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论坛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钻到钱眼里
收起左侧

[关注阳新] 从一张地图讲讲阳新为什么一定要重点发展沿江乡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1 14: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
{:soso__3409329614010722382_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2 07: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奇门 于 2017-5-12 08:11 编辑

湋源口镇。。湋 正确发音是 wai    如图示——



大冶湖过去叫湋源


金湖,亦称大冶湖、韦源湖。


TMD,谁改成大冶湖了,又不是他大冶的一家的。不然那湋源口这个出江口从何而来。


大冶兵暴

红五纵队在鄂东南地区的节节胜利,根据地人民群众革命热情的日益高涨,引起了敌人极大震惊。蒋介石急调独立十五旅唐云山部到大冶、阳新地区进剿红军,企图扑灭革命的火焰。1929年10月初,国民党独立十五旅二团的一、二营开赴大冶和阳新两县,进攻红军。任营部副官的共产党员程子华闻讯后,即同赵品三、郭子明、石仲伟、柯乃康(庆施)、邓乾元等人联系。12月上旬,大冶中心县委和纵队党委的扩大联席会议在曹家垸曹玉阶家中举行,李灿、何长工、陈奇、游雪程、吴致民、徐宁甲、李琳、柯乃康、曹玉阶和省委派来的赵品三、郭子明、刘振山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决定立即举行兵暴。14日夜晚,红五纵队4000余人悄悄地渡过氵韦源湖。红五纵队第二支队在大冶与石灰窑之间的牛角山颈一线埋伏。第一支队由李灿、何长工率领在大冶城郊的山上集结,深夜11点半钟,程子华和五连共产党员把各班班长集合起来,公开宣布起义。拂晓,红五纵队驰援,守城敌营长朱麻子被活捉。这次战斗,俘敌1000余名,缴枪900多支。红五纵队和起义队伍进城后,随即捣毁伪县政府,活捉伪县长伍屏阶。受大冶城兵暴成功的影响,敌十五旅其他各部也相继起义。这次兵暴目标明确,行动神速,牺牲少,胜利大,被中央军委誉为 模范的大冶兵暴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刘法绥)林藜先生是台湾著名的作家、旅行家。他记述自己1949年前在大陆“履迹北国、走马中原、探胜江南、寻幽山海”的所见所闻,著为《萍踪识小》。这本书,上世纪80年代在海峡两岸同时出版,影响颇大,在台湾乡恋文学中别树一帜。在书中,他以《滨湖大冶好风光》为题,叙写了大冶湖:“此地无城,阛 (街市)于湖滨,东北有垂柳平堤,婉曲伸延至氵韦 源湖中,人们就湖上筑一青龙阁,旁有石塔,高耸入云,为大冶八景之一,名‘金湖湛月’。”
林先生未写湖名大冶湖,这是因为,此湖在古代文献上名“金湖”。《古今图书集成》1117卷《武昌府山川考》:“金湖:其水直放氵韦 源口入于江,冬春则涸。”《读史方舆纪要》第76卷“大冶县·县前湖”条:“在县南西境,诸水皆汇于此,潴为金湖,又东六十里入兴国州界,注入氵韦 源湖。”嘉庆《大清一统志·武昌府》中记下两个湖:“金湖:在大冶县南半里,湖南为兴国州界。冬春则涸,夏潦盛时,由氵韦 源口入江。”“氵韦 源湖:在兴国州北七十里,接大冶县界。发源于武昌县杨桥诸水,迳下游湖出氵韦 源口入江。”记载稍详的是同治《大冶县志·山川志》:“金湖:源出宫台、西阳、云程等里,其氵韦 源河泊渔利虽属兴国,形胜则吾邑可抚而有也。《通志》:金湖在县南半里,湖南为兴国州界。春冬则涸,夏潦盛时,由氵韦 源口入江。夜色尤佳。八景:金湖湛月。”《通志》是宋人郑樵所著,这是“金湖”之名的较早记载。此外,查古代舆地图,同治县志的图上,这片湖区,并列着两个湖名:金湖、氵韦源湖
综上所述,可知古代正式记载中,湖属大冶的部分叫金湖,属阳新的部分叫氵韦 源湖。大冶湖这一名称,大约是晚近约定俗成的产物。但金湖一名依然留存,只是成为大冶湖的一部分。1990年新编《大冶县志》第五章:“大冶湖:位于长江南岸,县境东南,集水面积1106平方公里……县城西到铜绿山叫天子湖,城东到青龙山之间叫刘家湖,大冶镇到磊山一段叫金湖,磊山以下叫氵韦 源湖,大冶镇与四棵乡之间叫尹家湖,磊山半岛之东叫鲁家湖,半岛之西叫石家湖。”这是官方专业机构的认定。
山川秀美,湖光潋滟,诗人在兹,情动于衷而发为咏吟,是理所当然之事。
南宋状元王十朋(1112-1172),中魁后曾官侍从台谏、太子詹事、龙图阁学士,著有《梅溪文集》。1165年,他调任四川夔州郡守,从浙江家乡 乐清出发,过江西,到大冶,转道黄州赴四川。在大冶途中,他写成好些诗,其一是《宿大冶县》。这首佳作,被清人选入《宋诗别裁》。诗云:“隔岸呼舟子,湖光日欲曛。人家数点火,风物一川云。 小渡渔人占,中流县界分。秋清山驿冷,萧瑟夜深闻。”淡淡的白描,构成一则始于呼船、止于招待所(山驿)的游踪诗纪,呈现出农耕文明时期大冶湖周边的平和、清幽、静谧。
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创始人袁宏道(1568-1610),官吏部郎中时,在万历三十五年(1602),到过大冶湖。那一年,他奉皇命,到湖北蒲圻慰问已届92高龄的退休大臣、原右都御史谢鹏举,如同今日组织部的人员慰问老干部。他从蕲州过江,经阳新至大冶,一路行程一路诗,写绝句16首。诗题忒长,可当优美的微型散文来读:《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出金牛镇,山路如刀脊,飞雪侵肤,舆人艰窘几不能步。然千峰微雪,或如鸦鵛,或如积琼,亦行役之一快也。道中随事口占,遂得十六绝句》。其中第十首是写大冶湖的:“千山照平湖,城在湖波上。前途一发行,斜绕屏风嶂。”(原注:至大冶。)作者坐轿子绕湖穿城, 写山与城在湖面上的倒影,写小憩后出发的一路山景。他把众多的山峦喻为一道道屛风。第十二首是写似屛风的雪中山景:“峰峰雪点缀,曲曲水苍寒。却似曾经眼,王维画中看。”充分抒发了沿途观赏雪中山景的审美愉悦,并把这种感受升华为欣赏王维的画。
明万历二十二年,湖滨建造了文起阁(青龙阁)。此后,文士墨客、名流贤达,多聚于此。凭栏远眺、冶游宴请,挥笔作诗,蔚成风气。佳作无数,不能尽举。仅录胡绳祖的一首《秋日招友游文起阁》,以窥一斑:“阁名昔号小瀛洲,即是真仙亦可留。疏杵几家沙岸外,轻烟一片柳枝头。人分野色浑依槛,月涌波声共入楼。乘兴不知风露冷,夜深犹忘漾归舟。”作者为大冶籍,明崇祯九年(1613年)举人,曾任安徽潜山知县。他在康熙十二年、二十二年两次编写《大冶县志》,而且是后一部县志序文的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2 08: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刘法绥)林藜先生是台湾著名的作家、旅行家。他记述自己1949年前在大陆“履迹北国、走马中原、探胜江南、寻幽山海”的所见所闻,著为《萍踪识小》。这本书,上世纪80年代在海峡两岸同时出版,影响颇大,在台湾乡恋文学中别树一帜。在书中,他以《滨湖大冶好风光》为题,叙写了大冶湖:“此地无城,阛 (街市)于湖滨,东北有垂柳平堤,婉曲伸延至氵韦 源湖中,人们就湖上筑一青龙阁,旁有石塔,高耸入云,为大冶八景之一,名‘金湖湛月’。”
林先生未写湖名大冶湖,这是因为,此湖在古代文献上名“金湖”。《古今图书集成》1117卷《武昌府山川考》:“金湖:其水直放氵韦 源口入于江,冬春则涸。”《读史方舆纪要》第76卷“大冶县·县前湖”条:“在县南西境,诸水皆汇于此,潴为金湖,又东六十里入兴国州界,注入氵韦 源湖。”嘉庆《大清一统志·武昌府》中记下两个湖:“金湖:在大冶县南半里,湖南为兴国州界。冬春则涸,夏潦盛时,由氵韦 源口入江。”“氵韦 源湖:在兴国州北七十里,接大冶县界。发源于武昌县杨桥诸水,迳下游湖出氵韦 源口入江。”记载稍详的是同治《大冶县志·山川志》:“金湖:源出宫台、西阳、云程等里,其氵韦 源河泊渔利虽属兴国,形胜则吾邑可抚而有也。《通志》:金湖在县南半里,湖南为兴国州界。春冬则涸,夏潦盛时,由氵韦 源口入江。夜色尤佳。八景:金湖湛月。”《通志》是宋人郑樵所著,这是“金湖”之名的较早记载。此外,查古代舆地图,同治县志的图上,这片湖区,并列着两个湖名:金湖、氵韦源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18 16: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5-3 09:36 , Processed in 0.3943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