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2468|回复: 7

[关注阳新] 阳新龙港:红色热土“小莫斯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9 19: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帖最后由 小柯2012 于 2012-4-19 19:19 编辑

阳新龙港:红色热土小莫斯科
来源:东楚晚报 时间:2009-6-15 2:50:00  文字大小:
中共鄂东南特委遗址.jpg
中共鄂东南特委遗址
红军街.jpg
红军街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本报记者 曾丽妮/文 何戈/摄
  有人说,红三军团成立于大冶刘仁八,却在阳新龙港发展壮大;有人说,星星之火产生于大冶刘仁八,却在阳新龙港燎出一片红色热土。小莫斯科小汉口等称号,使得有关龙港镇的记忆,永远呈现出一片繁华、一抹鲜红。
  龙港红军街,又称龙港老街。在土地革命时期,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鄂东南特委、鄂东南政治保卫局、鄂东南总工会、鄂东南工农兵银行、鄂东南红军招待所、红五军司令部等17个党政军机关均设在这里,被称为小莫斯科。如今,这些革命旧址保存完好,故人们又称龙港老街为革命旧址一条街
陈家大院
  阳新县龙港镇,地处湖北阳新、通山和江西武宁、瑞昌4县交界处,镇上有条红军街。街道长800余米,宽5米,青石板路面,两旁全为青砖布瓦二层楼房,一进数重,街道蜿蜒曲折,市面古朴典雅,颇有江南古镇的韵味。
  《阳新县志》载,龙港老街的雏形,形成于元代末年;明代鼎盛时期,称龙川市;清光绪十一年,清政府在此设龙港巡检司,改称龙港市。清末民初,龙港街店铺鳞次栉比,拥有商号、作坊300余家,甚是繁华,故有小汉口之称。
  百年境迁,在老街上仍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20年左右,龙港镇龙港村下陈湾,有一户陈姓人家与日本人做苎麻生意,这苎麻是龙港镇特产,在古代被称为贡麻,这户陈姓人家发了大财。发了财的陈氏便在繁华的龙港镇上,盖了一栋最大、最气派的房子,三进三出的院落一直延伸到河边,占地一千多平方米。
  后来,陈家大院被日军占领,并被烧毁了部分建筑,成了日军在龙港镇的指挥中心。后来,陈家大院又租给国民党办公,直到共产党挺进龙港镇,陈家大院才物归原主。此时,陈氏主动捐出大宅,成为鄂东南龙燕区苏维埃政府办公楼。
  如今,原来的陈家大院仍矗立在龙港老街上,成为阳新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两进两出的大宅子,看得见天空的天井,从墙上陈列的画,仍依稀可以找出当年的革命印迹。
毛主席的门生
  1919年,在五四运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龙港地区一批有志青年纷纷外出求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柯少轩就是其中之一。
  柯少轩家里并不穷,他还上过大学,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法律系。陈敬明是龙港镇人,多年来钻研史料、写书,对于龙港历史很熟悉。他说,柯少轩参加共产党,并不是家里穷的缘故,而是因为共产主义是他的信仰。
  1925年3月,柯少轩根据中共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指示回乡发展党组织,在下畈农民夜校学员中,吸收8名贫苦农民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阳新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下畈党小组,隶属中共武汉地委。同年12月,阳新县第一个共产党支部——龙港党支部成立,下辖龙港、黄桥、南山垅、下 、茶寮等5个党小组。因该支部成员多系身着长褂的青年知识分子,所以被人称之为长褂党
  柯少轩还是毛主席的门生。陈敬明告诉记者,1926年底,毛主席提出在武昌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于1927年初正式授课,而柯少轩恰好在此期间前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进修。
  1927年秋,柯少轩受中共湖北省委派遣到阳新领导秋收暴动,在龙港被国民党右派逮捕,返汉后,被党派往上海工作。1928年调回武汉,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兼外县转信员,11月,中共湖北省委机关遭到破坏时,因叛徒告密,柯少轩被捕入狱,后被国民党湖北省卫戌司令胡宗铎杀害,时年32岁。
红五军抵达龙港
  1927年9月,阳新县组织了秋收暴动
  党组织抓住秋收暴动时的有利时机,发动周围十多个乡村的农民数百人,打进龙港镇,击溃地主反动武装保卫团。根据史料记载,次日晨,县城敌军开进龙港,这次的秋收暴动还没尝到胜利的果实,就宣告失败。
  直到1929年秋,李灿、何长工率领红五军第五纵队挺进鄂东南,设司令部于龙港。10月,红五纵队在龙港游击队配合下,一举歼灭了龙燕区的最后一支反动武装——洞下的民团,缴枪百余支。
  1930年5月,彭德怀率红五军第二、三、四纵队抵达龙港。龙港的土地上掀起革命热潮。
  彭德怀带来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在龙港创办了兵工厂、被服厂、红军后方医院、彭杨学校。协助龙港党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红五军以龙港为依托,横扫赣北、鄂南、鄂东10余县反动武装,巩固和扩大了鄂东南革命根据地。1930年6月,红五纵队由初来时的300人发展到5000人,扩建为红八军。 
  直到现在,龙港老街上还保留着彭德怀旧居,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走进这座古居,跨过两道门槛,右手边有一个长方形的卧室,里面摆放着一张四柱床,有幔帐,有雕花的床沿,还有木踏。彭德怀曾在这里休息。
  斗争的艰苦与激烈,使得彭德怀即使在休息时,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这个房间一共有三条道路可供逃生。导游小姐在介绍彭德怀旧居时告诉记者,与普通卧室不同的是,彭德怀的这间卧室有两道门,一前一后,一出一进,这是为了有突发情况时,彭德怀能够迅速转移,因此卧室的后门至关重要。
  打开卧室后门,右手边就是一个楼梯,直接通往二楼,这是一条逃生道路;左手边是大门,门外是一条河,可直接乘船离去,这是第二条逃生道路;而第三条逃生道路,是一条秘密地道,危急关头,可以躲藏到地下,但出于安全考虑,这条秘道目前已封闭。
小莫斯科的繁荣
  1931年2月,在粉碎了敌人第一次围剿的凯歌声中,中共鄂东特委和鄂东工农革命委员会迁来龙港。随后,共青团鄂东(南)特委、鄂东南苏维埃政府、鄂东南政治保卫局、鄂东南总工会等党政机关相继建立,群众称之为四十八大机关。从此,龙港成为鄂东南苏区21个县市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但是,在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下,苏区生活必需品,特别是食盐、药材奇缺。为了苏区军民生活,巩固和发展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特委在龙港设立了劳动总社、转运局,允许私营,军民生活供给得到了保障。
  中共鄂东(南)特(道)委在这里领导鄂东南人民进行巩固根据地、建设根据地、发展根据地的斗争,开创了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鼎盛局面。
  战火纷飞的岁月已经渐行渐远,但如今站在龙港老街,仍依稀可以看到当年的如歌岁月。如今的龙港老街,有革命旧址70余处,其中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的有16处,被国家文物局称为天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2-6-27 21: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龙港已不是当年的龙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08: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从照片上看很一般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2: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龙港早已不是现在的龙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9: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龙港老街的保护很差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9: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
{:soso_e136:}..拜托,这哪里有莫斯科的风格啊?
90年代的七约山,那才有莫斯科红场的社会主义建筑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0 17: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
今非昔比啊,现在的龙港乱得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20: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阳新“小莫斯科”的期盼
2012-07-03 05:46:0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武汉) 有0人参与
0(0)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曹山旭 陶忠辉 通讯员 向能来
编者按 脚贴大地,倾听基层声音,采写鲜活新闻。本报编辑部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走转改”,自6月中旬以来,由多位集团领导带队,分头深入我省“老少边山湖”地区,到最基层看变化、探民生、促发展。今日起,本版陆续刊发从各联系点发回的这批稿件。
幕阜山脉,鄂赣边界,湖北口子镇阳新县龙港镇。
6月中旬,记者踏访了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曾被誉为“小莫斯科”的红色土地。
沿着龙港老街幽幽的青石板路,我们依次瞻仰了鄂东南特委机关、彭德怀旧居、彭杨学校、红军医院等红色革命旧址。墙上陈列的画展,革命先烈的什物,处处见证着先驱们不朽的革命精神。记者心灵受到洗礼,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陪同的县文物局局长柯忠介绍,龙港街保存了革命旧址70多处。其中,有36处于1981年被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6处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旧址中,仍保留着当年的标语、壁画近100幅,被文物专家称之为“天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红色革命遗迹对烈士县阳新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该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对龙港革命旧址群、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进行了维修保护和建设。同时,已邀请清华大学的专家,制定了龙港老街红色旅游项目规划,着手开发红色旅游系列景点。
然而任重道远。踏访中,记者在龙港老街上看到令人唏嘘的一幕幕:不少历史文物旧址,或成了小卖部、理发厅、牙医诊所;或经年失修,墙体倾斜,多处裂缝,部分梁柱、楼板、门窗等木构件腐烂、虫蛀,随时有可能塌毁。


柯忠介绍,因大多旧址旧居产权归属私人,政府难以处置,加上县镇财力吃紧,文物保护经费缺口较大,想解决产权及抢救性修缮捉襟见肘。老街居民也围着记者,诉说他们住在这些老房子里,生活不便,火灾隐患大,希望政府部门加大维护力度。“至少,要将1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收归国有,由文物部门统一管理维护!”柯忠呼吁。他还希望,上级部门要将文物保护纳入财政预算,使这些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价值的“天然博物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采访归来,一抹鲜红,始终萦绕心头挥之不去。但愿,阳新“小莫斯科”的期盼能够有回音。
龙港小档案
1929年秋至1930年夏,李灿、何长工、彭德怀等率红五军各纵队进驻龙港,开辟了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成立鄂东南特委,管辖鄂赣边境地区21个县600多万人口,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龙港被红军将士誉为东方的“小莫斯科”。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42022202000111 )

GMT+8, 2024-6-17 00:07 , Processed in 0.34243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