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论坛

查看: 57291|回复: 7
收起左侧

阳新姓氏之刘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0 10: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7-2-20 13:41 编辑

一、姓氏起源姓氏图腾
t015ac703892737c56b.jpg

    刘姓,汉朝国姓,中国曾经最具影响力的姓氏,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姓氏之一,世界第四大姓,人数极多、分布极广。世界人口在9000万人以上,中国人口在7000万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5.5%,因政治原因在《百家姓》之中被排在第252位,实际上刘姓在宋朝为第三大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刘姓是第四大姓。

   
    阳新刘姓为第三大姓,人口60000左右,居陈、柯之后。

    中国自古就有刘天下之说,无论是建立王朝的数量,还是称帝的人数,刘姓都远多于其他姓氏,刘姓称帝称王者多达10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帝王专业户”。

    自刘累、刘康公开始,刘姓政权4000年连绵不断,先后建立朝代包括西汉、东汉、蜀汉、前赵、南朝宋、后汉、南汉、北汉、辽朝、刘国、西辽、玄汉、北辽、胡夏、后辽、大齐、东辽、汉国、东丹、燕国等王朝。另有刘圣、刘永、刘显、刘黎、刘龙儿等割据政权。根据《王道世系明鉴》记载吐蕃帝国、古格王朝和拉达克王朝的君主汉姓刘。

    世界历史上刘姓建立政权最多、统治时间最长、称帝人数最多。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曾被套称为帝王之姓,《古今图书集成·民族典·卷三四三》载”大约得姓之尊、称帝之贵,无过于刘”。

    刘氏是唯一曾2次统一中国和拥有世界最多诸侯王国,并在春秋战国、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拥有正统政权,最伟大姓氏!

    当今专家在评论刘姓文化的时候,用十六个字精辟的评价和总结了这一伟大的姓氏:“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响之巨、万姓之首”。显然,这个评价是毫不过誉的。

    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本土地区。在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亦有分布。另外根据日本可查档案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刘邦后裔。现代刘姓除少数人明确表示在汉化过程中改为刘姓以外,其他刘姓绝大多数都是‘汉室之后’刘邦及其兄弟后代,此外刘姓还有汉后无二刘和天下一刘的说法。

    凡是姓的字是刘的人均属于刘姓或刘氏。刘姓是当今世界人口第四多的姓氏。

    在古代,刘氏特指姓刘的未婚女子或改姓夫姓刘的妇女。近现代以来,姓与氏的概念一般不作区分。

    刘姓,以邑为氏,据专家考证,世界上刘姓人口有9000多万,称得上是“遍地刘”。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彭城、中山、长沙、南阳、天水、东平等十五处之多。另外全世界的刘姓人口聚在一起牵手能围绕地球转1.2圈。

    主要来源

   来源一:

    出自祁姓陶唐氏,帝尧(伊祁放勋)之后,受封于刘(今河北省唐县),建立祁姓刘国,后裔因为源于祁姓,传说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祁氏被封于刘国(前称定州唐县,今河北唐县),属于以国名为氏。相传,唐尧是远古祁姓部落陶唐氏的领袖,名放勋,他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据传说唐尧出身在顺平县 ( 原完县 ) 的伊祁山,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尧因地名而为祁姓,其第九子源明被封在刘国(今河北唐县),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世代相传为刘氏,史称刘氏正宗。

    又一说刘姓始于刘累(部分留氏族谱作“留被封杀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陶唐既衰,其后有刘 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竹书纪年》云:“孔甲元年,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竹书纪年》云:“帝孔甲七年,刘累迁于鲁阳。”

    来源二:

    源于晋国士氏: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代彭氏而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今西安市南杜陵),为唐杜氏。周宣王时国君杜伯无罪被杀,其子杜隰叔奔晋,其孙杜蒍在晋国担任士师,其玄孙士会因功封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为范氏。士会嫡子范文子士燮,为国之贤臣;次子士鲂,立彘氏,士鲂便是彘恭子。幼子士囏侍秦,复刘氏,汉高祖刘邦就是他的后代。士会不仅是范氏、随氏得姓始祖,也是刘氏的大显祖。《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说)“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赞道:“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即士会)之最盛也”。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 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

    来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周定王赐给弟弟姬季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前后,周定王将刘邑(今河南偃师),封给他的弟弟姬季子做领地。至此,姬姓刘子国就正式地在东周王畿之内建立起来了,刘康公也就成了很高兴飞姬姓刘氏的肇姓始祖。姬姓刘氏世代任周朝卿士,主理内政外交长达一百多年。

   《左传》成公十一年:晋郤至与周争鄇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

    来源四: 

    源于投降汉朝的秦末齐国将领刘到:据史书记载,“平都孝侯刘到,平都。索隐县名,属东海。以齐将,高祖三年降,定齐,侯,千户。五年孝惠四年庚戌(公元前191年)六月乙亥,孝侯刘到元年。索隐故齐将。巳上孝惠时三人也”。

    来源五:赐姓或改姓 

    1.出自项氏:汉初赐项羽的叔父项伯等人为刘氏,封射阳侯: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为感谢项伯的救命之恩,赐项伯姓刘,封为射阳侯。同时还封了三位项氏族人:桃侯项襄封邑在山东汶上,平皋侯项它封邑在河南温县、玄武侯(姓名无查,封邑待考),对这三位项氏侯爵及其家人均赐姓为刘氏。

    2.出自姒姓娄氏:赐娄敬为刘氏,封关内侯: 娄敬,齐国人,娄敬去拜见刘邦。主张定都长安。刘邦认真听取了他对建都的意见后,并又征求众大臣的意见。众臣中惟独张良十分赞同娄敬的见解,并力劝刘邦移都长安。于是,刘邦决定将汉朝都城迁往长安。刘邦采纳了娄敬迁都长安的建议,并把他留在身边为官,还封他为关内侯,同时赐姓为刘氏。

    3.源于汉代礼仪(官职),出自汉代皇室秋祭——貙膢(貙刘),属于以官称为氏。特别需注意的是:貙刘一支刘氏,本字为貙膢,因此正确姓氏读音作lòu(ㄌㄡˋ),不可读作líu(ㄌㄧㄡˊ)。

    4.出自王氏:东汉舞阳人王常,平王莽立大功,被更始帝刘玄赐姓刘;王朗冒名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自立为帝,被诛。

    5.出自龚氏:宋真宗继位后,赐皇后刘娥表兄(一说前夫)龚美姓刘,认其为弟;明朝嘉靖年间著名大将军都督刘显原姓龚,为报人知遇之恩,改姓刘。

    6.出自卢氏:安定三水人卢芳,诈称武帝曾孙刘文伯,曾自立为帝,据平凉等地,后失败逃奔匈奴:

    7.出自寇氏:三国蜀将刘封,原姓寇。为刘备义子,改姓刘。

    8.出自丘氏:西晋义阳(今河南新野)人丘沈冒称汉宗室后裔,改姓刘名尼。被拥立为帝,建年号为神凤。

    9.出自留氏:留氏改刘氏:后坡刘氏为永春留氏族裔,于宋末元初的动荡中易姓为刘;另《清源留氏族谱》载:第三十九世留天禄,泉州路录事,因军情严重,不仕,复入永春,居留安故地,改留为刘,为本支始祖。

    10.出自柳氏,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之后,因柳宗元和当时朝政大臣不和,招惹很多皇室亲信,其后人恐遭陷害,逃荒到山西的洪桐县,改姓为刘。很多年后因当地遭水灾,他们纷纷迁移到河南的周口、安徽的亳州、山东的曹县、泰安一带。

    11.出自薛氏:北汉皇帝刘继恩,本姓薛,因是刘承钧的外甥和养子,改姓刘。

    12.出自何氏:北汉皇帝刘继元,本姓何,因是刘承钧的外甥和养子,亦改姓刘。

    13、一说元末陈友谅败亡后其后代有改姓刘的。

    14. 唐宦官刘贞亮,原名俱文珍,无嗣。

    15. 明代宦官刘瑾本姓谈(音dan),改姓刘,无嗣。

    16.出自侯氏:刘亨赙(1872-1926年),又名侯夏饱,字图琼,号纯青,菲律宾名何塞·伊格拉西澳·宝华,福建南安码头人,是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一位华侨将军。其他近代、现代改姓刘氏者略。

    少数民族或外国刘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的民族融合,也反映在姓氏的演变上,刘姓是颇为典型的一例。

    1.匈奴刘氏:西汉初年,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於冒顿(音mo du墨读)为妻,冒顿姓挛 (音luan di銮低)。按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所以汉女后代有以刘为姓者。五胡十六国时期记载有汉国-前赵国建立者匈奴屠各部刘渊、刘曜,夏国建立者匈奴铁弗部刘屈孑(即赫连勃勃)、襄国刘显等。

    2.独孤部:是五胡十六国末期出现的北方游牧部落之一,匈奴后裔。后归附拓跋鲜卑。北魏时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部分独孤氏改为刘姓,(另一部分仍保持独孤姓,如李渊和杨广的外祖父独孤信)成为当时北魏鲜卑贵族最显赫的八姓之一。

    3.稽胡,又称山胡、步落稽,源于南匈奴。北魏时期稽胡首领刘蠡升、其孙北周时期稽胡首领刘没铎等曾先后称帝,建立割据政权。离石胡是山胡的一支,隋末唐初,离石胡人刘龙儿、刘季真,刘苗王曾建立割据政权。

    4.沙陀刘氏:唐德宗时,沙陀人内附,定居于今山西大同一带,长期与汉族杂居,不少人改汉姓。其中沙陀部的刘知远家族两度建立政权:后汉(刘知远建立)和北汉(刘崇建立)。后降宋朝,沙陀刘氏散居北方各地,成为刘姓又一支脉。

    5.契丹刘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起汉名刘亿。《辽史·后妃传》“序”:“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金史》记载“移剌曰刘“。(“移剌氏”即契丹国姓“耶律氏”)因此耶律氏有改为刘姓的。当代天津市郊区宝坻县耶律各庄村中刘姓村民较多。当地人说,这个村刘姓村民多为坐地户,是当年随蒙古军队来到这里定居的,刘姓是由耶律姓衍转过来的。

    6.魏晋时乌桓部族有刘姓者。

    7.据《旧唐书·南蛮传》所载,唐代南蛮有刘姓者。

    8.回族中的刘姓,多为改姓。 

    9.蒙古族刘姓

    10.满族刘姓,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有记载

    11.维吾尔族刘姓

    12.朝鲜族\朝鲜国\韩国刘姓

    13.傣族、景颇族刘姓

    14.京族\越南刘氏

    15.壮族刘氏:湖南、广西等地都有壮族刘氏分布,名人有唐代著名的歌仙刘三姐

    16.高山族刘姓

    17.柯尔克孜族刘姓

    18.达斡尔族刘姓

    19.仫佬族刘姓

    20.苗族刘姓,湘西等地有分布

    21.瑶族刘姓,湘南等地有分布

    22.白族刘姓,湖南桑植、慈利的白族姓氏比较多。

    23.藏族刘姓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1: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7-2-20 11:35 编辑

得姓始祖

    刘姓起源于帝尧时期。据史书记载,刘氏出自祁姓,是上古尧帝陶唐氏后裔。在祁氏后裔中有一支被封在刘国(今河北唐县),其子孙有一个善于驯龙的叫刘累。《新唐书·宰相世系》载:“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刘累为尧之裔孙,出生时左手心有“刘累”二字之纹形,右手心亦有“龙”字之纹形,故取名刘累。刘累曾向豢龙氏董父学豢龙之术,后来被夏王孔甲任命为王室驯龙官,赐为御龙氏。
约公元前1879年,夏孔甲帝时,天降龙于今河南省临颖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孔甲派刘累到此养龙,长达7年之久。因刘累养龙有功,孔甲封他为御龙氏。后因一雌龙死,累把龙肉加工成美食,送给孔甲吃,孔甲享用后,感到味道鲜美,又向刘累求食,刘累怕死龙事发,孔甲追究问罪,便于约公元前1873年,迁徙到河南省鲁山县隐居,隐匿了原来的名字,改称“丘”,人称“丘公”,称隐居的地方为“邱公城”。孔甲知道后,不再追究,丘公改为刘累,刘累族人遂复姓为刘氏,中华刘姓遂繁衍生息。
    刘姓自汉朝以来多次建立大一统或地方割据政权,其中西汉(皇帝15人)、东汉(皇帝14人)为大一统政权。史书公认但未大一统的政权还有玄汉(皇帝1人)、南朝宋(皇帝9人)、蜀汉(皇帝2人)、后汉(皇帝2人),其它地方割据政权称帝者有十六国汉国-前赵(称帝5人)、夏国(称帝3人)、南汉(称帝4人)、北汉(称帝4人)、齐(称帝1人)、燕(称帝1人)等。还有自立为天子者史书记载有19人(西汉时的刘信、东汉之前的刘盆子、西汉钟武侯刘望、梁王刘永、新朝的刘子舆、东汉的刘文伯、西晋时的刘尼、西晋时的刘芒荡、襄国刘显、刘黎、南朝宋的刘义宣、南朝宋的刘子勋、南朝梁的刘静躬、北魏末年的刘蠡升、北周时的刘没铎、隋代的刘苗王、隋代的刘元进、隋末的大世皇王刘迦论、隋末唐初的刘武周)。

    刘姓自汉以来受封王爵、自立为王者历代大约有500多人

    刘姓自东周卿士刘康公开始,各朝及地方割据政权行使丞相与副丞相职权的100多人。



    在黄石地区所居住的刘姓子孙绝大多数为刘通后裔。黄石地区之刘姓共有26个堂号,445个庄门,人口在十万以上。播迁于阳新县之刘姓有12个堂号,204个庄门。播迁于大冶、黄石等地之刘姓有14个堂号,241个庄门。其中阳新县龙港镇有七个行政村,68个庄门,人口1.9万多人,纯是刘姓,人称“十五里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1: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7-2-20 12:21 编辑

二、姓氏之旅    阳新刘姓的得姓始祖为刘通
   “无通不成刘”刘通后裔遍布黄石地区
    唐懿宗时代,刘姓出了一位德望很高的名人,他叫刘通,祖籍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十六世孙,是唐代重臣,有功于天下,诰封金紫光禄大夫。因兵戈频繁,怀退隐之节,于唐昭宗二年,偕子侄迁居江西陂溪。这里山水秀奇,俗厚民淳,以诗礼范门,教化一方。他的懿行硕德,誉满山乡。子孙们得到他的福荫,世代昌盛。到了元代、明代,他的子孙纷纷向湖北的阳新、大冶、鄂州、武昌、浠水等地播迁。
  刘功显为刘通的第十七世孙,大约在公元1320年自江西武宁西溪迁入兴国朝阳里居小溪坳口(今阳新龙港)定居。到了他的孙子刘宏甫一代,才开始在阳新大地上繁衍生息。此后,刘氏后人们又从阳新龙港外迁至大冶、黄石等地。目前,黄石地区刘姓人口拥有十多万,分布在大冶刘仁八、保安、陈贵、还地桥,阳新龙港、排市等地,绝大多数是刘通的裔孙,故有“无通不成刘”之誉。
    所以阳新都奉刘宏甫为小溪刘氏一世祖。
    追溯刘氏的祖先,黄石地区的刘姓大都是刘通的后人,而刘通往上两三代则是刘巨容。他生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以诛反贼王郢有功,拜金紫光禄大夫、右散骑常待,唐山南东道节度使。后又破黄巢于荆门,平息黄巢之乱,功勋卓著,为稳定李唐天下作出了特大贡献。据族谱记载,他是刘邦的第四十二世孙,但是不是直系后裔就无法考证了。
    阳新龙港“十五里刘”
  刘氏在黄石地区最早落业的地方是阳新龙港,那里还有一座刘氏宗祠。
  龙港有七个行政村,68个庄门,全是姓刘,人称“十五里刘”。在龙港月台村小学的背后,便是刘氏宗祠。在这里,供奉着刘邦、刘通、刘巨容等人的神像。
  揭开《刘氏宗谱》,可以看到刘氏原始的徽记——兽面纹大斧钺。它含有“刘”字的象征意义,展示了刘姓祖先用它与毒蛇猛兽搏斗的威仪。后来,刘姓中地位很高的权贵出行,用它作仪仗,似乎带有某种君临天下的气派。
  汉高祖刘邦建国后,分封汉室功臣,刘姓遍及全国,达到鼎盛时期,但仍集中在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期间,中原多故,为避战乱之祸,刘姓族中纷纷向南迁徙,进入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四川等地。

  登基称帝人数最多的姓氏
  在中国古代就有“刘天下,李半边”的说法,而在中国北方则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刘姓也是一个重要的姓氏,不但人数多,而且影响大。

    从刘邦到刘协,汉代24位帝王,向人们展示着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登基称帝人数最多的姓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2: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7-2-20 12:56 编辑

三、郡望、堂号
      郡望
    有关史据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7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江苏徐州)。主要有2支,一支是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一支刘氏是汉宣帝的后代。

    2、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代顷王刘仲。

    4、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5、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

    6、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文所开基。

    7、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8、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定王刘发。

    9、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10、高密郡: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所开基。

    11、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12、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氏。

    13、尉氏郡: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苍之后。

    15、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16、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17、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定王刘发。

    18、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堂号

    1、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郡望堂号的正宗。

    2、豢龙堂:夏代刘累,相传他善于养龙,被封为御龙氏。

    3、藜照堂:汉代的刘向,元帝的时候校书天禄阁,有一天,一个老翁穿着黄衣,拿者藜杖,吹着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书给刘向。刘向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是太乙之精,听说他好学,特来看他。刘向一生著述很多,见了老翁后,才思更加敏捷了。


    4、中山堂:是刘姓中又一个以地域命名的著名堂号。中山是刘姓的著名郡望,也是刘姓的发源地之一。中山刘氏在刘氏各宗派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丁极为兴旺,族裔众多。


    5、五忠堂:是以祖先名号为堂号。宋朝时期,福建建州、建阳刘氏一门忠烈,有5人死后被朝廷赐谥为“忠”,世人号称“刘氏五忠”,堂号主要在福建刘氏及其分迁到各地的刘氏支派后裔中使用。


    6、墨庄堂:是一个典故堂号。主要在江西刘式后代中流行,也有部分由江西外迁他省的刘式后裔仍沿用这一堂号。阳新县城现在的酒楼口味堂原来就叫“墨庄楼”。   
   
    还有其他堂号:敦本、敦睦、敦伦、怀贤、等堂号。

    阳新刘姓大都是“彭城郡”“彭城堂”。 门匾都悬挂彭城世泽”、禄阁家声”等牌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3: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7-2-20 13:15 编辑

历史遗产和历史名人

    遗产故居

    西汉帝陵
    西汉帝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安市境内。
    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除汉文帝刘恒霸陵和汉宣帝刘询杜陵位于渭河以南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原北端及南郊的少陵塬上,其余九位均安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西起兴平市(县级市)豆马村,东到咸阳区正阳乡张家湾,依次排列着汉武帝刘彻茂陵、汉昭帝刘弗陵平陵、汉成帝刘骜延陵、汉平帝刘衎康陵、汉元帝刘奭渭陵、汉哀帝刘欣义陵、汉惠帝刘盈安陵、汉高帝刘邦长陵、汉景帝刘启阳陵。

    大邑刘氏庄园
    四川大邑刘氏庄园,又称刘氏庄园博物馆,其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建于1958年10月,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中国成立前为川西大地主刘文彩私家宅院,现藏文物数万件,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

    凤岗忠贤刘氏宗祠
    凤岗忠贤刘氏宗祠座落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的刘宅村,是闽省刘氏族人为纪念其入闽始祖刘存、司马参军刘贻孙而建的。为石敬塘后晋天福元年(936)初建,后历代有过多次重修,1990年由美东福建同乡会刘文善会长、旅台刘渭卿宗亲倡导,海内外刘氏族亲共同努力下,祠堂又重修整葺告峻。1994年10月22日,以马来西亚拿督刘会干率领的沙捞越刘氏公会寻根问祖恳亲团回乡见谒祖庙、祖墓,盛况空前。

    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故居位于中国湖南省宁乡县,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在一座盖有茅草的栅栏门内的四合院中。故居匾额由邓小平题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9-1990年,故居曾经四次整修。1998年12月,刘少奇1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在此隆重举行。

    历史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刘姓历代名人1574名,占历代名人总数的3.46%,排在姓氏名人的第四位;刘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4.39%,排在第四位;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2.88%,排在第六位;刘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47%,排在第八位;但在历代帝王录上,刘氏却以66位帝王而独占鳌头,领诸姓氏之先。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西汉(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故人亦称沛公。
    汉文帝刘恒:汉朝的第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躬行节俭励精图治,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其父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谥号“孝武”,庙号世宗。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淮南王。曾招宾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谋反之事败露而自杀。
    刘向:(约前77—前6),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县(现江苏省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撰成《别录》一书,为中国最早的分类目录。
    刘歆:(约前50-23),新朝开国功臣。封红休侯。刘歆在天文学及古代典籍分类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并在当时积极推行古文经学。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
    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刘洪:(约130-196年),中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9月19日),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于220年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刘协被封为山阳公。
    汉昭烈帝刘备:字玄德,(150-222),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裔孙。一生以仁义为本,颇得民心。
    刘元梁:晋代南郡破城英雄,曾被封为上卿,后被奸臣所害贬为右淮尉,精通诗词,颇有文采,诗作众多,后被庸王抄家,才不得已保存至今,残诗作有 反昭新书等。
   刘徽: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著有《九章算术》(九卷)、《海岛算经》等。
    刘伶:“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 礼法”表示蔑视。
    刘琨:(271~318),西晋爱国将领,也是著名的诗人、音乐家。成语“闻鸡起舞”的人物之一。
    刘渊即汉光文帝,字元海。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公元304-310年在位(308年称帝)。
    刘牢之:东晋北府兵将领,淝水之战中率精兵5000夜袭驻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的5万前秦军,并分兵断其退路,使前秦军腹背受敌,迅速崩溃,争渡淮水,前秦梁成等10名将领阵亡,士卒损失1.5万人。
    宋武帝刘裕(363—422),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曾先后灭亡南燕、后秦等国。有“气吞万里如虎”之美誉。
    刘义隆:宋文帝(407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刘勰:(约465—532) 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
    刘义庆:(403年-444年),南朝宋文学家。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著有《徐州先贤传》,编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流传于世。
    刘焯:(公元544~610年)隋代天文学家。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
    刘文静:(568-619) 唐初开国功臣。李渊在太原起兵,他亦随军南下,俘隋大将屈突通。唐立,任纳言,助修律令,并助李世民击灭薛仁杲,任民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封鲁国公。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刘昫xù:(公元887-946年),五代史学家,后晋政治家。二十四史之一《旧唐书》的编撰者。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受命监修国史、负责编纂《旧唐书》。
    刘仁瞻:(900-957) 五代十国南唐大臣。以骁勇名于当世。曾任吴右监门卫将军。历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刺使。
    刘金定:北宋著名巾帼女将(与穆桂英齐名),高琼之妻。曾大败南唐军,为宋军平灭南唐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建立后,刘金定随丈夫高琼北上抗辽,助丈夫镇守雁门、宁武、偏头三关等重地,后不幸战死。
    刘娥:(968-1033),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主政长达十余年,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锜:(1098-1162年),中国南宋抗金将领,官至太尉、威武军节度使,去世后,谥为武穆。建炎十年,金统帅完颜宗弼(即金兀术)以大军进攻,刘錡率军以悬殊兵力大败金军于顺昌。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松年:南宋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早年与四灵派翁卷、赵师秀等人交往,诗歌创作受他们影响,学晚唐,刻琢精丽。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刘元:元代杰出的雕塑大师,其雕塑作品使元代的雕塑艺术达到了峰颠。
    刘秉忠:元代政治家、作家。初名侃。字仲晦。原籍瑞州(今江西高安)。
    刘福通:(1320~1365),元末红巾军首领。至正十五年(1355年)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皇帝,称小明王,定都亳州。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他历任平章、丞相等职,掌握大宋的军政大权。
    刘基:(1311—1375) 字伯温,元末明初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民间传说其神机妙算,常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刘天和:明代医学家、治河专家。曾官至兵部尚书,后告老返乡。平时留心医药,辑有《保寿堂经验方》四卷,另刻有《伤寒六书》、《幼科类萃》等书。
    刘纯:(135?-1418)明初著名医学家。(祖籍吴陵,即今江苏泰县、如皋一带。)著作有《医经小学》、《太素脉诀》、《玉机微义》、《杂病治例》等。
    刘瑾: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
    刘统勋:(1698-1773),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刘墉之父。雍正二年进士,授编修,乾隆年间累官至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为官清廉,颇能进谏,参与《四库全书》编辑,并担任《四库全书四》正生总裁。乾隆三十八年卒,谥文正。
    刘墉:(1719~1804),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刘永福:广东钦州人,晚清名将。著名抗法抗日的民族英雄,乙未战争中指挥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协助巡抚唐景嵩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国号永清)并作为继任代总统为保卫台湾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铭传:抗法抗日民族英雄,台湾首任巡抚,台湾近代化的奠基人。
    刘锦棠:协助左宗棠镇压阿古柏叛乱收复新疆的功臣,新疆第一任巡抚。
    刘秉璋:(1826~1905),庐江人,晚清重臣。中法战争期间,他力抗外侮,指挥了著名的“镇海之役”,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刘光才:清代名将,在固关阻击战中刘光才率忠毅军共打死打伤法、德侵略军一千八百多名,其中有军官多名。
    刘鹗:清代小说家,写的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是甲骨文收藏家。
    刘步蟾:北洋水师名将


    近代名人

    刘少奇(1898~1969):湖南宁乡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 :原名刘明昭。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
    刘亚楼: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新中国空军的第一任空军司令员。
    刘志丹(1903—1936):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2,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刘胡兰(1932~1947):革命烈士。
    刘半农: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摄影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3: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7-2-20 13:36 编辑

五、唐姓与刘姓的关系
     唐姓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慕容翊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以下简称《姓典》)载:“唐,唐氏,亦曰伊祁,出陶唐之后。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唐县古为中山国辖地,中古为唐侯国,治所即今唐县长古城村。伊祁是唐尧原姓。
    唐尧之父帝喾,高辛氏,都城孤邑。《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 1986年出版,以下简称《地名辞典》载:“孤邑,战国赵地,在今河北省唐县东北”(即今唐县城东北10里的北高昌村)。唐尧之母庆都,孕十有四月生尧于丹陵(即今唐县与顺平县交界处的尧山,又名伊祁山)的尧母洞。唐尧名放勋,姓伊祁,婴幼时随母居于尧山(今唐县城东北20里的南固城村北),后又随母庆都成长于庆都山(原名黑龙江,灵源山,后因庆都长居而改名庆都山、都山)。尧山、庆都山两山南北相望,距10里,尧长大后常在尧山一带活动,思念母亲时登上尧山南望庆都山,因而留下了史籍上多处记述的“北登尧山,南望都山”千古佳句;西汉时这里置县,也依此佳句为名“望都”(即今河北省望都县)。
    据清光绪《唐县志》载:“放勋十五岁被其兄帝挚封为唐侯,治所就在今唐县城南八里的长古城村。长古城,尧之封国城也。”唐县中古时为唐侯国,不但有史籍记载,还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唐侯国碑”为证。
    舜继帝后,复封尧子丹朱为唐侯,治所依旧。
    经千余年繁衍,唐尧后裔人口渐成规模。约公元前1050年,周成王灭唐(国),唐尧后裔子民迁往各地(详情参阅《姓典》)。盛大娱乐场为怀念唐尧,思念唐国,不忘祖宗,迁往各地唐国子民以国为姓沿袭至今。这就是唐姓的起源和来历,也是唐姓源于唐县的历史依据。唐尧是唐姓始祖无疑矣。


    刘姓
     刘姓始祖亦是唐尧。《姓典》载:“刘,帝尧陶唐之后,受封于刘(国),其地在今定州唐县是也。”
     放勋15岁被其兄帝挚封为唐侯。挚在位九年,政绩不佳 ,而唐侯放勋有盛德,诸侯归之。挚亦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唐县长古城),将帝位让给其弟放勋,史称“禅让”。是年放勋20岁。
     放勋践帝后称唐尧,号陶唐氏,先封兄挚为唐侯,国都迁至阳邑(即今唐县东北20里的南固城村,因地处尧山之南故名阳邑,《中国历史地图集》有明确标识),至今遗址犹存,为县级文保单位。《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按1935年版缩印本)释阳条载:“阳,地名,春秋昭十二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即今唐县东北。”
     尧帝在阳邑执帝位十余年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也是从古阳邑正南5里的浊鹿山西迁的 (引自河北社科院地方历史编写组1998年出版的《河北古代历史编年》)。浊鹿山在今县城东北10里的北高昌村西,为一小山丘,山顶有近二亩的小平原,旧有龙坡寺。
     尧在帝位七十年,没把大位传给嫡子丹朱,而传给布衣贤者重华,开创了选贤继位之先河。
     重华继帝位后,称虞舜,号有虞氏,先将帝尧故都阳邑改称唐邑(见《中国历史地图集》),复封尧子丹朱为唐侯。为避免丹朱干扰,迁都至上虞(即今浙江省上虞县)。《中华大字典》释虞条载:“虞,上虞,地名,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县北有百官桥,又称百官镇。”
     禹继帝位,史称夏禹,复将国都迁回尧之故都唐邑(即今唐县南固城村)。《中华大字典》释唐条载:“唐,地名,帝尧夏禹所都之墟,汉置唐县,属冀州中山国,即今直隶唐县治。”今唐县的南固城村,中古为唐尧、夏禹两帝都城无疑矣。



    终上所述,刘姓和唐姓的始祖都是唐尧,那么唐尧后代这一支刘姓和唐姓的后代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不同姓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5: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7-3-8 15:45 编辑

六、刘姓家规、家训

一. 刘氏家训
  1. 敦孝悌
  孝悌为百行之先,凡为人子弟者,当尽孝悌之道,不可忍灭天性,兹我族子孙,宜敦孝悌于一家。
  2. 睦宗族
  宗族为万年所同,虽支分派别,实源同一脉,不可相视为秦越,兹我宗族,务宜敦一本之谊,共亲亲之道。”
  3. 和乡邻
  乡邻为同井之居,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可相残相斗,务宜视异姓如同骨肉之亲。
  4. 明礼让
  礼让为持己处世之道,非徒拜跪坐揖之,文必使亢戾不萌,骄泰不作,庶成谦谦逊顺之风。
  5. 务本业
  士农工商,各有其业。故古人云:业精于勤,毋荒于嬉。惟务其业者,乃得自食其力。可见食其力者,敢不专其事乎。
  6. 端士品
  士为四民之首,隆其名,正以贵其实也。故宜居仁由义,以成明体达用之学。若使窬闲,不惟上达无由且士类有玷。
  7. 隆师道
  师道为教化之本,隆师重道,正以崇其教也。使不尊崇之,不特教化不行,而且有亵渎之嫌,何得漫言传道。
  8. 修坟墓
  坟墓所以藏先人之魂骸,每年宜诣坟祭扫,剪其荆榛,去其泥秽,以妥祖灵。切勿挖掘抛露,致祖宗之怨恫。
  9. 戒犯讳
  同姓子侄,每派宜择定一名字以为名,凡属五服内之嗣孙,不得犯父兄伯叔之名,即上祖之名字亦当讳之。
  10. 戒争讼
  争讼非立身之道。故争必有失,讼必有凶。以忍让处之为尚,勿致有忘身及亲,倾家荡产之悔。
  11. 戒赌博
  赌博非人生正业,一入场中,不惟百业俱废,而且身价亦轻,宜自守本分,切勿贪财,害累终身,勉之戒之。
  12. 戒淫恶
  淫为万恶之首,天所不宥,报应循环,所谓淫人妻女,妻女淫人,宜检身防过,勿致损人败节。
  13. 戒犯上
  自古尊卑上下,名分昭然。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宜行后长,勿致有犯在上之失。
  14. 戒轻谱
  家谱之修,所以叙一本也,谱编成帙,正是乃一家之宝,务宜珍重收藏,以便考查世系。切勿轻弃,以亵祖宗,宜共凛之。
二、刘氏族训诗、格言和戒律
  1)刘氏族训诗
  骏马骑行各出疆,  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处境皆吾境,  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舍语,  晨昏须奉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  二七男儿共炽昌。
  2)刘氏格言十则
  立身其正其言,  待人以厚以宽,
  教子唯忠唯孝,  治家克勤克俭,
  存心能忍能耐,  做事不偏不倚,
  接物勿欺勿怠,  处事曰谨曰廉,
  尊长必恭必敬,  交友与德与贤。
  3)刘氏戒律十条
  赌博  酗酒  淫乱  斗殴  行骗  蛮横  偷盗  争讼  懒惰  吸毒
  4)三帝遗训
  西汉高祖遗训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于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东汉光武帝遗训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
  蜀汉昭烈帝遗训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08: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天老 于 2017-3-23 08:51 编辑

族徽
32048994_1.jpg


各姓都有族旗族歌,但我没有发现刘姓统一的族旗族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4-27 03:36 , Processed in 0.98795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