去了,老人依然沉醉在民间工艺上,常常接到一些“订单”,为一些民间收藏爱好者制作精美的布贴画。
  老人讲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国时期,灾区百姓为了感恩孙权赈灾,将当地的一名知书达理、花容月貌16岁的王桂花姑娘送给孙权为妃,孙权龙颜大悦。可灾区百姓还是觉得不够表达感激之情,于是纷纷送上各色花布给王桂花姑娘作嫁妆。王桂花知道乡亲们刚刚遭受洪涝灾害家中贫困,就别出心裁地想出一个办法,从乡亲们送来的花布中,剪下一个布角,绘制出各色图案:如双龙戏珠、鸾凤和鸣,观音下凡、麒麟送子,狮子盘绣球、鲤鱼跳龙门等图案,然后根据这些图案,搭配不同颜色的布色,粘贴成画,又在布与布的粘贴边缘,盘上金丝或银丝线,缝制成屏风、门帘、帐帘、飘带、枕头、马褂、荷包、香囊等饰物。这些嫁妆随王姑娘进入吴宫后,孙权爱不释手,赞叹为“太子布贴、华夏一绝”。从此,这一由王贵妃发明创作的民间工艺,在当地世代流传。久而久之,“布贴画”演变成了农村老百姓驱病镇邪的圣物。
  据太子镇原文化站陈站长介绍,太子布贴画,以其精湛的手工艺、逼真的图案、独特的制作斐声中外。上世纪90年代初,太子民间艺人制作的《麒麟送子》等作品送西欧巡回展出,有10件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






  李氏宗祠唐明皇赐姓

  在太子镇中心,有一片老宅,至今保存完好,走进老宅,建筑宏大,气势非凡,宅中有不少老人和小孩在玩耍,安然自得,老人们告诉记者,这就是有名的李氏宗祠。
  听老人们讲,三国时期,“太子庙”建成后,方圆数百里的香客纷纷前来烧香拜佛。“太子庙”终日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为了方便远方香客的饮食起居,也为了怀念太子孙登的英年早逝,孙权拨重金在“太子庙”旁建一座大型驿馆。该驿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似宫殿,又似庙堂。正堂一进三幢,雕梁画栋,蔚为壮观,亭台楼阁,美仑美奂,壁画石刻,栩栩如生;外观一波三折,飞檐如鹰,冲天欲飞,拱顶似月,喷薄欲出,廊柱门楼,虎踞龙盘,九九八十一间偏房,宾至如归。
  传说唐明皇李隆基有一年路过此地,游历了“太子庙”后,来此驿馆休息,对此处建筑的雄伟、布局的精美大加赞赏。当驿馆负责人请他御赐墨宝时,他不加思索地在第一幢的大门上写下一个“十”字,第二幢的廊柱上写一个“八”字,第三幢的屏风上写下一个“子”字。众皆不明其意,面面相觑。这时,唐明皇身边的宦官高士掸帚一甩,高声宣曰:“圣旨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庙旁驿馆,大有皇家建筑风范,为便于加强保护,使之不受侵害,特赐该驿馆为李姓。钦此。”众人恍然大悟,纷纷跪伏谢恩。
  自此以后,这座庞大的建筑就逐步衍变成为太子镇附近一带李姓公有的“李氏宗祠”。为了保护好该宗祠,李氏家族成立了专人管理,共同出资对该宗祠进行管理和修缮。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23:36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点评

这三个故事杜撰得很滑稽,心情可嘉,水平幼稚,读来汗颜。  发表于 2012-7-23 11:0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4: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
又是一年三月三 富池庙会祭甘宁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吴建新 文/摄

  “三月三”庙会盛况空前

  每年富池的“三月三”庙会盛况空前,并且延续了一千多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
  农历三月初二,记者提前来到了富池镇,很多年前,记者曾在来过几次,印象最深的是富池江边的那条老街,现在几乎被一栋栋水泥钢筋屋所代替了,原来那条光润的青石板巷也铺上了水泥,只是一些残垣断壁似乎还在诉说着昔日的历史。
  吴王庙也称昭勇祠,供奉着甘宁和夫人的塑像,今年68岁的宋炳炎老人介绍,相传,三国吴黄武元年,东吴大将甘宁作战在富池身亡,为纪其功,建庙于此。
  祭祀活动首先是在吴王庙里开始,和尚念完经后,然后给甘宁及夫人换上新衣(俗称洗澡),洗澡时,外人是不能随便入庙的,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居民进行。次日,即三月初三的早上7点多钟,他们将装饰一新的甘宁及夫人的塑像抬出庙来,前有锣鼓、彩旗,后有腰鼓队,浩浩荡荡的抬至郊外,踏青游乐。所到之外,居民摆案设香,放鞭炮迎接,一路鞭炮轰鸣,彩旗飞扬,锣鼓喧天。
  在甘宁公园,早早集满了来自阳新、大冶、江北武穴、江西九江等地的居民,他们都带着的水果、糕点、花环、香纸,穿着漂亮的服装,在公园内甘宁墓前,向甘宁塑像、墓碑和甘宁寺前敬献花环,烧香虔诚跪拜,将公园装扮得色彩缤纷。
  甘宁墓对面是一个仿古戏台,一些身穿古代服装的演员在台上翩翩起舞,一曲曲古戏让戏迷们如痴如醉。在甘宁墓前,有一片绿荫的广场,广场上立有一根水泥柱子,柱子又上捆绑着一根巨大的竹子,竹竿上挂满了红、黄、绿三种颜色、共200多个彩球,彩球下围满了男男女女,一个个翘首仰期待。
  这些彩球是有讲究的。如果抢到红色的彩球是表示生男孩,抢到绿色的是生女孩,抢到黄色的是要发财的,难怪彩球底下守候着那么多人哩。
  到下午4点多钟,随着一阵阵锣鼓和鞭炮声,有人喊:“吴王回了”,三月三庙会立即开始进入高潮。当甘宁夫妇塑像落下墓前,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挥动着双臂,一声口令:“开始”。顿时,近千名居民跳了起来,举起双手,拼命地抢摘徐徐下落的彩球。一时间,欢呼声起,广场成了一片快乐的海洋。
  据了解,甘宁墓三易其地,原古墓文革间摧毁,1985年由镇政府创建了甘宁公园,公园占地1000余亩,其中森林面积800余亩,峰峦起伏,错落有致,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三月三”庙会由来

  当地德高望重的宋炳炎老人介绍了吴王庙和庙会的来历:
  相传三国时期,东吴大将甘宁镇守富池口,由于连年战争,百姓的日子过得艰苦。甘宁立下军令:将士不得糟害百姓的庄稼,违者当斩。不料,告示不久,甘宁的饲马官没有看好战马,吃了百姓的庄稼。饲马官向甘宁求情道:“将军,要斩就斩我吧,这是我的过失。畜生无知,不应同等论罪。”甘宁素来爱护将士,也最爱自己的战马,实在舍不得杀掉,但是想到军令如山,还是横下心来,说:“我们不能没有军法,有了军法不能不执行,要不就会失掉军心,失掉百姓,必吃败仗”。说完,他流着眼泪亲手斩了饲马官和战马。
  刘备为报杀弟(关羽)之仇,搬请番王一起进攻东吴,当时甘宁抱病出战,公元222年,甘宁冷不防中了番王的毒箭,从马上跌到河里而亡。当时,番兵纷纷跳下河里,想捞尸首请功领赏,不料,天空中突然飞来千百只乌鸦,扑向番王番兵,驱赶了番兵,之后,这千百只乌鸦像一把遮天大伞,护着甘宁尸首一直到富池口的一个小港湾。
  这天,恰逢富池一个老石匠外出,经过这个小港湾,见到港湾上空乌鸦遮天,便上前查看,认得是甘宁尸首,想起了甘宁对百姓的恩情,于是,流着泪将甘宁身上几枝毒箭拨出(如今,这里称作为“拔箭港”),石匠让他的两个徒弟抬着甘宁回府,自己先走一步去给甘宁找墓地。不料,老石匠的两个徒弟心术不正。想剥下甘宁的战袍去换银子,刚一动手,这群乌鸦“哇哇”大叫起来,两个坏蛋顿时口吐鲜血,一命乌呼了。于是,老石匠召集乡亲们,将甘宁埋葬在富池大岭山下,甘宁墓的石门、石墙、石狮和石马,全是老石匠一手一脚雕成的,那群乌鸦也飞到了大岭山,日夜守护着坟墓,从不轻易开口叫,生怕吵醒了甘宁。据说,有个贪财的人来盗墓,乌鸦一齐叫起来,百姓们跑到甘宁墓前一看,那家伙早就死了。原来这群乌鸦都是甘宁的部下战死以后变的,它们从不开口叫,一叫就有歹人要死。所以,当地至今有“富池的乌鸦不轻易叫”的传说。
  人们为了纪念甘宁,就在江边建起了一个座庙,每到农历三月三,居民就自发地在庙前和墓前开展祭祀活动。到唐代,皇上李隆基下令修改寺庙,并改名为“诏勇祠”。宋政和二年,中宗皇帝册封甘宁为吴王,苏东坡亲笔提写了“吴王庙”,后陆游又撰写富池祭神文。到元代和明代有少的文人墨客、如著名的明“后七子”吴国伦等历史文人写诗题词赞颂甘宁。到了清代,吴王庙已建设得十分宏大壮观,一进三重,共有房间108间。抗日战争时期,吴王庙当时驻扎了一个正规军和一个保安团的兵力,抗击日寇,日寇用飞机炸弹企图炸毁吴王庙,吴王庙竟丝毫未损,居民认为是甘宁的神灵在保佑。遗憾的是在文革间被毁,1986年由民间集资重建而成。

  对“三月三”庙会的思考

  千百年来,阳新富池一带居民逆其他地方之习俗,选择在三月三这一天“鬼节”之中进行纪念他们心中的神灵甘宁,并且延续了一千多年,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黄石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大冶市群众文化馆馆长柯小杰副研究馆员认为, “三月三”本为凶节,有着“三月三、鬼发颠”之说,而在富池地区“三月三”却成了“踏青节”、“狂欢节”,这是一件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现象。同时,“三月三”庙会隶属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范畴,有待开发和利用。随着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意识的加强,不少的市民呼吁对“三月三”庙会进行抢救整理和发掘。因为,“三月三”民间庙会所显示的同心力,凝集力,也越来越强,尤其是近两年来,赶庙会的游人越来越多,成为黄石地区惟一的、有影响的庙会。
  富池地处黄石最东端,与江西九江交界,据了解,今年的“三月三”庙会上,有来自鄂赣二省大江南北数万名游客,给富池镇带来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另外,富池镇当天的香纸、爆竹,当天消耗了去年全年总和的三倍。以及当地的交通业,餐饮业,零售业,也在节日期间都收入不菲。如果因势利导,抓住机遇,将富池“三月三”庙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一定会做出民俗旅游品牌。

[ 本帖最后由 关注 于 2007-12-27 22:57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4-24 08:59 , Processed in 0.29489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