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论坛

查看: 1394|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帖]走遍阳新之到河东看民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2 09: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转自东湖社区--阳新文坛---黑胡楚夫
河东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因门前一条由南向北的朝阳河而得名。同与之相对的河西村,俱是萧姓,追根溯源,据说都是汉朝开国丞相萧何之后。
河东门前的河源于江西瑞昌和江西武宁的两条河,是桂花河和朝阳河交汇于龙港后的合流河。七十年前可通船运,因此,也造就了龙川古镇的商业繁荣。朝阳河很清亮,一年四季清清的河水将圆圆的鹅卵石洗得贼亮,偶尔有几条小鱼轻轻游过,顿时为小河增添了不少的生机活力。河东的山是后垴山,半山腰的桔树苍翠欲滴,到了每年深秋十月,那红红的桔子挂满枝头,在秋阳晚霞里被染得金光闪闪。
河东的山美水美已是尽人皆知了。其实,河东民居的古典美,却很少为人知晓。我们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闯”进那块特殊的土地。今年初夏,我随县民间文化十大集成采风组深入龙港地区,采用拉“网”式搜索民间文化,想通过大面的采访,进一步挖掘散落在民间的瑰宝。因时近傍晚,我们抓紧时间,在河西作了短暂的停留,待看了河西萧氏宗祠之后,我们非常震撼。尽管河西萧氏宗祠已经全面整修,其风貌基本仿照原样构建,只是现代工艺与明清时期的建筑工艺相比逊色不少。但我们从中看到了阳新南河(富河以南)古民居建筑的典型性。正当我们惊讶不已之际,当地群众告诉我们:“河东的老房子更多。”于是我们就对河东村作了一次突访。
从河西过桥到河东,极为方便,水泥大桥可以通车。我们的小车在排列整齐的现代民居“缝隙”中挤到老屋场,只见一座非常简易的古老建筑门楼前,铺满了青石板,大门两侧放着两块长条石,石面已经磨得发亮。几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正在那里闲坐。从大门入内,只见一进五重的老式建筑次第排列,紧挨着宗祠两侧整齐地排列着很有规律的民居,它们一般是房里套房、小巷连着大巷,错落有致,显然是一个合族聚居、逐渐发展而成的古老村落。
与老屋场紧紧相连的另一组民居,其规模不比老屋场小,同样古朴。当我们走进他们的房舍时,很容易看到明、清两个不同时期建筑特征的结构、屋里的木雕、石雕各呈风采。当然,那里同一时期的建筑中,也有华美与简朴之分,足见当时整个村落居民家庭生活不平衡的实况。
最让人能够一览无余地看到整个村落全貌的,莫过于上楼。我们登上一家两层楼房的屋顶,抬眼四顾,偌大一个村落的古老建筑风貌尽收眼底。最有意思的是明、清建筑从天上观看,亦有规律可寻。凡是整栋房屋排水系统从房顶到室内排出的,是明朝建筑无疑;否则多为清代建筑。
我曾慕名到过安徽徽州和江西婺源地区参观过那里的古民居,我多次被那小桥流水人家、青瓦粉墙村落、别致新颖的风火墙所倾倒。其实我们阳新的明清建筑既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子,又有独特的风格。河东民居可见一斑。我们站在老屋场的大门外,细细看那明清建筑,都以滚龙墙、马头墙作装饰,那气宇轩昂的滚龙犹有奔腾之势。屋檐和墙檐之下的白墙板上用黑墨描成卷草、缠枝、人物典故。这不仅是美的装饰,更是文化的传承,也可以说是吴楚文化的相融的具体体现——房屋建筑风格类吴,而绘画则类楚。再看那民居的布局,他们是合族而居,户户相联,巷巷相接,整体求合,个体求分,合中有分,分中有合。显然这体现了姓族的凝聚力量和宗族观念的稳固性。
其实,我们到河东看民居,是能够从中欣赏到那种古朴的神韵,感受到那种厚重文化的力量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4-27 13:05 , Processed in 0.3750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