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164|回复: 1

[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4 22: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超级女声”改变了电视节目的娱乐消费方式,由单向给予的艺术消费,变成了公共参与性的集体的现场狂欢。它既满足了选手的“暴露癖”,又满足了观众的“窥视癖”。这一双重的满足感,是该节目获得商业成功的秘密。
    “超级女声”表现出来的全民性的疯狂,使这一节目的文化心理含义更值得关注。从来就是精英化的“艺术”舞台和现代传媒,突然戴上了“平民”和“日常”的面具,出现在公众面前,使得缺乏自由表达机会的公众,一时间无法确认这种机会意味着什么,也没有人知道这种机会是否还会再有。蜂拥而至的报名人群,电视台的高强度宣传和直播现场的热烈气氛,如一种无形的裹挟力,像旋涡一般,越卷越大、越深和越有吸引力。
    “艺术”和“现代媒体”本身都是超强度的迷幻剂,它们很容易制造一种癫狂性的崇拜:艺术崇拜或媒体崇拜。人们开始疯狂地加入其中,只想像别人一样,抓住那个道听途说的神秘“机会”,也不管这个机会是否真正与她有关,更不会去深究这一现象背后的真实动机。这种集体性的行动“强迫症”,本身就具有强大的传染性。
    然而,“超级女声”并非孤立的、突如其来的现象。它是此前其他种种“集体性神经症”的新变种。我们在鸡血疗法、君子兰、红茶菌、炒股票、搓麻将、买彩票、疯狂英语和集体传媒等群体性的行动中,看到了,“超级女声”的原型。只不过这一次是借“歌唱比赛”的名义。
   有了美妙的名分,加上电视台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帮助,这种集体性的迷狂变得更密集、更频繁,也更强烈。那些(或老或少的)“女孩”,在这突如其来的“梦想”的蛊惑下,像被迷魂似的被驱使,不顾一切地奔向这个集体性的娱乐“广场”,在那里癫狂不已。直到下一次新的癫狂症状发作。
发表于 2007-1-15 00: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

[讨论]

    2005年,选秀元年。《超级女声》小试牛刀,淘到了一大桶金子,并成功包装出人气偶像李宇春、张靓颖、何洁。
  2006年,选秀泛滥。《梦想中国》、《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我型我SHOW》……让全民拿起了遥控板和手机。然而节目内容过于雷同,观众开始审美疲劳。
  2007年伊始,选秀疑问迭出。平民选手执着追梦、各类明星轮番上阵,虽然《梦想中国》出师未捷,但《非常有戏》、《名声大震》又掀起了新一轮选秀风,从草根娱乐到明星秀场,电视选秀风潮似乎有些变了味,偏离了最初的初衷,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更多的是看上去美丽的“泡沫”。
    最近又是什么红楼梦选角。。。。。。。。
今天一天都上不了这个网,把我给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42022202000111 )

GMT+8, 2024-9-28 14:14 , Processed in 0.2696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