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4|回复: 4
收起左侧

[关注阳新] 一日三餐 米饭与干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3 21: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一日三餐 米饭与干菜
2012-05-11 02:43:02

长江商报消息 从阳新县城到王英镇倪家小学,要一个半小时车程,途中翻过一座山就得花40分钟。沿途经过4个村子,大都大门紧锁,无人居住: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山村白天很安静,老人们下地干活,孩子们上学去了。
倪家小学位于倪家村,王文村、横溪村、添胜村及倪家村四个村的孩子都在这上学,他们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挣钱,家里只剩老人。全校从学前班到6年级共有195人,半数学生住在学校或者附近的亲戚家中。中午下课铃声响起,住读的孩子们拥向厨房。厨房在教学楼一侧,不大但很整洁,一个木蒸箱正对着厨房大门,厨师王火青不断地往灶里加柴火。
打开木蒸箱,蒸气环绕,每层能放40多个饭盒。铝制的、瓷制的,白的、黄的,一个挨着一个。饭盒烫手,孩子们用衣袖隔着手,小心将饭盒取出。这些孩子最大的才12岁,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早已学会了自理。
坐在宿舍床边,打开饭盒,一层是饭,一层是菜。几乎每个学生的菜都一样,干蕨菜、干豆角、干腌菜、干笋子……蒸菜前若多放点水,还能喝到汤。
每个寄宿的学生都带了一个木箱子,里面没有衣服鞋子,却装着孩子们一个星期的食物:一袋大米,一袋干菜、油、盐、白糖等等。蒸饭前,他们在饭盒内放入大米,再加些没过米的水,饭盒另一层放干菜,加进水、油和盐。蒸熟后,就是一顿饭。
周怡然是6年级女生宿舍的寝室长,她的午餐是一份蒸了三次的粉丝,第一次没加水,第二次没加油和盐,她仍舍不得扔掉,又蒸了一次做午餐,此时的粉丝已经粘成了一团。每个星期,她都会从家里带两块巴掌大的粉丝过来,这是父亲离家前买的,一袋有30块粉丝,10块钱。
她的箱子里还放了一把刀,饿的时候她就把从家里带来的红薯拿出来,削去皮,生啃着吃。冬天,她还会带萝卜来学校,但是生吃的萝卜很辣。甚至,她还曾靠喝自来水充饥。
一日三餐,米饭与干菜,餐餐如此,没有蔬菜、鸡蛋和肉。学校想给学生供应点蔬菜,但拿不出钱来。没吃完的饭菜,没人倒掉,留着下一餐再吃。只有周末两天,他们才能吃到新鲜蔬菜,偶尔有鸡蛋和肉。
长江公益“免费午餐”近日走进阳新,孩子们看到了希望。文 / 黄敏
免费午餐
Free Lunch For Children
长江公益
1.黄石阳新县排市镇后山学校下容小学厨房,二十几名学生每天中午吃的“带味的蔬菜”:梅干菜,可以长期保存不会变质。
2.下容小学厨房里挂着二十几名学生每天中午的午餐 :挂面。
3.黄石阳新县王英镇倪家完全小学六年级女孩周怡然放在箱子里的“宝贝”:一块粉丝,一般舍不得吃。
4.周怡然的午餐“蔬菜”:咸菜丝。
5.周怡然将自带的腌菜放在用过的矿泉水瓶里。
6.周怡然的“宝贝”:一个红薯,这是从家里带来的。
7.倪家完全小学寝室,两个女孩配着咸菜汤吃饭。
8.倪家完全小学放学后,孩子们在食堂的大蒸笼里取自带的米饭。
9.后山学校,一位小女生正在吃饭,一条小狗尾随其后。
10.倪家完全小学寝室,学生的“行李箱”里放的不是衣服而是是大米、碗筷、盐、酱油、醋。
11.午饭时间,倪家完全小学寝室,几位住校的女生蹲在箱子前吃饭。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2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
农村小学的确如此!蒸的米饭常吃会烂嘴角!我在倪家小学读过二年书…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22: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 于 2012-5-13 22:13 编辑

横溪小学原先是完小的(1-6年级寄宿制学校),把五六年级调到倪家小学这明摆是让横溪村的学生活受罪!
发表于 2012-5-13 23: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
近期“免费午餐”的发起人邓飞和他的团队就会来阳新做这个事情。
发表于 2012-5-14 0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们过去读初中都是这样读书的,现在计划生育搞的好,人口少,学校也没有办法只能集中,小学就这样可苦了孩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 )

GMT+8, 2024-6-2 03:48 , Processed in 0.2959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