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回复: 0
收起左侧

[关注阳新] 阳新最美村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30 13: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玉堍村,是地处于鄂东南革命老区的一个边远小山村,也是省级贫困村。十几年前,这里人多地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均年收入还不到480元!这里经济基础差,底子薄,连一所象样的学校都没有。解放几十年了,孩子们还挤在破旧的李氏祠堂里读书,村子里展现在外人的感觉是破旧不堪,给人一丝丝荒凉的景象……
       如今;玉堍村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玉堍村共4个自然湾,修建通组水泥路4.6公里,通户水泥路12.3公 里,形成了村级公路通省道,组级公路通农户的公路网;他们还投资12万元,新修水渠4条, 1.25万米,构成了纵横交错的沟渠网。环村水泥路500余米 ,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日子一去不返;全村已栽植绿化苗木12万株,草坪4000平方米,80%以上的农户庭院实现了绿化;农舍外墙体进行粉刷,实施改水改厕,全村新建垃圾池24个,新建沼气池300口,150多户农舍外墙体进行了粉刷,村民全部饮上了卫生清洁的 “自来水”。  改圈55户,新建省柴灶250个,沼气池63口,建成“农民公园”2个。新建教学楼2栋,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程控、移动和联通电话已全线开通;新建办公大楼一栋,面积达480平方米,内设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微机室、卫生室等,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环境。村民的腰包鼓了,精神充实了,生活舒畅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而玉堍村山变绿了,水变净了,人居环境改善了, 绿树白墙掩映之下 和谐之风扑面而来。
       谈起玉堍村的今天,村民们齐心说道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党给他们培养了一个好党员、好干部;他们每每说起的好党员就是带领玉堍村村民脱去贫困、走向致富的玉堍村村支书——李相富。他为了让村民们早日脱离贫穷过上辛福生活,订计划,立项目,跑资金,为了新农村建设四处奔走。玉堍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优势,拥有李蘅石故居等文物故居。(李蘅石,原名李均善,年轻时曾游太学,任县丞。后投左宗棠部全忠介营,为人英勇善战,颇有谋略。历保道员,署吉昌县,赏戴花翎。1879年,左宗棠率部击败回民军,首领白彦虎投奔俄国,伊犁落入俄国人之手。作为外交使臣之一的李蘅石,被派遣前去与沙皇的母弟高佛满交涉。李蘅石拥节遐荒,不辱使命,不动干戈,不费一兵一卒,收回伊犁。李蘅石被钦加二品顶戴,赏正二品封典,特授新疆按察使,诰授光禄大夫。)村支书李相富想到依托玉堍村的独特优势,开始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李相富先后带领村民成立了“油面合作社”“油茶公司”等。虽然过程非常艰难,但是能带来玉堍村今天的发展,使全村人都走向了致富路,他觉得他所做的是值得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6-2 03:52 , Processed in 0.2909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