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794|回复: 1

[今日阳新] 叩开幸福大门——阳新县扶贫攻坚工作走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9 10: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扶贫攻坚,是人们告别贫困、走向富裕、叩开幸福大门的有力推手。近三年来,阳新扶贫工作再次实现了新的跨越。据7月28日阳新县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阳新贫困人口已由2011年末的15 94万人减少到2014年末的

  扶贫攻坚,是人们告别贫困、走向富裕、叩开幸福大门的有力推手。

  近三年来,阳新扶贫工作再次实现了新的跨越。据7月28日阳新县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阳新贫困人口已由2011年末的15.94万人减少到2014年末的11.47万人,三年共减少贫困人口4.4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6%,农民人平纯收入也由三年前的5551元提高到现在的7157元。

  阳新县委书记童金波说:“全县上下将进一步抢抓新一轮扶贫开发机遇,着力提升精神区位,搞好精准扶贫,确保2018年努力实现‘精准扶贫不漏一户,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目标。”

  扶贫扶出新气象

  一排排白墙蓝瓦的三层小洋楼、一盏盏列队水泥路两边的太阳能路灯、一个个争奇斗艳的花坛、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新村大道、一群群嬉戏打闹的孩童……这是7月27日笔者在阳新县陶港镇官塘村柏树新村看到的一幕。

  然而,在这里生活的160多名村民一年前却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高山上,一遇大旱人畜饮水都发生困难,如今生存环境的改善得益于阳新县实施的扶贫搬迁工程。

  据县扶贫办主任梁勋寅介绍,近三年来,阳新县先后实施扶贫搬迁1339户计7000余人,集中解决了部分山区、库区和血吸虫疫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生存难问题,同时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

  近三年来,阳新县抢抓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幕阜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的政策机遇,秉承“一切为了贫困的父老乡亲”的扶贫理念,以重点贫困村为主战场,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和科技能力扶贫。

  阳新县按照“缩小战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整村推进扶贫思路,先后组织实施了37个整村推进重点村、15个彩票公益金试点村、45个老区建设重点村和24个县定产业扶贫重点村,累计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1.56亿元,先后完成村组道路硬化93.6公里,维修公路38.6公里,整修水渠3.1万米,维修病险水库9座,安装自来水管道3.52万米,实施村庄整治117处,新建村卫生室35个,新建村民活动中心105个,维修村级完小10个。

  阳新县在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找准致贫原因,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通过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激活了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的热情。龙港镇马岭村牧草资源十分丰富,当地群众一直有养牛的习惯


       在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找准致贫原因,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通过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激活了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的热情。

  龙港镇马岭村牧草资源十分丰富,当地群众一直有养牛的习惯,但苦于没有资金,养牛业一直是小打小闹,农民增收难,一些贫困户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2013年县扶贫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给予帮扶资金45万元,注册成立了马岭村互惠养殖合作社,贫困农户纷纷入社,现在养牛规模达到200余头,社员发展到38人,社员年可实现户平增收2万余元,先后带动李名雪等16个贫困户脱贫致富。

  目前全县建有100头以上养牛场8个,1万只以上规模的养鸡场10个,新发展油茶、金银花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6.5万亩,建成500头规模以上的养猪场15个,实现了平均每个贫困村建成了1-2个以上特色产业,户平有一个以上增收项目。

  阳新县还把加强“雨露计划”培训转移作为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措施来抓,近三年来共转移安置贫困户劳动力4000余人,实现了“培训一人,合格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人“的目标。

     还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先后启动幕阜山片区扶贫项目108个,已完成项目26个,累计完成投资79.5亿元。

  精准扶贫正发力

  7月27日,枫林镇水源村党支部副书记刘萍来到她的扶贫包保贫困户王细红家中进行帮扶。

  王细红早年丈夫去世,自己长年患病,一家3口蜗居在土坯房里,生活无固定来源。刘萍多次深入该农户,帮助出主意想办法,目前已为王细红申请危房改造资金7500元,同时向县扶贫办申请贴息贷款5万元发展清水鱼养殖,今年有望一举摘掉贫困帽,像这样,刘萍目前已包保各类贫困户10户。

  为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阳新县一改过去“大水漫灌”式扶贫为“精准滴灌”。 阳新县通过精准识别,目前有98个贫困村3.58万户11.47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为在2018年内实现整体脱贫,阳新县将以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气魄“围歼贫困”。

  实现脱贫目标,干部是关键因素。阳新县把扶贫工作作为检验干部作风、检验基层组织战斗力、检验基层党建成效的试金石来抓,县委研究出台了《阳新县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分工安排方案》,建立了“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实现县领导包镇区,每个在岗副县级领导干部包两个贫困村,每个科局包一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每个机关干部包保10户脱贫任务,对贫困村、贫困户逐村逐户落实驻村包户帮扶责任。同时,建立相应的以“定责任、定对象、定规划、定措施、定成效、定督促考核”为内容的考核督办机制,切实把干部驻村帮扶计划逐项落到实处。

  在实现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阳新县坚持做到建档立卡、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扶贫搬迁和督办考核全部到村到户。

  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逐村逐户摸底,核实到户到人,按照“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验收”的程序锁定贫困对象,目前已圆满完成98个贫困村3.58万户11.47万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工作。

  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模式,结合每个贫困村的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因户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办法,帮助所有贫困村制定了帮扶计划,全县98个贫困村已进驻工作队。

  按照“产业第一、能力至上”的原则,将全县70%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用于贫困村,贫困村70%的资金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产业,重点启动实施了15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15个村共落实发展项目78个。目前,已完成项目12个,正在实施项目36个,完成项目总投资2320万元。同时,根据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发展需求,整合整村推进等专项资金以及部门帮扶资金,因村因户制宜帮助每个贫困户分别落实了1个以上帮扶项目。

  阳新县今年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转移1000人,同时计划将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家庭中新入学的大学本科生纳入雨露计划扶持范围。按照“应搬尽搬,应补尽补”原则,组织专班深入镇、村认真进行调查核实,根据贫困户搬迁需求全年安排搬迁指标500户。今年阳新县已将年度脱贫目标和任务分解到镇、村,并设置考评分值,细化考核指标,年底逐镇考核评分,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与评优评模挂钩。

  (今日阳新 彭书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42022202000111 )

GMT+8, 2024-6-29 10:16 , Processed in 0.32813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