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29754|回复: 63

[今日阳新] 大冶北至阳新铁路最终走线详图(附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4 17: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帖最后由 sskcel 于 2014-6-12 03:01 编辑

今天找了好久,终于找到武汉到阳新客专详细图纸。由于图纸很大,请在附件里下载。看看会对你生活那些影响。下面是工程概况。首先确定的是阳新站还是设在现在火车站,不过是靠南重修,不是改建。只利用原有一条普线线路备用。车站规模是:2台4线;
image002.jpg
(3)站场工程
本工程大冶北至阳新段共设3个车站,为大冶北(既有)、白沙南、阳新站,其中白沙南站为新建车站,阳新站为既有站改造,车站分布、性质见下表。
              车 站 性 质 及 规 模
    
  
序号
  
名  称
中心里程
站间距(km)
左右侧
车站性质
车站型式
车站规模
1
大冶北(既有)
DK92+000

中间站
地面
2台5线
  
(侧式、岛式站台个1座)
19.85
2
白沙南(新建)
DK111+850
中间站
地面
2台4线(侧式站台)
16.46
3
阳新站(改建)
DK128+310
中间站
地面
客专场2台5线(岛式站台)

普速场2台6线
  
(与客专场共一站台)
1.2  工程概况
1.2.1 工程基本情况
(1)工程设计范围
DK92+000~DK159+980,线路长68.935km。
(2)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3)线路总体走向
线路从武黄城际铁路大冶北站引出(DK92+000),于既有武九铁路东侧跨大冶湖,行至大箕铺镇并行既有铁路前行,过小箕铺至白沙镇新建白沙南站(DK111+850),出站后线路小角度上跨既有武九铁路并行其南侧前行,上跨316省道后,于既有阳新车站对侧并站设客专场(DK128+310),出站后相继上跨北湖、既有武九铁路、富水河、朱家叉湖,穿石马寨隧道后,再次上跨既有武九铁路和316省道,从枫林镇南侧前行上跨杭瑞高速公路后止于湖北与江西省交界处DK159+980,线路全长68.94km。



(11)项目设计变动情况简述
2010年7月项目建议书批复本项目主要技术标准为:客运专线,双线,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以上,最大坡度20‰,最小曲线半径5000米,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电力牵引,自动控制,综合调度集中。线路全长66km、桥隧比69%。项目投资预估算总额为77.0亿元,项目工期3年。
2011年1月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本项目主要技术标准为:客运专线,双线,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以上,最大坡度20‰,最小曲线半径5000米,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电力牵引,自动控制,综合调度集中。线路全长67.9公里,设大冶北、阳新两个车站,桥隧比72.1%。改建既有武九铁路4.6公里,同步扩建武汉动车段。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86.1亿元,项目工期3年。
2012年10月,原铁道部、湖北省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再次进行了联合审查,形成了审查意见。本次初步设计结合2012年10月的审查意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
①速度目标值调整为250公里/小时,无砟轨道改为有砟轨道,列控系统由CTCS-3级改为CTCS-2级,最小曲线半径、线间距作相应调整。
②对阳新车站并站方案进行了优化:客专场从站房同侧改建优化调整为站房对侧新建,不改造既有武九铁路,仅改造阳新车站既有普速场的最外1股道。
③可研批复本项目在武汉动车段预留的存车场位置上增建存车线15条。目前,武汉动车段预留的存车场已纳入郑武客专的I类变更并正在施工,武汉动车段再无扩建条件。我集团公司于2012年12月专题研究了在武南货场合并新建武昌南动车所和客车车辆段的方案,由于该方案牵涉到需要全面改造武南货场以及部分既有京广上行线,工程量相当大,牵涉面太广,本次仅做方案研究,没有估算相关投资并纳入本项目。因此,本次环评未包括该项工程内容。
④大冶北站属于武黄城际铁路的端头站,为配合本次大冶北至阳新铁路引入,大冶北站车站平面采用贯通式布置,原大冶北综合维修工区变更为工务车间,这些内容纳入武黄城际铁路变更设计中,由武黄城际铁路工程一次建成,因此本次大冶北至阳新铁路工程的实际起点里程为DK92+600,不包含大冶北站。
1.2.2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双线;
(3)设计运营速度:250公里/小时;
(4)正线线间距:4.6m;
(5)最小曲线半径:3500m;
(6)最大坡度:20‰;
(7)轨道类型:有砟轨道(长大隧道除外);
(8)列控系统:CTCS-2级;
(9)牵引种类:电力;
(10)机车类型:电动车组;
(11)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12)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
(13)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1.2.3主要工程项目及规模
(1)线路工程
线路从武黄城际铁路大冶北站引出,自西向东沿长江南岸而行,经湖北省的大冶市、阳新县进入江西省境内,线路全长68.935km。
-weigh&#65533;l'v&#65533;        8&#65533;&#65533;        &#65533;并正在施工,武汉动车段再无扩建条件。我集团公司于2012年12月专题研究了在武南货场合并新建武昌南动车所和客车车辆段的方案,由于该方案牵涉到需要全面改造武南货场以及部分既有京广上行线,工程量相当大,牵涉面太广,本次仅做方案研究,没有估算相关投资并纳入本项目。因此,本次环评未包括该项工程内容。

④大冶北站属于武黄城际铁路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沿线环境质量
1)生态环境
①工程沿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森林植被发育较好;沿线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其中农田生态系统广泛分布于大冶北至阳新站区间,森林生态系统则主要分布于阳新至鄂赣省界的山区,城市生态系统主要集中在大冶市、阳新县境内路段,在大冶湖、网湖湿地保护区分布有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②本工程沿线区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工程沿线典型植被类型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针叶疏林、荒山灌草丛、竹林等。在网湖自然保护区试验区等典型湿地环境内,分布有一定面积的芦苇、莲等湿生植被。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有种子植物106科474属1103种,包括国家I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3种。评价区共发现记录在案的名木古树1处1株。
评价区内森林覆盖率较高,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其中两栖动物2目6科14种;爬行类3目8科22种;鸟类12目27科71种;兽类7目12科24种;评价区共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重点II级保护野生动物18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38种。
本工程横跨大冶湖、穿越网湖湿地保护区试验区,水生生物资源有河栖类型和湖沼类型,种类相对比较丰富,其中浮游植物6门32种;浮游动物4门51种;底栖动物16种;鱼类6目9科39种。评价范围内无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本工程所跨越的大冶湖及网湖湿地等河段无集中式鱼类“三场”分布,鱼类洄游通道也已经被阻断。
③工程位于我国水热条件较好、植被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华中地区,评价范围内农业植被与林业植被分布面积广泛,同时由于森林植被生产力水平较高,因此整个评价区自然体系平均净生产力为712.76gC/(m2.a),高于国内大陆生态系统平均净生产力水平。
④本工程沿线降雨量大,且相对比较集中,但植被发育较好,因此水土流失现象不明显,水土流失率在18%左右。

⑤受线路走向、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本工程线路DK137+955.36~DK146+000(长链955.36m)穿越了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DK103+290~DK103+570段以路基形式穿越了五里界古城遗址本体范围,DK112+310~ +910段以路基形式穿越和尚垴遗址的保护范围。
2)声环境
沿线地区地势起伏,声环境敏感目标以分散村落为主,兼有少量学校;居民住宅多建于80年代后,1~2层砖混结构。现状声环境主要受社会生活噪声影响,声环境质量良好;个别敏感目标声环境受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共同影响,声环境质量一般;部分敏感点受既有武九线等铁路噪声影响,声环境质量较差。
评价范围内共46处环境敏感点,其中学校4处、居民住宅42处,现状监测值昼间为49.6~71.4dB(A)、夜间为41.7~70.8dB(A)。
(1)沿线学校声环境敏感点4处,现状监测值昼间为49.9~58.4dB(A),夜间为41.9~56.6dB(A)。曹家堍小学(5号)、枫林中学及坡山八一小学(41号)现状声环境主要受社会生活噪声影响,声环境质量较好,环境噪声达标。大箕铺小学(10号)、大箕铺中学(11号)受既有铁路噪声影响,昼间达标,夜间超标2.7~6.6dB(A)。
(2)沿线居民住宅区42处,现状监测值昼间为49.6~71.4dB(A),夜间为41.7~70.8dB(A),昼间1处敏感点超标1.6~2.2dB(A),夜间10处敏感点超标0.5~11.3dB(A),超标敏感点主要集中在既有铁路沿线。
受既有铁路噪声影响的敏感点共13处,现状监测值昼间为50.9~71.4dB(A),夜间为45.6~70.8dB(A),昼间1处敏感点超标1.6~2.2dB(A),夜间10处敏感点超标0.5~11.3dB(A)。

不受既有铁路噪声影响的敏感点共29处,现状监测值昼间为49.6~53.4dB(A),夜间为41.7~48.5dB(A),敏感点环境噪声昼夜均能满足标准限值要求,声环境较好。


         

发表于 2014-5-24 21: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
好,要加快发展,现在国家正要搞长江经济带。阳新人们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搞些可持续发展项目,加快民生建设。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4 19: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你说的是第二次环评公示的文件吗?湖北环保厅主页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4 19: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附件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4 20: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
希望迅速施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5 09: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
好!期待阳新的快速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5 16: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可不可以把附件发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09: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何方人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0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
百度百科“武九客运专线”早就有了详解及走线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Zero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5-26 11: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3: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见下表。
                               沿线声环境敏感点一览表
  
区段
  
所在
  
行政区
编号
敏感点名称
对应本线里程
建设年代
规模
  
(户)
层数
建筑类型
与本工程线路关系(m)
与相关线路关系(m)
备注
主要声源
位置
最近距离
高差
形式
位置
最近距离
高差
形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1
杨湾
DK92+100~DK92+410
80年代后
57
1~2层
砖混
两侧
40
-0.8
路堤
0
0
0
0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2
四角敦李湾
DK92+920~DK93+170
80年代后
42
1~2层
砖混
两侧
15
-14.4
桥梁
0
0
0
0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3
应负公湾
DK96+940~DK97+700
80年代后
64
1~3层
砖混
两侧
15
-16.2
桥梁
0
0
0
0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4
启祥湾
DK98+700~DK99+240
80年代后
85
1~2层
砖混
两侧
8
-24.5
桥梁
0
0
0
0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5
曹家堍小学
DK99+400~DK99+450
1949年
200学生、20老师
3层
砖混
左侧
164
-12.7
桥梁
0
0
0
0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6
柯解
DK99+440~DK99+600
80年代后
30
1~2层
砖混
两侧
8
-12.7
桥梁/路堤
0
0
0
0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7
曹汉
DK100+660~DK101+180
80年代后
55
1~2层
砖混
两侧
10
-13.6
桥梁/路堤
0
0
0
0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8
大箕铺
DK101+500~DK102+300
80年代后
100
1~4层
砖混
右侧
71
-13.6
桥梁
右侧
8
-5.8
桥梁/路堤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②③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9
后畈
DK101+780~DK101+940
80年代后
22
1~4层
砖混
左侧
18
-12.8
桥梁
左侧
89
-7.2
桥梁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②③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10
大箕铺小学
DK101+830~DK101+900
1968年
1000学生、40老师
2~4层
砖混
左侧
143
-12.8
桥梁
左侧
217
-7.2
桥梁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②③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11
大箕铺中学
DK101+900~DK102+120
2009年
1400学生、100老师
2~4层
砖混
左侧
8
-12.8
桥梁
左侧
76
-5.4
路堤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②③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12
五里界
DK103+330~DK103+800
80年代后
31
1~2层
砖混
右侧
51
-9.8
桥梁/路堤
右侧
18
-7
路堤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③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13
马兴村
DK104+840~DK105+140
80年代后
63
1~2层
砖混
两侧
15
-9.4
桥梁/路堤
两侧
47
-6.6
路堤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③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14
石应高
DK106+500~DK107+100
80年代后
120
1~3层
砖混
两侧
20
-0.2
路堤
两侧
52
5.9
路堑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③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阳新县
15
港边屋
DK108+000~DK108+160
80年代后
16
1~2层
砖混
左侧
56
5.8
路堑
0
0
0
0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阳新县
16
黄塘
DK108+100~DK108+220
80年代后
16
1~2层
砖混
右侧
30
-10.8
桥梁/路堤
右侧
167
-3.4
路堤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③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阳新县
17
张屋湾
DK108+500~DK108+840
80年代后
43
1~2层
砖混
两侧
12
-2.3
路堤
0
0
0
0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阳新县
18
叶东
DK109+860~DK110+100
80年代后
55
1~2层
砖混
两侧
8
-9.6
桥梁
0
0
0
0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阳新县
19
乌石嘴
DK110+700~DK110+840
80年代后
15
1~2层
砖混
左侧
99
-8.7
桥梁
0
0
0
0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0
赤马路
DK111+800~DK112+300
80年代后
120
1~4层
砖混
两侧
69
-7.4
路堤
两侧
12
-6.8
路堤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②③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1
刘福土房、石和
DK112+700~DK113+900
80年代后
40
1~2层
砖混
两侧
158
-4.3
路堤
0
0
0
0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2
朱重
DIK114+370~DIK114+640
80年代后
39
1~2层
砖混
左侧
35
-3.6
路堤
0
0
0
0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3
百福董
DIK115+600~DIK115+800
80年代后
66
1~2层
砖混
左侧
12
-0.5
路堤
0
0
0
0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4
石华道
DIK116+700~DIK117+100
80年代后
50
1~2层
砖混
左侧
74
-7.9
路堤
0
0
0
0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5
上董
DIK121+100~DIK121+300
80年代后
24
1~2层
砖混
两侧
20
-8.3
路堤
0
0
0
0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6
蔡清
DIK121+700~DIK122+000
80年代后
38
1~2层
砖混
两侧
12
-13.8
桥梁
0
0
0
0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7
新屋下
DIK123+800~DIK124+150
80年代后
45
1~3层
砖混
两侧
12
-14.8
桥梁
两侧
33
0.7
路堑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③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8
周家大屋
DIK125+160~DIK125+900
80年代后
113
1~3层
砖混
两侧
10
6.5
路堑
两侧
49
6
路堑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③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9
东山新村
DIK126+200~DIK127+400
80年代后
80
1~3层
砖混
两侧
15
-3.3
路堤
两侧
41
-3.2
路堤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②③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30
阳新新村
DIK128+100~DIK129+000
80年代后
141
1~7层
砖混
两侧
8
-3
桥梁/路堤
两侧
37
-3
路堤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③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31
石碧禅寺
DIK130+500~DIK130+700
80年代后
20
1~4层
砖混
左侧
17
-11.7
桥梁
两侧
108
-0.3
路堤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③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32
铁路小区
DIK130+900~DIK131+200
80年代后
20
1~3层
砖混
左侧
120
-5.8
桥梁
右侧
112
-2.5
路堤
相关线路为武九铁路
①③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33
南湖小区
DIK132+000~DIK132+300
80年代后
200
1~7层
砖混
左侧
131
-12.2
桥梁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34
十里湖南桥小区
DIK132+900~DIK133+100
80年代后
20
1~5层
砖混
左侧
60
-20.8
桥梁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35
十里湖一村
DIK134+780~DIK134+850
80年代后
16
1~2层
砖混
左侧
27
-25.6
桥梁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36
黄家大屋
DIK137+400~DIK138+100
80年代后
59
1~2层
砖混
两侧
8
-10.6
桥梁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37
观嘴
DIK138+800~DK138+100
80年代后
25
1~2层
砖混
左侧
12
-1.7
桥梁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38
栗林下
DK146+000~DK146+440
80年代后
65
1~2层
砖混
两侧
9
-15.8
桥梁/路堤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39
野鸭池
DK147+100~DK147+300
80年代后
18
1~2层
砖混
两侧
10
-11.2
桥梁/路堤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40
长仑
DK149+300~DK149+500
80年代后
12
1~2层
砖混
两侧
10
-20
桥梁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41
枫林中学/坡山八一小学
DK152+350~DK152+600
50年代
1800学生、100老师
1~4层
砖混
左侧
54
-20.3
桥梁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42
坡山
DK152+150~DK152+700
80年代后
80
1~4层
砖混
两侧
8
-20.3
桥梁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43
冯家
DK152+980~DK153+200
80年代后
24
1~2层
砖混
右侧
15
-14.1
桥梁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44
马家垅
DK154+100~DK154+450
80年代后
20
1~2层
砖混
两侧
11
-19.6
桥梁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45
黄荆坝
DIK156+300~DIK156+610
80年代后
61
1~2层
砖混
两侧
21
-14.3
桥梁
0
0
0
0
 
阳新站至瑞昌南站
阳新县
46
李家庄
DIK158+600~DIK158+710
80年代后
19
1~2层
砖混
右侧
17
-19
桥梁/路堤
0
0
0
0
 
注:1.高差栏中,敏感点处地面高于铁路轨面为“+”,低于铁路轨面为“-”;
2.主要噪声源栏中,①为社会生活噪声,②为道路交通噪声,③为铁路噪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3: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
(3)振动环境
沿线振动环境保护目标以居民住宅、学校为主,大部分区域为农村环境,建筑结构基本为砖混结构,农村居民住宅主要为1~2层砖混结构,建设年代多在80年代以后,农村自建房多为Ⅲ类建筑。沿线振动环境质量较好,振动主要来自社会生活振动,少数地段还受道路交通振动影响;个别敏感点受既有铁路振动影响,振动环境相对较差。
沿线41处敏感点环境振动昼间在51.5~78.1dB之间,夜间在49.7~78.5dB之间。其中:
①既有武九铁路周边13处敏感点受既有铁路振动影响,环境振动昼、夜间分别为61.1~78.1dB、62.5~78.5dB,均满足“铁路干线两侧”标准要求。
②沿线28处敏感点主要受社会生活中人群活动产生的无规振动影响,昼间环境振动为51.5~57.0dB,夜间环境振动为49.7~53.0dB,满足“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标准要求。
沿线振动环境敏感目标见下表。


                              沿线振动环境敏感点一览表
  
区段
  
行政
  
区划
编号
敏感点名称
对应里程
与本线铁路关系(m)
与相关铁路关系(m)
建设
  
年代
规模
建筑
  
层数
建筑
  
结构
功能
位置
最近
  
距离
高差
线路
  
形式
位置
最近
  
距离
高差
线路
  
形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1
杨湾
DK92+100~DK92+410
两侧
40
-0.8
路堤
0
0
0
0
80年代后
57
1~2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2
四角敦李湾
DK92+920~DK93+170
两侧
15
-14.4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42
1~2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3
应负公湾
DK96+940~DK97+700
两侧
15
-16.2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64
1~3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4
启祥湾
DK98+700~DK99+240
两侧
8
-24.5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85
1~2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6
柯解
DK99+440~DK99+600
两侧
8
-12.7
桥梁/路堤
0
0
0
0
80年代后
30
1~2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7
曹汉
DK100+660~DK101+180
两侧
10
-13.6
桥梁/路堤
0
0
0
0
80年代后
55
1~2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8
大箕铺
DK101+500~DK102+300
右侧
71
-13.6
桥梁
右侧
8
-5.8
桥梁
  
/路堤
80年代后
100
1~4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9
后畈
DK101+780~DK101+940
左侧
18
-12.8
桥梁
左侧
89
-7.2
桥梁
80年代后
22
1~4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11
大箕铺中学
DK101+900~DK102+120
左侧
8
-12.8
桥梁
左侧
76
-5.4
路堤
2009年
1400学生、100老师
2~4层
砖混
文教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12
五里界
DK103+330~DK103+800
右侧
51
-9.8
桥梁/路堤
右侧
18
-7
路堤
80年代后
31
1~2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13
马兴村
DK104+840~DK105+140
两侧
15
-9.4
桥梁/路堤
两侧
47
-6.6
路堤
80年代后
63
1~2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大冶市
14
石应高
DK106+500~DK107+100
两侧
20
-0.2
路堤
两侧
52
5.9
路堑
80年代后
120
1~3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阳新县
15
港边屋
DK108+000~DK108+160
左侧
56
5.8
路堑
0
0
0
0
80年代后
16
1~2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阳新县
16
黄塘
DK108+100~DK108+220
右侧
30
-10.8
桥梁/路堤
右侧
167
-3.4
路堤
80年代后
16
1~2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阳新县
17
张屋湾
DK108+500~DK108+840
两侧
12
-2.3
路堤
0
0
0
0
80年代后
43
1~2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阳新县
18
叶东
DK109+860~DK110+100
两侧
8
-9.6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55
1~2层
砖混
居住
大冶北站至白沙南站
阳新县
19
乌石嘴
DK110+700~DK110+840
左侧
99
-8.7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15
1~2层
砖混
居住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0
赤马路
DK111+800~DK112+300
两侧
69
-7.4
路堤
两侧
12
-6.8
路堤
80年代后
120
1~4层
砖混
居住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2
朱重
DIK114+370~DIK114+640
左侧
35
-3.6
路堤
0
0
0
0
80年代后
39
1~2层
砖混
居住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3
百福董
DIK115+600~DIK115+800
左侧
12
-0.5
路堤
0
0
0
0
80年代后
66
1~2层
砖混
居住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4
石华道
DIK116+700~DIK117+100
左侧
74
-7.9
路堤
0
0
0
0
80年代后
50
1~2层
砖混
居住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5
上董
DIK121+100~DIK121+300
两侧
20
-8.3
路堤
0
0
0
0
80年代后
24
1~2层
砖混
居住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6
蔡清
DIK121+700~DIK122+000
两侧
12
-13.8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38
1~2层
砖混
居住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7
新屋下
DIK123+800~DIK124+150
两侧
12
-14.8
桥梁
两侧
33
0.7
路堑
80年代后
45
1~3层
砖混
居住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8
周家大屋
DIK125+160~DIK125+900
两侧
10
6.5
路堑
两侧
49
6
路堑
80年代后
113
1~3层
砖混
居住
白沙南站至阳新站
阳新县
29
东山新村
DIK126+200~DIK127+400
两侧
15
-3.3
路堤
两侧
41
-3.2
路堤
80年代后
80
1~3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30
阳新新村
DIK128+100~DIK129+000
两侧
8
-3
桥梁/路堤
两侧
37
-3
路堤
80年代后
141
1~7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31
石碧禅寺
DIK130+500~DIK130+700
左侧
17
-11.7
桥梁
两侧
108
-0.3
路堤
80年代后
20
1~4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34
十里湖
  
南桥小区
DIK132+900~DIK133+100
左侧
60
-20.8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20
1~5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35
十里湖
  
一村
DIK134+780~DIK134+850
左侧
27
-25.6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16
1~2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36
黄家大屋
DIK137+400~DIK138+100
两侧
8
-10.6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59
1~2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37
观嘴
DIK138+800~DK138+100
左侧
12
-1.7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25
1~2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38
栗林下
DK146+000~DK146+440
两侧
9
-15.8
桥梁/路堤
0
0
0
0
80年代后
65
1~2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39
野鸭池
DK147+100~DK147+300
两侧
10
-11.2
桥梁/路堤
0
0
0
0
80年代后
18
1~2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40
长仑
DK149+300~DK149+500
两侧
10
-20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12
1~2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41
枫林中学/
  
坡山
  
八一小学
DK152+350~DK152+600
左侧
54
-20.3
桥梁
0
0
0
0
50年代
1800学生、100老师
1~4层
砖混
文教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42
坡山
DK152+150~DK152+700
两侧
8
-20.3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80
1~4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43
冯家
DK152+980~DK153+200
右侧
15
-14.1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24
1~2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44
马家垅
DK154+100~DK154+450
两侧
11
-19.6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20
1~2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45
黄荆坝
DIK156+300~DIK156+610
两侧
21
-14.3
桥梁
0
0
0
0
80年代后
61
1~2层
砖混
居住
阳新站至
  
瑞昌南站
阳新县
46
李家庄
DIK158+600~DIK158+710
右侧
17
-19
桥梁/路堤
0
0
0
0
80年代后
19
1~2层
砖混
居住
注:1.高差栏中,敏感点处地面高于铁路轨面为“+”,低于铁路轨面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3: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
image0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15: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个不是最新的 这个是2013年7月份的第2次环评 湖北省环保厅上面有下载 最终的图纸有些地方修改了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删帖指引|阳新新阳网 ( 鄂ICP备19013424号-2|42022202000111 )

GMT+8, 2024-6-26 15:02 , Processed in 0.51030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