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78|回复: 1
收起左侧

从18位县委书记落马说开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9 19: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据报道,近年来,安徽省皖北地区有18位现任或刚离任的县委书记因腐败相继受到查处。这个数字几乎占安徽省县委书记的六分之一。腐败原因多为卖官买官。腐败金额“榜”中,定远县原县委书记陈兆丰以“千万县令”荣居榜首。

在偶的印象中,安徽算不上经济发达的省份。有资料显示,安徽2005年人均GDP排名在全国列第31位。就这样一个很不富足的省,六分之一的“县太爷”出问题,正应了那句老话:穷山恶水出刁民,经济落后出贪官。

其实,县委书记成为“腐败重灾区”,这绝不是安徽一地一省之事,在全国也很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县委书记成为“腐败官职”也绝非一天半年的事,因为古时候,我们就把“县委书记”称县太爷、父母官。听听,都“父母”、“太爷”了,不腐败那才怪呢!

不过,要说腐败,那绝不光是县委书记在搞,因为腐败本身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前仆后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光靠县委书记那是怎么出搞不深入、搞不扎实、搞不红火,更搞不出大名堂来的。而且,安徽查处的18位县委书记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只能说他们搞得胆子大了一些、警惕放松一些、手段低级一些,于是落马就早了一些。那六分之五不是没有事,而是没出事;不是没搞腐败,而是没暴露腐败——仅此而已。

这么说,您一定说咱过激了,一杆子打死一船的人。说真话,我真不想这样的事是板上定钉,铁的事实。可拿腐败的大网把县委书记的位置上仔细拉一遍,还真看不出有谁能漏下去。据讲,官员腐败即指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之行为。按此一说,腐败尽人皆友,只是大小不同罢了。在现行的县委书记中,有没公款胡吃海塞的?有没公款出国旅游兼考察的?不过,咱也不想把话说绝对了,足金也才“四个九”嘛,那“四个九”以外还是有清官的,这点我太承认了。

说说正题,县委书记怎么就成了腐败的“主力军”了呢?先听听专家的说法。

我国著名的反腐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邵道生研究员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将县委书记群体中出现腐败现象的成因归结为:权力过度集中、“利益诱惑”实在难挡、对重大项目的“一锤定音”权等三个方面。

说实话,在这之前,不真不知道我们还有反腐专家,而且还“著名”。现在专家这个东东很滥,也很不着吊。就象植物学专家弄不清树叶子有多长,动物学专家摸摸脑袋、拍拍屁股就想出镇坪有华南虎一样,这个著名反腐专家把“权力过于集中”和“一锤定音”活生生地就给劈开了,不知是为了凑数还是什么。而且把难挡“利益诱惑”作为县委书记腐败的原因,好象省委书记就能炼就真身了似的。

不受专家的诱骗,咱认为,县委书记们之所以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有以下原因。

一是县委书记都很“饿”。毫无疑问,县委书记都是从小科长爬上去的。他们口袋里没什么积蓄,有点散碎银子也基本上都铺在了通往县委书记的路上了。座上县委书记的椅子,他们也算是“白手起家”了。资本在原始积累阶段,那是不择手段的,县委书记在经济上正是处于原始积累时期,这个时期的人,见到钱眼睛里会发出绿光。因此,不管什么办法,只要能搞到钱,他们当然就不会过任何机会的。

二是县委书记官都很“小”。说穿了,县委书记也就七品小官而已。在政治仕途中,处级领导与厅级干部那是有根本区别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中间的一是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儿。相对于封疆大吏,他们只称得上芝麻官,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则明显不同。在官员队伍中,县委书记只是办“小事”的主儿,办“小事”的人就要琢磨如何捞“大钱”,因为他们的“后事”都是要用钱才能摆平的。

三是县委书记都有来钱的“道”。虽然县委书记算不上高级领导干部,但他们掌握着巨大的发财资源。而且“山高皇帝远”,县委书记就是实实在在的县太爷。县委书记这块土壤的温度、湿度、光照特别适合腐败蛀虫的生长。在一个县里,干部使用要县委书记定夺,修桥铺路要县委书记批准,工厂开门要县委书记剪彩,酒店庆典要县委书记放炮。县委书记是个事必躬亲的角儿,这哪一个“躬亲”能让县太爷“白”了啊。全国最大的“卖官书记”马德甚至于建个厕所都要他“躬亲”一把,最后“躬亲”来两千三百万。

    县委书记的腐败,原因不仅如此,但能将这三条解决了,那反腐败工作也就见成效了。

专题:杂文评论




发表于 2008-7-4 11: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拉出去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42022202000111 )

GMT+8, 2024-6-16 09:29 , Processed in 0.61280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