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论坛

查看: 3173|回复: 9
收起左侧

[阳新往事] 三度反围剿,勒马玉岭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5 21:48:38 本帖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2011年6月24日下午,阳新木港。
  暴雨过后,青山如洗。玉岭山下,72岁的柯亨来坐在屋檐下,凝望四周山峦,静听雨声滴落。
  山那边是江西瑞昌;山这边是阳新木港。80年前的这个夏天,山上山下,硝烟弥漫。 
  “山上现在还有战壕,到处都是子弹壳。”柯亨来说。
  三度反“围剿”
  红军巧布口袋阵
  1931年7月,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被粉碎仅月余,蒋介石又调集30万重兵,自任总司令,向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围剿”。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紧步后尘,严令国民党20师郭汝栋部立即对以阳新为中心的鄂东南苏区发动进攻。
  由于在第一、二次“围剿”中屡吃败仗,郭汝栋深知苏区军民厉害,不敢贸然发动进攻,而是兵分三路(三溪口一路、白沙一路、木石港一路)缓慢向前推进,同时电告武昌、通山、瑞昌之敌,请求他们速派兵向阳新方向围攻。
  为迷惑来犯之敌,红3师和红16军之一部,开赴外线作战。他们时分时合,避实就虚,声东击西,出没无常地到处打击敌人。
  7月中旬,红军集中优势兵力出击驻官埠桥、马桥的敌82师获胜,消灭敌军1个团。随后,他们遵照中共鄂东南特委的战略部署,于7月下旬神不知鬼不觉地开赴到了木石港(现木港)周边地区,准备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木石港守敌——郭汝栋部之胡荡第3团。
  根据作战部署,红军以少部兵力佯攻野鸡山,而主力则悄悄埋伏于木石港周围,布下“口袋阵”,准备引蛇出洞,聚而歼之。然而,敌团长胡荡颇富作战经验,并未上钩。红军只好向木石港发起猛攻,而胡荡团则据险顽抗,以待援兵,不与我决战。
  一时间,敌我双方陷入僵持之中。
  边界血战
  玉岭山上枪声急
  久攻不下,红军改变策略。每天只派1个排的兵力前去佯攻木石港,敌军只是阻击,仍不出击。
  但如此数次,胡荡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红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随后,他亲自找当地的一些豪绅地主了解红军的虚实。其实,这些豪绅地主由于红军军民严守秘密,他们也一无所知。但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他们众口一词,齐称红军主力早已逃之夭夭,只是小股红军骚扰。胡荡信以为真。
  当红军一个排再次佯攻时,胡荡亲自给五营长打气,令其率部穷追。红军则向西南方向边打边撤,直退到离木石港10余里的吉山山区。敌人以为红军不堪一击,一路穷追不舍,最后进入了红军伏击圈。直到我伏兵四起,枪声大作时,敌人方知不妙,妄想迅速突围,但为时已晚。
  激战中,敌五营抢占制高点玉岭山,企图负隅顽抗,以待援兵。
  红军将玉岭山层层包围,围得水泄不通。红7团团长刘振山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全团官兵猛打猛冲。全团官兵在他的鼓舞下,人人不甘落后,向玉岭山山顶冲去。随后,各兄弟部队也跟了上来,全歼了敌5营,敌营长也被当场击毙。
  木港镇坳头村下黄组位于玉岭山下,对于这次战役,村中老人曾留下口述记录。
  “我父亲曾告诉我:‘当时,敌人占领山顶有利位置,用重机枪对红军进行扫射。最后,我们村几名胆大的村民带红军小分队迂回包抄,端掉敌人机关枪,最后夺下山头。’”柯亨来说。 
  踏访玉岭山
  硝烟散去战壕在
  玉岭山战斗结束后,敌团长胡荡率剩余兵力疯狂向红军反扑。
  在玉岭山,敌我激战10余个小时。最终,除胡荡化装逃跑外,该团全军覆灭。县城之敌前来增援,亦被红军阻击部队打得一败涂地。
  这一仗,红军共歼灭敌人1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20多挺,迫击炮10门,步枪800余支和大批军事物资,取得了玉岭山战役的辉煌胜利。
  战役结束后,红军乘胜前进,最终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事隔80年后,本报记者踏访玉岭山战场。青山依旧,但早已换了模样。山顶的空地上,柯亨来与妻子种了大量芝麻。早些年,他们在山上经常刨出弹壳。后来大炼钢铁,这些弹壳都捐给了公社。
  如今,玉岭山上仅存的战斗遗迹只有牛尾尖上纵横的几条战壕。它们时刻提醒人们,80年前这里发生的一切。
Screenshot_2013-06-05-21-42-43.png
发表于 2013-6-5 22: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
当致无亏阳新老苏区
发表于 2013-6-6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怎么现在想到了立碑?
发表于 2013-6-7 11: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
给革命先烈致敬
陈氏家族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8-22 17: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4-27 04:21 , Processed in 0.38146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