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论坛

楼主: 天老
收起左侧

阳新古祠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0: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
壁画及石碑
IMG_7333.JPG IMG_7348.JPG IMG_73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09: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6-12-26 09:19 编辑

成氏宗祠
图片1.png

    成氏宗祠位于龙港镇黄桥村塘下湾,南向,面宽17.6米,进深60米,面积1056平方米;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构架,两侧山墙搁檁,小青瓦屋面,滚龙墙,装斗墙砌体。正立面为两柱廊式门厅。门厅外有八字墙;门厅屋脊的后面,高高矗立着一堵与门厅宽度相等的五间三叠式砖砌牌楼。楼顶砖檐为小屋脊人字坡,红色琉璃瓦覆盖,翼角起翘;正脊中间镶嵌瓷宝瓶。牌楼小主间额文“南阳世第”四字。青石大门框,雕花石门楣顶上的托盘框白底黑字“成氏宗祠”。 宗祠一进五重三天井(月台),依次是前厅——天井——戏楼——月台——中厅——后厅——天井——享厅:
    前厅与戏楼之间为一狭长型、两水归堂的天井。前厅、戏楼各为人字坡屋面。戏台的平面呈“凸”字形,后台与前厅等宽;前台较后台窄,并向月台方向突出。戏楼前方的月台长宽分别为12.6米×10.5米,面积约132平方米,青石板地面;两侧的敞楼与戏楼的后台连成走马楼。正厅与戏楼隔月台相对,布局仿周代的“堂”:正面无墙、檐口左右各一楹柱,厅内的廉(横墙与直墙相交处)、隅(墙旮旯)暴露无遗。正厅与后厅直接相连,中间无天井分隔。两厅皆有两排石立柱,纵向排列,每排4根。立柱上部为抬梁式木构架,两侧山墙搁檁。两厅皆不见屏风,故宗祠内可从前到后一望无余。后厅与享厅之间的天井两侧也有鼓乐楼。从天井两侧拾级而上便是享厅,正面也无墙。神龛在享厅的正中,两侧各一间厢房,今左为革命文物陈列室,右为历史文物陈列室。
    塘下湾在龙港镇政府驻地西南约2公里处,106国道之侧,是当地成姓的聚居地。据《通志·姓氏略》,成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西周初,周武王封其弟叔武于郕(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建立郕国;也把季载封在另一个叫郕的地方(今河南省范县境内)。他们两人的后人以祖上的封国和采邑为氏,是为郕姓。后人又将“郕”的“邑”旁去掉,是为成姓。据《成氏宗谱》载,叔武的十一世孙成和迁居山西平阳后,分为三大支。其中一支迁居河南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始祖是成选。他的四十八世孙成范是阳新成姓的始迁祖。成范,名清八,字文华,原居河南汴梁,生于后晋天福五年(940),殁于北宋天禧五年(1021)。北宋初,他以明经而宰永兴县(今阳新县),晚年举家定居湖头畈(今阳新县龙港镇黄桥村),其后裔先后迁居阳新各地乃至外县外省。成姓的“成”字,阳新人读声不是“cheng”,而是“shang常”。传说龙港成姓的一位祖人初到湖田畈,过河时失足沉入水底,幸被救起。因为阳新人的语音中“成”与“沉”读声相同,惊悸之余这位祖人便嘱咐后人将姓成的“成”读为“常”声。
    据族人介绍,明初,朝廷规定,族中直系内无三品以上职务者不得建家庙。当时,兴国州人成务,曾任贵州提刑按察御使。据《兴国州志》载,成务,兴国州乐平里人(今龙港镇境内),洪武二十九年(1396)举人。授广元教谕,改御史,官至贵州按察使,人以“铁面”称,殁后祀乡贤祠。故龙港成姓获准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在黄桥建祠,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清康熙巳亥年(1719),族人按当地宗祠的形制和规模重建。1930年~1932年10月,此宗祠是中共鄂东南特委领导的红五军后方总医院,有医务人员40余名,院长萧子敬。内设办公处、军需处、审医处、门诊处、手术室、药房等科室。并在茶寮、石丘、骆家梁、竹园、燕厦设5个分院,还在白蛇寺设有残废医院。1932年,宗祠遭兵燹之灾,厅堂毁坏严重。据族人介绍,1938年6月,抗日战争武汉保卫战打响,中国军队监督抢修南昌至武汉公路(今106国道)阳新段。按设计线路成氏宗祠应拆除。族人求救于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简任秘书的龙港人成惕轩。蒋经国因此传话阳新驻军修改线路设计,使宗祠得以保全。成惕轩(1910年~1989年),历任国民政府军需学校教师兼杂志编务、国防最高委员会同简任秘书、考试院简任秘书旋转任参事,台湾当局“考试院”考试委员,台湾私立正阳法学院、文化学院、台湾师范大学、中央大学、政治大学等大学教授,著有《汲古新议》、《考铨丛论》、《骈文选注》、《楚望楼诗》、《藏山阁诗》、《楚望楼联语》、《楚望楼骈体文内篇、外篇、续编》等,被学界尊为骈体文大师。民国三十五年(1946),成秋全、成进德、成育城、成德正、成如道等人主持大修宗祠,1949年竣工。1950年后,宗祠先后改作当地小学校舍和公社管委会、卫生所、乡政府办公场所。1981年12月30日,宗祠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各单位先后迁出。1984年,在国家的资助下,族人集资修缮。今大门额“成氏宗祠”四字即此次修缮时的成惕轩墨迹。但文革中被毁坏的匾额和木石雕刻未能复原。室外正面和室内墙面今此宗祠由村委会和族人派专人管理,保存情况较好,既是族人祭祀祖先和议事的场所,也是村民革命旧址和文化活动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09: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成氏宗祠正面图 IMG_7369.JPG IMG_7368.JPG IMG_737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09: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
侧面及局部图   MAO主席是中国人民的救星至今犹存
    IMG_7373.JPG

IMG_7372.JPG
IMG_7380.JPG IMG_7381.JPG IMG_738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09: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
室内图
IMG_7385.JPG IMG_7386.JPG IMG_7387.JPG IMG_7388.JPG IMG_7389.JPG IMG_7390.JPG IMG_7393.JPG IMG_7395.JPG IMG_7396.JPG IMG_74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15: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6-12-26 15:46 编辑

    成姓在百家姓中排名115位,在中国姓氏人口中的排名,按成氏家族网的介绍是171位。在湖南、山西、江苏比较集中,总人口约7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五八。2004年在阳新总人口排89位,约14000人左右。“南阳世第”起源于河南西部,古代称为南阳郡。用这个堂号的主要是说明成姓的来源,其他姓只要是来源于这个地方的都用这个堂号。
    成姓的主要郡望、堂号和来历
    郡望
    东 郡:东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国之地置东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东东昌府、及长清县以西一带地区。西汉时期因之,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阳县及山东省东西部一带地区。东汉初其平中尝治武阳,臧洪为太守,又治东武阳。西晋朝时期废黜,东晋朝复置,在今河南滑县东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今河南滑县),隋朝初期废黜,后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县)改名而成,并非今山东省之兖州。南朝宋国再置东郡,在河南陈州府境。
    弘农郡:弘农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其时辖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华山以南的地区。王莽执政时期改名为右扶风。东汉初期复名弘农郡,东汉末年又因避汉灵帝名讳而改名为桓农郡。三国时期曹魏国再次复名为弘农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移其治到陕县(今河南陕县)。北魏时期又改恒农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今函谷关)。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到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又复置,移治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部,隋朝义宁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陕县。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农郡被彻底废黜。
    上谷郡:战国时期,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驻军上谷。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后置上谷郡,治所沮阳(今河北怀来),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西北部一带地区。
    堂号
    东郡堂:以望立堂。
    弘农堂:以望立堂。
    上谷堂:以望立堂。
    永敬堂:春秋时期,成回是孔子的再传弟子。直接拜子路为师。成回处世接物永远保持恭敬。子路问他,他说:“人为善者少,为谗者多。行年七十岁时常恐行节之亏,是以恭敬待大命。”子路点头说:“你真是君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15: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6-12-26 15:54 编辑

成氏宗祠通用对联
    四言通用联
    南阳惠政;东郡才郎: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弘农人成瑨,字幼平,举孝廉,桓帝时任南阳太守,遏制豪强,褒善纠违,整肃朝府,多有惠政。
    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白马人成公绥,字子安,性情寡欲,不营资产,虽家贫、年荒,仍从容潇洒。年轻时就有俊才,善写词赋,被张华荐为太常,后历官博士、中书郎。常与张华同时受诏作诗、写赋,又与贾充等人参与修订法律,著有诗、赋、杂笔十余卷。
    上谷门第;君子家声:

    全联典指春秋时期的成回,为子路的弟子。学于子路,恭敬不已,子路称其为“君子”。
    楚卿衍绪;郕叔分支:

    上联典指春秋时楚国人成大心,楚卿得臣之子,嗣父为令尹。下联典指周文王第五子郕叔武封于郕,其后以国为氏,后去邑作成氏。
    五言通用联
    一情授琴手;三难为帝师: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的名琴师成连。伯牙尝从学琴,三年而成,于精神志未能专一,成连云:“吾师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遂与俱至蓬莱山,曰:“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但闻海水汨没奔澌之声。山林窅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授琴歌之。曲终,成连刺船还。伯牙遂为天下妙手。
    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名士成公,他自隐姓名,常读经书,不交世利,为世所高。成帝出游问之,三难成帝,不为所屈,成帝叹服,派官员向他请教,授《政事》十二篇。
    白云栖晚树;流水界秋田:

    此联为元朝时期的诗人成廷珪《赋林泉民》诗句联。
    门迎白塔寺;春满黄金台:

    此联为清末民初的诗人成多禄(公元1864~1928年)自题春联。成多禄,字竹山,号澹堪,吉林人。光绪拔贡,任绥化知府。晚年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精于律诗及联语,有《澹堪联语》(已佚)。近人整理的《成多禄集》中收录联语百余副。
    巷口万松塔;桥西一草堂:

    此联为清末民初诗人成多禄自题联春联。
    六言通用联
    博士诗赋十卷;在儒算术九章:

    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中书郎成公绥,字子安,白马人。少有俊才,词赋甚丽。荐之太常,征为博士,官至中书郎。有诗赋杂笔十余卷。下联典指后魏名士成公兴,字广明,胶东人。为太武时大儒,山居隐迹。时算生博士殷绍从求《九章要术》。
    七言通用联
    靛花深染青绫被;云叶新裁紫绮裘:

    此联为元朝时期的诗人成廷珪《送余廷心翰林应奉》诗句联。
    十一言通用联
    燮理阴阳,佐黄帝相才独美;修筑城堡,法孔明御敌两颁:

    上联典指古代传说名人成博的事典。
    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永州太守成无玷,武康人。第进士后为江山令,继授删定官。绍兴初,金人犯顺,吕颐浩荐守永州,兼鄂岳安抚使,修筑城堡,教阅士伍,效孔明御敌之法,时多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5: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6-12-28 15:29 编辑

星潭邓氏宗祠
IMG_7657.JPG

    邓氏宗祠位于龙港镇星潭村老街临富水河边,南向,面宽10.5米,进深30米,面积约300平方米;单檐砖木瓦房,硬山式顶,抬梁式架构,两侧山墙搁檁,小青瓦屋面;滚龙墙,装斗墙砌体,室内外墙面在近年维修中刷白。正立面为三开间牌坊式门楼。门楼上部为砖砌四叠式,楼顶小屋脊人字坡,红琉璃瓦盖面。正脊中间镶嵌万寿花图案。图案左右各一条瓷游龙。大门在主间,青石大门框,石门楣顶上托盘框内,白底黑字“邓氏宗祠”,其上有不规则的砖砌门罩 大门石门夹下各一雕刻动物图像的石门墩,雀替和石门楣皆有雕花。宗祠一进三重两天井,依次是前厅——天井——正厅——天井——享厅:
    前厅无戏楼。但前厅与正厅之间的天井两边有“跑马楼”,其梁枋、栏杆雕刻各式古典人物雕像和花篮,上有篆书“仁”“义”二字及注释。正厅四大四小共八根圆木立柱。四根木柱在中间,成人双手合抱有余;四根小柱,左右两边各两根。正厅与享厅之间的天井两边有鼓乐楼,是举行祭祀活动时奏乐之处。鼓乐楼栏杆也是雕龙画凤。楼下是财务房,是存放族中田产出租所得收入及支出账目和族谱之处。享厅神龛供奉有邓氏始祖邓禹神像、当地落业祖邓得雯及其它各世祖的神主。享厅匾文“两秀堂”的“两秀”二字典出五代末的邓佑、邓拮。兄弟俩在童科和三礼科中被选用,时人称他们的书房为“两秀堂”,其地也称为“两秀名乡”。他们的后裔就以“两秀”为堂号。享厅两边有厢房及阁楼。宗祠左右两侧分别有厨房和侧屋等附属建筑。
    星潭在龙港镇政府驻地北约9.5公里,西距富水水库大坝约5公里,邓姓是其主要居民之一。据《邓氏宗谱》载,元末,邓得旻和邓得雯兄弟由今江西省南坪县迁居湖广兴国州(今阳新县)。邓得旻在白阆山下落业,邓得雯在今星潭落户。此宗祠建于明代,当时的规模较小。到清乾隆年间扩建,遂成今日规模。1950年后,宗祠是村和生产队的公共活动场所。文革期间,匾额、楹联及部分雕花木石构件被作为“四旧”毁坏。2002年,族人邓礼强,邓礼能等倡议修缮宗祠。星潭及龙港蓝田族人推举邓龙树,邓昌望,邓昌文,邓龙庆,邓礼能等人主持。 2003年修缮工程竣工。因损毁严重,雕花木石件无力复原。修缮中因使用现代建筑材料致原貌有所改变。今此宗祠由族人和村委会共同管理,既是族人祭祀祖先和议事的场所,也是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5: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邓氏宗祠侧面图
IMG_7658.JPG

邓氏宗祠室内图

IMG_7663.JPG IMG_7664.JPG IMG_7665.JPG IMG_7667.JPG IMG_76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5: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邓氏宗祠石雕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5: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6-12-28 15:56 编辑

邓姓宗祠通用对联
五言通用联

南阳承世泽;
东汉启功名。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屏山邓氏宗祠联。迁徙于香港屏山的邓氏,有较为详细的宗亲历史考证.据载,屏山的邓姓人,其先祖的迁播路线,是由邓州至新野,或经江西,或经福 建而迁入广东,而后入香港的。屏山邓氏宗祠距今有700年的历史。

    上联典出邓姓宗族源自南阳邓州。
    下联典出邓姓先祖望族历史启自东汉之末。为邓姓南阳堂的通用联。

月斜诗梦瘦;
风散墨花香。
——明·邓子龙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抗倭将领邓子龙(1523-1598)自题书心联。邓子龙,字武桥,丰城(修江西丰城)人。公元1598年,明军授朝抗倭,他以故官领水军。从陈璘赴朝。时倭军将泫海逃遁,他即偕朝鲜统制使李舜巨督水军为前峰,邀击于釜山南海,英勇奋击,杀敌无算;因舟中起火,为敌所乘遂战死。舜臣赴救,亦死。

清操历冰雪;
赤手捕长蛇。
——邓中夏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中夏(1894-1933)自题联。

    邓中夏,原名邓康,号钟懈,湖南宜章人。

忧乐关天下;
安危系一身。
——潘力生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潘力生赠邓小平联。

东汉家声远;
南阳世泽长。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邓氏宗祠联
    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143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六言通用联

平叔常能下士;
伯道胡为无儿。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邓训,字平叔,邓禹第六子,少年时有大志,明帝初年官郎中,谦逊宽容,礼贤下士,士大夫多愿意跟着他干。后历任乌桓校尉、张掖太守、护羌校尉。

    下联典指晋代襄陵人邓攸,字伯道,少年时丧父,居丧时以孝闻名。石勒南侵,邓攸携带全家避乱,担着自己的儿子和弟弟的儿子,因情势危急,他考虑不能两全,便丢弃了自己的儿子,为早死的弟弟留下子嗣。后至江东,历官太子中庶子、吴郡太守、尚书左仆射。为官廉洁清明,深得百姓拥戴。当时人们敬其德为他哀叹:“无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禁烟功勋卓著;
抗日史册留芳。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名将邓延桢,字懈筠,江宁(今南京市)人。历任两文总督、闽浙等。1839年与林则徐,协力整顿海防,查禁鸦片。同年调任闽总指挥总督,加强海防,率军击退进犯厦门的英国舰队。后受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同时被革职。

    下联典指清代海军名将邓世昌事典。

邓曼智能料事;
太后夙本好书。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楚武王夫人邓曼机智过人,料事必中。

    下联典指晋·邓训之女幼好读书,后贵为太后。

七言通用联

祖德高如山并耸;
宗功深似水同流。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鞠躬恍觉祠门隘;
诚益顿忘市井喧。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祖籍灌阳千家峒;
孙邑富水七都乡。
——佚名撰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平寨村邓氏家厝通用联
    平寨村邓姓人都保存有自己的族谱,村中长老邓明光家的族谱记载着:“立太祖以来洪武年间由全州灌阳千家峒发迹到平乐府富川县,洪武二年岁次乙酉原籍经家考处地方居住平寨村。”始祖是取姑孙,生下卯太公、戊二公、银三公、巳四公四房人,戊二公已经绝后,银三公迁到钟山县,现在居住在平寨村的是卯太公和巳四公的后裔,约500多人。洪武二年(1369年),距大德八年(1304年)有65年时间,这65年邓姓人是漂洋过海还是定居在全州灌阳已经很难考证了。现在平寨村邓姓人的神龛上都写有这副对联,说明他们当时是从灌阳县迁到富川定居的。

千秋共仰云台像;
四树长留古柏名。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怀州(今河南省西北部沁阳市)邓氏祠堂联,祠祀东汉大司徒邓禹庙联。邓禹,新野人。从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24岁拜大司徒。天下平定,论功最高,封高密候。后绘图云台,居28将之首。

海战献身致远舰;
文行图志伯牙琴。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海军名将邓世昌(1849-1894),字正卿,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精于测绘、驾驶,曾任南洋水师舰只管带。1887年随丁汝昌赴英购铁甲舰,任总兵兼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黄海战役中,他英勇善战,遭到日舰围攻,在弹尽、舰伤之际,率全舰官兵,决心以死报国,开足马力,欲猛撞敌舰吉野,与之同尽,不幸被敌鱼雷击中,他与全舰官兵二百五十人壮烈牺牲。

    下联典指元代思想家邓牧(1247-1306),字牧心,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自称“三教外人。”表示不列入儒、道、佛三教正宗。他怀着对南宋灭亡的悲愤心情,著《伯牙琴》一书,还有《洞霄图兵》,世称“文行先生”。

石如篆书号神品;
文度易解称好书。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书法、篆刻家邓石如,初名英,避仁宗讳,以字行,更字顽伯。成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少好篆刻,工四体书。篆书尤称神品。包世巨著《艺舟双楫》,推为清代第一。

    下联典指明代学者邓韍,字文度,常熟人。号梓堂,正德举人。工山水,能诗文。好宋儒书。有《易解》、《常熟志》、《濮州志》等。

开卷神游千载上;
垂帘心在万山中。
——清·邓石如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自题联。

七言以上通用联

平天下更云台首列;
小寰球曾谏院广闻。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云台首列”,典出自东汉邓禹佐光武帝平定天下,后列云台之首(云台乃东汉之八宝山也)。

    下联“谏院广闻”,典出自宋邓润甫任谏院翰林,以直言闻名。

瑞应星辰,云台拔萃;
树称杞梓,邓林毓奇。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汉大司徒邓禹事典,东汉大司徒邓禹子十三人,时称“邓林材木”。

世长势短,宜忘势而处世;
人多仁少,须择仁以交人。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全联劝诫族中子孙如何处世、如何交人。

尊祖敬宗,登斯堂可无愧否?
光前裕后,履此地能勿思乎。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溯赐姓于殷商,邓国之衣冠如昨;
纪封侯于东汉,云台之军令尤新。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邓氏宗亲会会徽两侧的对联。邓姓族人经过3200多年的迁徙、繁衍和发展,邓姓人如今已遍布全国,且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20多个国家都有分布。邓姓是我国的百家大姓之一,总人口约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54%,在当今我国常见的3000多个大姓中,邓姓居第34位,并以四川、广东、福建、湖南、江苏、江西、台湾等省最多。徙居各地的邓曼后人心系祖根,用族谱、碑刻、对联等形式,传递邓姓源出邓国这一信息。香港邓氏宗亲会会徽两侧的这副对联,简明地道出了邓氏的历史渊源。正如四川广安的《邓氏分谱序》说:“我姓始于周之邓国,盛于汉之高密,一朝三附马,一门二十九侯,唐宋元明代有伟人。”等等,既道出了邓氏宗族之源,并骄先祖历史的辉煌。

公道言不妨侃侃而谈,何计势力;
孝顺事正当人人自尽,焉论富贫。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大小行事执快心,东平云为善最乐;
古今义礼归何处,朱子曰读书更高。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全联劝诫族中子孙为善、读书。

宗祠聚祖考之精神,群昭群穆,真觉有严有翼;
祀典表子孙之爱敬,我将我享,惟期来格来临。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派分河北,由汀州而潮州、惠州、袁州,一脉流传愈盛;
祭举冬至,自始祖迄高祖、曾祖、显祖,千秋陟降攸临。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上联寻跟,写出了邓氏的源流及其曲折的迁徙路线、支脉分布情况。
    下联典问祖,记载了各个时期率族人迁徙的祖先。商武丁封叔父于伊河北为邓侯,即为此支邓氏之始祖。

屏翰仰闽候,绍南阳之世胄,今朝派衍支蕃,不督衣冠隆祀典;
山河开万里,承高密之家风,此日苹馨藻洁,聊将俎豆报宗功。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屏山邓氏宗祠联。

    上联典出并歌颂的“闽候”,乃是建祠人福建方伯(又称闽候,宋末元初人)邓冯逊。
    下联典出并所颂的“万里”,乃屏山的立村祖先邓万里。“高密” 即今高密市(在山东省),是邓姓早期为官迁徙并形成望郡之地。

我族自殷商赐姓以来,国建西周、侯封东汉,后裔承荫,须念宗功祖德;
此地是昭穆凭依之所,门环绿水、户拥青峰,先灵降鉴,好看山色湖光。
——邓宾谷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北省鄂州庙岭邓氏宗祠联。

    上联典指邓氏起源及东汉时的极盛。
    下联道出宗祠所处的地理形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9 09: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样的宗祠才够气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3: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6-12-30 14:29 编辑

曾氏宗祠

P1140114.JPG
    曾氏宗祠又名宗圣祠,位于龙港镇上泉村上曾湾,南向,三开间,面宽14米,进深48米,面积672平方米;单檐砖木瓦房,硬山式顶,抬梁式构架,两侧山墙搁檁,小青瓦屋面;滚龙墙,装斗墙砌体,室内外墙面在近年维修中刷白。正立面为牌楼式,门楼上部为砖砌三叠式,顶部小屋脊人字坡,红色琉璃瓦覆盖;正脊中间镶嵌万寿花图案。图案两边各一条游龙。正脊两端各一鸱吻。门楼主间有垂花门罩。左右垂花柱间有一副楹联:“望居鲁郡,源起曾国”。柱间是一块0.8米×2米的长方形的竖匾。匾文“宗圣祠”的“宗圣”二字,典出春秋时期的曾子。曾子(前505~前435年),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颇得孔子真谛。他的修齐治平、省身、慎独、以孝为本等理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故被后世尊为"宗圣",配享孔庙。垂花门罩顶部是魁星点斗的浮雕。垂花门罩两侧的“曾子耘瓜与杏坛设教”壁画在改革开放前被毁。青石大门框,石门楣和雀替皆有浮雕。大门外是14米×8米的广场。
    宗祠一进三重两天井(月台),依次为前厅——月台——正厅——天井——享厅:前厅与正厅之间的月台长宽分别为14米×15米,面积210平方米;两边原来各有两棵两人合抱的古柏,民国时被政府砍去修桥。近年在原处补栽玉兰树。正厅也有两排木立柱,纵向排列,每排4根;横枋悬挂1.5米×3米的匾额“三省堂”。“三省”二字典出曾参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正厅与享厅之间的天井4米×3米,长方形青石铺成。过天井上五级条石台阶即享厅。此天井两边鼓乐楼前也有三级台阶。享厅三开间。主间神龛两旁供奉曾氏列祖列宗牌位,中间是天地君亲师牌位,后面还有一幅曾子的画像。主间两边是厢房。宗祠两侧的附属建筑是各一间120平方米的房间。
  

    中国曾姓人口2014年有770多万,排在第31位。湖南是曾姓第一大省。
     中国历史曾出现许多曾姓名人,如春秋时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子、北宋文学家曾巩、晚清重臣曾国藩等。
    上曾湾在龙港镇政府驻地西约2.5公里,乡道龙(港)(上)泉公路之侧,是曾姓聚居村落。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夏室后,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在一个叫“ 鄫”的地方(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相袭了近两千年。公元前567年,鄫国被莒国所灭。太子曾巫出奔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的国名“鄫”为氏。后人又去邑旁,是为曾姓 。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现在的曾姓都是太子巫的后裔,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同姓联婚,曾姓一直是严格禁止。又据《曾氏宗谱》记载, 明洪武十三年(1380),曾济携妻蓝氏及良、德、诚、茂四子由江西省德安县邹桥村逃荒至湖广兴国州白果源(今阳新县龙港镇上泉村)定居,是为阳新曾氏始祖。其后裔现分居阳新县龙港镇上泉村,木港镇曾家山,兴国镇七里村,湋源口镇左家铺等地。
   《曾氏宗谱》又载,明万历八年(1580),由曾济的第四子曾俊茂的五世孙曾志科为首修建宗圣祠。乾隆五十八年(1793),当地曾姓落业祖的第13代孙曾昌玉为首,按宗祠形制扩建。因当时族小丁少,资金不足。曾昌玉将下坑(谈家垅)两丘水田出卖,作为修建宗祠补充之资。宗祠建成后,众议合定:凡日后用公产举行祭祀庆典会餐(做会),别房一户一人,唯曾昌玉后人的男丁均可入席就餐。明清时期,祠堂拥有公产水田20余亩,山场3处,约800余亩,收入用于祠堂检修、祭祀或族人突发灾难补助及读书应试之用。每隔三五年春社或秋社,均进行设蘸祭祀,祈求平安。族中专派一家住在祠堂看管,早上打扫卫生,晚间上供、燃香、点灯,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1950年代初开始,宗祠是村和生产队的公共活动场所。1958年,为生产大队队屋。当年,大队出资将倒塌的享堂修复。改革开放后,各单位撤出。宗祠出现管理空档,损毁严重。2002年,经曾凡华、曾凡金、曾凡朋、曾凡玉、曾祥柏、曾庆剑、曾凡本等倡议,族人集资52万余元维修宗祠。此后每年派人打扫一至两次,二至三年清漏一次,费用由男丁摊派。每年除夕、开年、元宵、清明,家家户户到祠堂上供,祭奠祖先。今此宗祠既是族祭祀祖先和议事场所,又是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4: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6-12-30 14:14 编辑

曾氏宗祠侧面图和室内图
IMG_7489.JPG
IMG_7488.JPG IMG_7490.JPG IMG_7493.JPG IMG_7496.JPG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4: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室内木雕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4-24 23:56 , Processed in 0.3127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